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肠黏膜局部免疫反应异常是UC发病的重要环节。炎症介质[包括活性氧簇(ROS)和细胞因子]在介导这一异常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观察银杏天宝(Ginkgo biloba extract,EGB)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炎症介质的影响,探讨银杏天宝对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影响机制。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和试剂:TNBS购自Sigma公司。EGB为贵州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干预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本研究自拟的患者选入标准随机选用在广东省博罗县人民医院接受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根据患者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50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总有效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应用于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增进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安全可靠,可以优化护患关系,值得在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评价雷替曲塞+伊立替康(TOMIRI方案)与5-FU+伊立替康+亚叶酸钙(FOLFIRI方案)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Embase、Co-chrane、Medline(PubMed)、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解析青蒿素治疗结直肠癌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TCMSP、OMIM等数据库对青蒿素的作用靶点及结直肠癌的疾病靶点进行检索筛选,将药物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采用STRING数据库、Cytoscape3.8.2软件及相关插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利用DAVID对核心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共筛选获得青蒿素活性成分22个,作用靶点499个,将药物成分靶点与青蒿素疾病靶点取交集共获得靶点12个,构建PPI网络,经拓扑及聚类分析后获得TP53、EGFR、CCND1、CDKN2A、AKT1和RB1等关键靶点。GO分析显示,青蒿素对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涉及从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蛋白质磷酸化、对雌激素的反应等过程。KEGG通路富集为Pathways in cancer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TP53与活性成分青蒿素结合能为-4.0Kcal/mol;免疫浸润结果显示TP53表达与CD8+T Cell呈正相关。结论 青蒿素治疗结直肠癌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可能通过关键靶点T...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肠组织大体形态组织学及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利用三硝基苯磺酸灌肠制备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5-氨基水杨酸组、EGB组。4周后评价结肠组织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评分,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IL-6、IL-6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增加,MPO活性、IL-6、IL-6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EGB组上述指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结论EGB对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结肠组织细胞因子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白术含量测定方法优化研究,建立一种简单高效准确的白术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ion,HPLC-DAD)测定白术中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和苍术酮4个指标成分。色谱条件:流动相为0.1%磷酸(A)和乙腈(B),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 Analytical 4.6mm×250mm 5-Micron色谱柱,柱温25℃。梯度洗脱程序:0~8min,60%B;8~16min,60%~75%B;16~20min,75%~100%B;20~30min,100%B。检测波长:白术内酯Ⅰ(λ=276nm),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苍术酮(λ=220nm)。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白术有效成分的提取效果,同时考察不同有机溶剂、溶剂量、超声时间和超声次数等因素对白术超声提取的影响,最后得到白术供试样品的最佳制备方法。[结果]经HPLC方法学考察、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考察,最终选择以10mL无水乙醇为溶剂,超声离心提取,每次10min,重复3次,作为最佳样品制备方法。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苍术酮分别在0.0015~0.1915mg·mL~(-1)(r~2=0.9999)、0.0085~0.1350mg·mL~(-1)(r~2=0.9999)、0.0015~0.3565mg·mL~(-1)(r~2=0.9998)、0.0145~0.9005mg·mL~(-1)(r~2=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45%、101.03%、100.11%、101.18%,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分别为2.26%、3.29%、3.69%、2.14%。[结论]通过优化的HPLC-DAD白术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可同时测定白术中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苍术酮4个指标成分,方法简单、高效、准确、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褪黑素对烧伤脓毒症大鼠肝脏NF-κB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30%Ⅲ度烫伤加内毒素攻击大鼠模拟临床烧伤脓毒症,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烧伤脓毒症组、烧伤脓毒症褪黑素治疗组.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测定肝组织中NF-κB的表达,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烧伤脓毒症组肝组织巾NF-κB的表达明显增强,肝细胞形态学损害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烧伤脓毒症褪黑素治疗组与烧伤脓毒症组比较肝组织中NF-κB的的表达明显减弱(P<0.01),肝细胞形态学损伤减轻.褪黑素可以降低NF-κB活性,同时明显降低血清ALT、AST含量.结论 褪黑素能下调肝组织巾NF-κB的表达,减轻烧伤脓毒症时肝脏的急性损伤.  相似文献   
8.
青年人大肠癌32例临床对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对32例青年人大肠癌与34例老年人大肠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青年人大肠癌症状不典型、症状隐匿、误诊率高、肿瘤部位低、恶性程度高、疗效差。结论:提高对青年人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常规检查意义的认识,有利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并延长其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胃间质瘤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胃间质瘤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20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胃间质瘤患者临床表现不一,缺乏典型临床表现,首发症状主要为上消化道出血、上腹疼痛或饱胀不适、上腹鄙烧灼感等,中位发病年龄为48岁,术前主要借助超声内镜初步诊断,术后经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确诊,CD117和CD34是最主要的免疫组化检测指标,阳性率分别达90%和85%.结论 胃间质瘤的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对于中青年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及上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者,应考虑胃肠道间质瘤的可能,并行相关辅助检查;超声内镜是术前初步诊断胃问质瘤的首选辅助检查;手术治疗是目前胃间质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常见病、多发病 ,也是视弱、致盲的重要病症。以往好发于老年 ,近年来中青年发病率也增高 ,临床无特殊治疗方法。 1999年以来 ,我们采用脉络宁加东莨菪碱联合治疗各种视网膜静脉阻塞 ,并与常规方法进行比较 ,前者疗效满意。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脉络宁加东莨菪碱组 18例 (2 0眼 )中 ,男 12例 (13眼 ) ,女 6例 (7眼 ) ;年龄 33~ 80岁 ,平均 5 2岁。右眼 10例 ,左眼 8例 ,双眼 2例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10眼 ,视网膜侧支静脉阻塞 10眼 ;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 (静脉淤滞性视网膜病变 ) 12眼 ,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 (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