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8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识别、评价控制建设项目(某500kV变电所)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测检验法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共测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点39个,其中噪声测定点6个,工频电磁场测定点26个,六氟化硫测定点2个,均为合格;高温作业点5个,结合高温作业时间,均达到Ⅰ级高温作业标准。结论该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总体有效。  相似文献   
2.
<正>从浙江省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网络直报系统可知,2006—2010年浙江省共报告新诊断职业病九大类1866例,每年平均372.2例,递增趋势明显。浙江省新发职业病前3位分别是尘肺1298例、职业中毒435例和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76例。由此可见,近年来浙江省新诊断报告职业病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制革业铬接触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情况。[方法]选取33名铬鞣岗位工人和35名对照,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液中总铬量,用彗星试验检测接触组和对照组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情况。[结果]接触组工人外周血中总铬含量较对照组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和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平均尾长(MTL)分别为(5.59±1.50)μm和(4.51±1.27)μm,平均尾相(MTM)分别为(1.14±0.49)和(0.83±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革业铬鞣岗位工人存在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电焊作业环境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护对策. [方法] 2011年抽取不同焊接行业16家(次)企业,对焊接作业环境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结果]手工电焊作业环境中,噪声平均值85.6 dB(A),点超标率71.4%;锰及其化合物平均值0.13 mg/m3,点超标率40.0%;电焊烟尘平均值3.18 mg/m3,点超标率20.0%.气体保护焊环境中,锰及其化合物平均值0.03 mg/m3,点超标率60.0%;噪声平均值84.5 dB(A),点超标率45.5%;电焊烟尘平均值2.28 mg/m3,点超标率30.0%.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紫外线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在手工电焊和气体保护焊环境中均有检出,但均未超标.气体保护焊和手工电焊作业环境中,超细粒子浓度与焊接点距离、焊工工作时间和风速有关. [结论]企业除加强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外,采取有效的个体防护措施十分重要.对超细粒子的防护主要是佩戴安装有超细过滤棉的口罩.  相似文献   
5.
526名电焊工人职业暴露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船舶制造业、钢结构制造业、金属家具制造业等制造工艺以焊接为主,电焊种类主要有手工电弧焊、气保焊、氩弧焊和埋弧焊等,这些焊种均会产生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因素,如电焊烟尘,有毒气体氮氧化物、臭氧、锰、铝、铁金属气体等。高温、紫外线、噪声等,对电焊工的眼、呼吸系统、听力等造成影响,可导致电焊工尘肺、噪声聋、电光性眼炎等职业病。为了解电焊工作业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对上述企业的526名电焊工人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某焦化厂及其周围环境中苯并[a]芘检测分析浙江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杭州310009)汪严华洪连荣栾俞清赵海英杭钢安环处监测站沈国强林曼群焦化厂的主要生产车间之一为炼焦车间,在炼焦过程中逸出的气体、蒸气和烟尘统称为焦炉逸散物,煤焦油挥发物是其中一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噪声峰度指标与噪声性听力损失(NIHL)的剂量-反应关系,探讨峰度在评价非稳态噪声所致NIHL中的作用。方法:于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选择7个制造行业共1 869名工人为研究对象。对工人进行基本资料的问卷调查、长时间个人噪声波形采集和纯音听阈测试。计算噪声能量指标8 h等效连续A声级(L ...  相似文献   
8.
油品码头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措施分析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和评价某油品码头工程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工程防护措施及风险水平。方法采用工程分析、职业卫生调查、检测检验和半定性半定量评价法(MES评价法),分析该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特点和浓(强)度以及工程防护措施,评价职业病危害风险水平和工程防护效果。结果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溶剂汽油、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非甲烷总烃、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盐酸、硫化氢、噪声、高温、工频电场和电焊弧光等。危害因素中,噪声超标率16.67%,超标岗位为燃料油泵棚;高温(WBGT指数)超标率66.67%,超标岗位为10万吨码头和燃料油罐区;其他岗位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风险评估认为:正常工况下,所有岗位的职业病危害风险水平均为5级(稍有危险)。特殊工况下,职业病危害和安全风险水平维修电焊工均为5级(稍有危险),码头巡检操作工和罐区巡检操作工均为1级(极其危险),检验人员、污水处理工、锅炉房操作工和电工均为3级(显著危险)。结论该项目对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的工程防护措施基本有效,职业病危害风险水平在正常工况下较低,但在特殊工况下较高,需要加强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