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②选取(跟踪治疗过程)多次送检标本患者共62例,其中治疗有效者50例,无效者12例.有效患者的GM水平随着治疗均有所下降,无效患者GM水平无变化或有升高.结论 与其他诊断性的辅助检查相比,GM试验对于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早期诊断阳性检出率及检出时间均明显优于主要影像学表现及直接微生物学证据.同时此标准亦可评价系统性抗真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医院儿童血液病患者血培养阳性分离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9月医院儿科送检的血液或骨髓标本,使用BACTEC-9240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血培养标本阳性率为11.97%,其中革兰阳性菌53.28%,革兰阴性菌43.17%,真菌3.55%;革兰阳性菌对替考拉宁耐药率<10.00%,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及替加环素未发现耐药株;革兰阴性菌对三、四代头孢菌素及单环类中除头孢曲松(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外,耐药率<24.4%,未发现碳青霉烯类耐药株.结论 医院儿科患者血培养阳性分离菌株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及缓症链球菌为主,对革兰阳性菌的感染首选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及替加环素;对革兰阴性菌的感染首选三、四代头孢菌素、单环类及碳青霉烯类.  相似文献   
3.
例1患者女性,39岁。因上呼吸道感染来院就诊。给予口服阿莫西林、肌肉注射病毒唑。2h后全身出现散在的风团样皮疹伴搔痒。查心电图(图略)示:未见窦性P波,R-R间距匀齐,QRS波群为室上性,QRS波群前均见P-波,P--R<0.12s,频率91次/分,ST-T均在正常范围。心电图诊断:加速性交接性逸搏心律。经对症处理,数小时后皮疹消退,症状改善。次日复查心电图(图略)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例2患者男性,32岁。既往体健,因足底部外伤来院就诊。局部对症处理后给予破伤风抗毒素肌肉注射,数十分钟后全身出现散在性风团样皮疹伴搔痒,并感心悸。查心电图(图略):窦性心律,频发性室性早搏。经对症处理后,皮疹消退,症状缓解,心脏听诊早搏明显减少。次日复查心电图(图略)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讨论本文2例心律失常均为在荨麻疹发生的同时出现,皮疹消退后心律失常亦逐渐消失,故可考虑其心律失常与荨麻疹有关。荨麻疹所致心律失常的心电图改变机制可能与心肌毛细血管发生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渗出性增加,心肌间质及传导系统发生不均匀的水肿有关,可产生各种类型的心电图异常,属于变态反应性心肌炎[1、2]。荨麻疹所致的心电图改变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笔者运用六神丸、云南白药、芬必得、维生素B1等治疗带状疱疹50例,疗效明显,报道如下。50例患者中,发病部位以腰背处居多,且重要器官均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无细胞血浆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病原体识别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AA)血流感染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mNGS与常规检测方法(血培养等)同步检测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贫血诊疗中心连续收治的29例AA患者共33例次送检样本, 评估mNGS与常规检测的诊断一致性、对临床治疗获益的影响及临床准确度。结果①33例次患者经mNGS和常规检测方法检测, 其中25例次(75.76%)检出潜在病原微生物;共检出病原微生物72株, 其中65株(90.28%)仅经mNGS检出。②诊断一致性评估:2例次(6.06%)组合符合(Composite), 18例次(54.55%)mNGS唯一符合(mNGS only), 2例次(6.06%)常规检测方法唯一符合(Conventional testing only), 1例次(3.03%)共同符合(mNGS/Conventional testing), 10例次(30.3%)完全不符合(None)。③临床治疗获益评估:8例次(24.24%)为启动靶向治疗(Initation of targeted treatment), 1...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儿童和成人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减少血流感染、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儿童及成人住院患者送检的血培养标本,使用BACTEC-9120及BACTEC-9240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儿童和成人血培养阳性率分别为8.38%和9.15%。儿童革兰阳性菌占55.6%,阴性菌占44.4%。成人革兰阳性菌占24.6%,阴性菌占74.1%,真菌1.8%。成人和儿童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构成比分别为52.3%和48.3%。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构成比为25.7%和5.9%。成人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唑肟、头孢吡肟、氨曲南、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诺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均高于儿童。结论血液病患儿血培养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占第一位,成人血培养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占第一位。对革兰阴性杆菌,儿童和成人患者部分药物存在差异,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CT纹理分析鉴别诊断血液病并发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或肺毛霉菌病(PM)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1例血液病患者的胸部CT,其中65例合并IPA(IPA组),46例合并PM(PM组)。采用IBEX软件分析CT图像,手动勾画病灶ROI,并提取纹理特征参数,计算特征值;比较组间纹理特征值差异,选取差异有统计意义的纹理特征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鉴别诊断IPA与PM的效能。结果 共于2组提取979个CT纹理特征参数,其中繁忙度(Busyness)、粗糙度(Coarseness)、纹理强度(TextureStrength)及表面密度(SurfaceAreaDensity)的特征值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extureStrength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807),敏感度76.52%,特异度82.69%;多参数联合分析显示,联合应用4个参数的AUC最大(0.915),敏感度87.01%,特异度96.83%。结论 CT纹理分析可用于鉴别血液病并发IPA或PM,多参数联合可提高其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判断合并细菌血流感染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感染转归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11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确诊的236例合并细菌血流感染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研究血清PCT浓度与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感染相关死亡和其他严重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236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0(13-73)岁。其中男性123例(52.1%),女性113例(47.9%)。PCT浓度0.05、0.05-0.5、0.5-2.0、2.0-10.0和≥10.0 ng/ml各组患者发生感染相关死亡的比例分别为0%,1.4%,13.8%,25.0%和33.3%,发生感染性休克以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比例分别为0%,2.1%,13.8%,25.0%和33.3%及6.4%,7.0%,24.1%,41.7%和50.0%,显示随着血清PCT浓度增高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27,P=0.000;u=2234,P=0.000;u=4102,P=0.000)。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PCT浓度增高,患者感染性休克、感染相关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累计发生率逐渐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2.887,P=0.000,95%CI:1.960-4.260;HR=3.158,P=0.000,95%CI:2.100-4.740;HR=2.158,P=0.000,95%CI:1.550-3.000),且多因素分析提示PCT浓度增高是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及感染相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2.517,P=0.000,95%CI:1.520-4.168;HR=2.881,P=0.000,95%CI:1.692-4.904)。结论:合并细菌血流感染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严重感染相关不良反应的比例与血清PCT浓度成正相关,提示血清PCT浓度是预测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及感染相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降钙素原可以成为合并细菌血流感染急性白血病患者感染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感染是血液病患者病死率高于正常人的重要原因,且发热经常是其唯一指征。产气荚膜梭菌是梭菌属的革兰阳性厌氧杆菌,属于肠道正常菌群,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是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或受到饮食、药物、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肠道发生菌群失调,可导致产气荚膜梭菌入血,引起菌血症。目前,由该菌感染导致恶性血液病伴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发生菌血症的病例国内尚未见报道,此文报告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产气荚膜梭菌血流感染病例的诊断和治疗经过,以期为此病的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笔者运用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202例,收到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