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过度换气呼气末屏气后的薄层扫描(1—2mm)或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在肺内孤立结节(≤3cm)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50例肺内孤立结节过度换气呼气末屏气后的薄层扫描或HRCT扫描。结果:通过对50例肺内孤立结节的病例采取过度换气呼气末屏气后的薄层扫描或HRCT扫描,可观察到:分叶征、毛刺、棘状突起、小空洞、支气管充气征、CT晕征、胸膜凹陷征、钙化等征象。结论:常规CT扫描由于受结节组织间部分容积效应影响而产生假象,肺内孤立结节均呈软组织密度影较难区分其性质,采取过度换气呼气末屏气后的薄层扫描或HRCT扫描能够为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废片的现状进行调查,找出产生废片的主要原因,提出减少废片的管理措施,以指导今后的技术工作。材料与方法:材料是1998年10月至2000年3月由专人收集的全部906张废片。将906张废片按责任性废片(白板、制动、暗室因素、标记不当、错照、照重及异物干扰所致废片)、技术性废片(投照条件选择不当和投照方法不规范所致废片)、设备及材料性废料和其它类废片进行分类统计。结果:906 张废片原因归类分析中,技术性废片占 56.84%、责任性废片占34.77%、设备及材料性废片占6.84%、其它类废片占 1.55%。其中,技术性废片中,投照条件选择不当所致废片占 66.99%、投照方法不规范所致废片占 33.01%;在责任性废片中,白板性废片占37.46%、制动性废片占 24.76%、暗室因素性废片占 14.29%;在设备及材料性废片中,设备性废片占 93.55%。在 906张废片技术性原因和责任性原因发生率的比较中,技术性原因是造成废片的主要原因(P<0.05)。结论:健全组织机构,实行科主任挂帅,主管技师对技师长负责,加强多种形式的业务学习,严格技术操作规程和岗位职责,加大医德医风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力度,增强责任心、建立良好的意见沟通体制,强化激励监督机制是减少废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4.
1.目的 随着影像设备及影像技术的发展,X线检查也延伸到病房,即床旁X线摄影。它能为各种急、危重病人及不宜搬动的病人提供影像学资料,有利于协助临床医生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但由于病人病情较重,摄片空间受限,通常是非标准体位,所以摄片质量往往较差。我们搜集我院2003年5—12月份计1431例床旁摄片,把其中的废片作回顾性分析,总结了床旁摄影质量管理的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5.12汶川大地震致脊椎外伤伤员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5月12日至6月12日因地震性脊柱外伤在我院行放射检查者,共320例。其中行X线检查310例,CT检查38例,MRI检查15例。结果:148例伤员影像学检查为阳性,阳性率为46.25%。30-39岁年龄组伤员人数最多,为68例,其中女性40例。阳性伤员中,多发伤有80例(54.05%)。单一椎体骨折98例,多发椎体骨折42例,椎体脱位12例。椎体压缩骨折114个,爆裂骨折26个,附件骨折31个。310例伤员中,共累及182个椎体,即颈椎15个,胸椎59个,腰椎100个,骶椎8个。结论:地震致脊椎外伤受累人群主要为30-39岁青年女性,多发伤多见。单一椎体骨折相对多见,骨折损伤类型以压缩性骨折为主,腰椎为最常见受伤部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脊柱外伤的及时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多层面CT     
一、CT历史 CT摄影技术是70年代初放射诊断学的一项重大革新,它采用了与普通X线摄影完全不同的方法,可显示出身体内部各种组织器官的断层影像。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它的发展经历了如下技术性的创新:1985年的滑环CT;1989年的螺旋CT;1991年的亚毫米扫描、双螺旋CT;1993年的实时扫描技术;1995年的亚秒(0.75s)技术;1998年9月的多层面CT。CT的扫描速度和成像速度明显提高,使CT的应用扩展到包括心血管系统在内的更广泛领域。1999年多层面CT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普及。系CT机的换代产品。  相似文献   
7.
高压注射器应用于螺旋CT的条件选择和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通过500 例高压注射器增强扫描的评价以探讨一套适用于螺旋 C T 扫描时理想的高压注射器增强条件。方法:使用西门子 S O M A T O M P L U S4 螺旋 C T 机;美国 M E D R A D 810 型前置式高压注射器。将50 0 例分为两组行增强扫描, 第一组为不定条件组10 0 例,第二组为设定条件组400 例。扫描分区为头部、颈部、胸部、肝胰脾、肾脏、盆腔。评价方式采用①双盲观片法。② C T 值评价法。结果:设置组400 例,影像质量优者占83 % ,影像质量良好占15 % , 影像质量差占2 % 。结论:本文所选择的这套高压注射器应用于螺旋 C T 增强扫描的条件是切实可行的,但在进行增强扫描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设定条件进行细调整以获得最佳影像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字影像学的发展。数字化放射科及数字化医院已得到初步实现。PACS是近年来随着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PACS作为医院整体信息化进程的重要环节,实现了医学影像资源的数字化传输、存储、处理、网络共享及远程医疗,是21世纪医学影像学主要的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目前,各种CT扫描装置均对每个扫描部位配有标准的扫描参数。我们在某一部位的扫描过程中,根据不同需要,临时改动扫描参数之一的层厚,取得了满意的检查效果,保证了CT投照技术的质量。 资料与方法 采用西门子公司Somatom DR_3型全身CT机,层厚设置有三档,即2mm、4mm、8mm。大脑、胸部、肝脾、肾、盆腔等扫描时,标准参数选用8mm层厚;椎间盘、蝶鞍、肾上腺等选用4mm层厚;内耳、视神经等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