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预防医学   1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明市居民主要死因和分布特征,为制订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4个死因监测点资料,按ICD-10分类,用DeathReg 2005和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监测点占全市总人口36.8%。2012年居民死亡率5.44‰,标化死亡率3.87‰。性别比1.4∶1,男性死亡率较高;年龄分布呈"鱼钩"状,5~9岁组死亡率最低(20.44/10万),≥65岁老年人最高(4 061.44/10万)。死因前5位依次是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损伤中毒、呼吸系统病,占全死因的83.3%,除心脏病,其他均以男性较高。减寿率前5位死因依次是恶性肿瘤、损伤中毒、心脏病、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和脑血管病,占29.0%,女性减寿率较低。结论慢性病和损伤中毒是影响居民寿命的主要死因,应重视和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三明市历年疟疾流行特征、防治对策及成效。方法 在疟疾流行高峰期,采取以消除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在以嗜人按蚊传播媒介频现局部暴发时,采取以灭蚊为主及消除传染源为辅的防治对策。疟疾流行后期,采取以监测手段搜索传染源并根治的防治措施,巩固疟防成果。结果 通过不同阶段的防治对策,收到较好的防治成效,疟疾发病率1970年最高(812.77/万),1986年起连续27年降至1/万以下,2009年起连续4年无本地感染病例,1993年达到卫生部基本消灭标准,2012年沙县达到消除疟疾的标准。结论 通过采取不同的防治对策,历经63年后,三明市达到卫生部颁发的消除疟疾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三明市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评价十几年来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加藤氏厚片法检查肠道蠕虫卵,用肛拭法检查儿童蛲虫卵,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9821人,查出肠道寄生虫6种,感染1659人,感染率16.9%;其中蛔虫、钩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为3.0%、12.9%、0.9%。蛲虫调查542人,感染率为31.6%。[结论]三明市10多年来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已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三明市“十二五”期间碘缺乏病防治动态,为制订“十三五”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用合格碘盐食用率、甲状腺肿大率和尿碘浓度等指标,分析三明市居民碘缺乏病病情变化.结果 2011-2015年居民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均保持在95%以上;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5%,尿碘含量低于100 μg/L的均<50%,低于50 μg/L的均<20%.随着盐碘浓度调整,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由237.1μg/L降至177.5 μg/L,碘营养由超过适宜量降至适宜水平;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由191.4 μg/L降至119.2 μg/L,碘营养维持在适宜状态;孕妇尿碘中位数由171.3 μg/L降至122.4 μg/L,碘营养由适宜降至不足.结论 三明市碘缺乏病防治维持在消除碘缺乏病状态,居民碘营养水平总体适宜,盐碘浓度下调幅度是可接受、适宜的,但孕妇存在碘缺乏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三明市消除碘缺乏病的各项措施落实情况,防治效果和成果巩固情况.方法①阶段目标评估按福建省卫生厅和国家五部局下发的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方案的要求,先由市评估组对所辖各县进行评估,省评估组再对市进行抽查核实.②监测以县为单位,接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抽查8~10岁学生的甲状腺大小,尿碘、盐碘值.结果经过评估全市12个县的3项综合指标平均得分为91.38分,各县的得分都在85分以上;盐库、零售点和用户的碘盐合格率分别为94.33%,98.67%,96.63%,尿碘中位数为221.53μg/L,<20μg/L的样品占1.35%.8~10岁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为4.96%.甲状腺肿大率、碘盐合格率、尿碘水平都达到碘缺乏病消除标准.达标后监测8~10岁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为3.95%,碘盐合格率为99.21%,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6.63%,碘盐覆盖率为99.20%,尿碘中位数为217.27μg/L,<20μg/L占1.11%.结论三明市2000年已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2001年进入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阶段.但今后应坚持防制措施不松懈和坚持开展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6.
在三明市广州管圆线虫病疫源地,共采集水生螺962只,鼠粪18份,蛞蝓1只,其中福寿螺312只,感染率18.27%,鼠粪感染率22.22%,蛞蝓和其他水生螺未检出广州管圆线虫。调查表明,三明市属于广州管圆线虫病疫源地分布地区,福寿螺是主要的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7.
三明市地处闽西北山区,所辖2区,1市,9县,总面积22664km2,总户数65.41万户,261.6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01.27万人,77%)。由于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所决定,我市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改革开放后,因企业发展较快,尤其是乡镇企业如雨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明市市区居民各类疾病死亡原因、分布特征及对居民身体健康的影响,为制订疾病预防控制措施与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进行分类。结果市区人群死亡率为335.97/10万,标化死亡率为464.42/10万,死因顺位分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与中毒。结论重视和加强慢性病的防治已迫在眉睫,在继续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基础上,也应重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三明市人群疟疾感染现状,评价防治效果。[方法]统计分析发热病人血检和传疟媒介调查资料。[结果]2001—2008年开展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检出率0.015%(17/116 387),年平均发病率小于1/100万,70%为输入性病例;8年间共捕获按蚊15 693只,未发现嗜人按蚊和微小按蚊。[结论]随着群众卫生习惯的改变、农药的广泛施用、综合性防治措施的实施,传疟媒介栖息场所生态改变,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基本灭绝,疟原虫感染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时期疟疾的发病水平,探索不同的传疟媒介在传播疟疾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各阶段采取的组织与技术措施,对控制疟疾流行、降低发病率和消除疟疾取得的成效。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三明市1950—2014年监测、防控及消除疟疾资料进行效果分析。结果 1950—2014年治愈疟疾70多万例。在2个大流行阶段和后期监测管理过程中所采取的组织与技术措施得当,并取得显著的防控效果。已有10年未发生本地感染病例。结论经过65年的积极防治,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已达到卫生部颁发的消除疟疾标准。仍应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加强政府领导、输入性病例的管理、发热病人血检和传疟媒介监测,有效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