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了解双能量(DE)灌注缺失视觉评分系统与肺栓塞严重性的CT评分及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63例肺栓塞病人,DE灌注图通过灌注缺失进行视觉评分(P评分),应用Mastora评分法对血管阻塞程度进行评分。分析两种评分与右  相似文献   
3.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动态扫描及临床表现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动态扫描和临床表现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32例,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全部病例均行乙型肝炎全套检查,25例行甲胎蛋白(AFP)检查,8例行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及CA242检查。结果 9例动脉期病灶周边呈花边样、环状强化,静脉期及延时期进一步强化,中心大片低密度坏死;14例动脉期周边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时期向心性强化,伴病灶内及周围胆管扩张;4例表现为轻度不均匀强化;1例表现为肿块主要向肝外生长,1例表现为肝内多发肿块及结节,明显强化;3例表现为肝内胆管轻度扩张,未见明显肿块。10例合并胆管结石,25例AFP检查为阴性,8例肿瘤CA19-9、CA125及CA242均有明显升高。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动态扫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提高对其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自动管电压选择在心血管CT血管成像(CTA)检查中对辐射剂量和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72例病人[男41例,(60.5±16.5)岁]采用自动X线管电压选择算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分析在进行CT扫描静脉注射前将低渗对比剂碘帕醇加热到37℃是否影响其外渗和过敏反应概率。材料与方法本研究获得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符合HIPAA,免除病人知情同意。研究在杜克大学医学中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第三代双源CT前门控序列扫描模式对复杂性先心病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为复杂性先心病并手术的患者43例,以此结果为参考金标准对比术前心脏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成像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2种方法的检出率及总体诊断效能。结果:43例病例手术后共发现187处畸形,双源CT成像检出155处,超声心动图检出153处,双源CT成像与超声心动图总检出率分别为82.89%和8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字2=0.074,P=0.786);其中心脏血管连接处畸形部分:双源CT成像与超声心动图检出率分别为100%和9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字2=2.095,P=0.148);心内畸形部分:双源CT成像与超声心动图检出率分别为62.35%和8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7.430,P=0.006);心脏周围血管畸形部分:双源CT成像与超声心动图检出率分别100%和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7.778,P=0.001)。第三代双源CT成像组总体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精度、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98.05%、96.43%、96.64%、99.69%、80.75%,超声心动图组分别为99.35%、96.52%、96.90%、99.90%、81.28%。结论:双源CT成像相比超声心动图对于复杂性先心病心脏周围血管畸形的诊断具有明显优势。双源CT成像与超声心动图对病变总体检出没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64层螺旋CT定性和定量评估无症状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的肝脏和胰腺受累。材料与方法应用64层螺旋CT对19例患有HHT的病人(男8例,女11例;平均年龄58.6岁)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lef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ALCAPA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临床漏诊及误诊率高,目前鲜见ALCAPA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影像特点的相关报道,本研究旨在总结ALCAPA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CTA影像特征,提升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2月1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的24例ALCAPA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左、右冠状动脉侧支循环情况分为婴儿型(7例)和成人型(17例),比较两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CTA影像特点。结果:24例ALCAPA综合征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5,婴儿型中位发病年龄为3.22个月,成人型中位发病年龄为22.0岁。婴儿型早期即出现左心功能不全的症状;而成人型临床表现多样,7例患者无症状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而就诊,6例患者出现慢性心肌缺血症状,2例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CTA示11例患者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左后...  相似文献   
9.
10.
排泄性尿路造影 (静脉尿路造影 ) ,是临床诊断泌尿系疾病常规检查方法之一。传统检查方法是在静脉注射造影剂后 ,于中下腹 (大约相当于两侧输尿管的中下段 )处垫纱包用压腹器加压 ,压得不紧造影剂下泄浓度不足以显示肾盂及上段输尿管 ,压得过紧被检者难以承受 (易引起不良反应或有些承受能力差的患者被迫终止检查 )。为此 ,作者采用低张加轻压的方法选取 2 0 0 2年 1月至 4月间来我科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的患者 5 0 0例 ,将造影效果及被检者对各方法的接受程度与传统检查方法相比较 ,以期探讨低张轻压法在静脉尿路造影检查中的作用。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传统压腹组 2 47例 ,男 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