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观察外源性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表达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为寻找治疗糖尿病足的新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sD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株CRL-1213用高糖(22mmol/L)+高同型半胱氨酸(100μmol/L)联合培养建立体外MMP-9高表达皮肤成纤维细胞模型,用外源性TIMP-1(100μg/iJ)抑制MMP-9的活性,采用实时PCR法和ELISA法检测MMP.9基因及蛋白表达量,用明胶酶谱法检测MMP-9蛋白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功能、CCK-8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细胞胶原(羟脯氨酸)分泌能力、划痕实验评价细胞横向迁移能力、Transwell法评价细胞纵向迁移能力。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IMP-1干预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与MMP-9高表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MP-9蛋白活性受到明显抑制(1.47±0.13VS0.434-0.13,t=12.495,P〈0.01)。与对照组比较,MMP-9高表达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S期的比例[(9.31±0.24)%VS(6.54±0.29)%]、增殖指数[(13.8±0.5)%VS(11.3±0.6)%]、细胞活力(1.76±0.13V81.35±0.12)、胶原(羟脯氨酸)分泌量[(1126-1-63)vs(353±61)μg/L]、6h横向迁移率[(38.7±2.6)%VS(21.3±2.1)%]和纵向迁移细胞数(91±4vs71±4)均明显减少(t=16.433、7.328、5.113、19.847、11.529、8.124,均P〈0.05);TIMP-1干预后,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S期的比例[(6.54±0.29)%VS(7.75±0.27)%]、增殖指数[(11.3±0.6)%vs(12.5±0.5)%]、细胞活力(1.35±0.12VS1.64±0.14)、胶原(羟脯氨酸)分泌量[(3534-61)vs(829±59)仙g/L]、6h横向迁移率[(21.3±2.1)%VS(31.5±2.7)%]和纵向迁移细胞数(71±4vs85±4)与MMP-9高表达组比较得到明显改善[t=6.881、3.292、3.615、12.590、6.644、6.015,均P〈0.05]。结论MMP-9高表达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受到抑制,外源性TIMP-1能够减缓这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TWP)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病变及肾皮质nephrin蛋白表达的影响,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DN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N组13只,小剂量TWP组(每天8 mg/kg)13只和大剂量TWP组(每天16 mg/kg)14只,并以正常大鼠为对照组(n=15)。干预12周后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量、血肌酐值(SCr)、尿素氮(BUN)、血糖(Glu)、肾质量/体质量的变化,并以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皮质nephrin蛋白表达。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大鼠[(0.06±0.02)mg]比较,DN组大鼠24 h尿蛋白[(1.87±0.12)mg]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WP干预可显著减少糖尿病大鼠尿蛋白排泄,小剂量和大剂量TWP组尿蛋白分别为(0.98±0.21)、(0.33±0.11)mg,与DN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效应与TWP干预剂量相关,大剂量TWP组尿蛋白较小剂量TWP组下降更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显示,DN组表现为肾小球体积增大,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显著增多,足细胞足突增宽、融合、细胞减少;TWP组大鼠肾小球、小管间质及足细胞病变明显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N组大鼠肾脏皮质nephrin蛋白表达[每个肾小球平均(2.35±1.75)个]较对照组大鼠肾脏皮质nephrin蛋白表达[每个肾小球平均(18.24±2.89)个]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WP组大鼠肾脏皮质nephrin蛋白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小剂量TWP组[每个肾小球平均(11.34±1.56)个]与大剂量TWP组[每个肾小球平均(15.27±2.03)个]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WP干预可缓解DN大鼠足细胞病变,肾皮质nephrin蛋白表达上调可能在该保护机制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分泌MMP9皮肤成纤维细胞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高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的皮肤成纤维细胞模型,为探讨MMP9在糖尿病足伤口愈合中的作用提供细胞模型。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糖和同型半胱氨酸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检测各组细胞MMP9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和活性,筛选出MMP9表达量最高的组。结果:(1)高糖+高同型半胱氨酸组MMP9mRNA表达量(7.05±1.02)显著高于正糖组和高糖组(P均<0.01);(2)高糖+高同型半胱氨酸组MMP9蛋白表达量(206.9±33.6)pg/ml明显高于正糖组和高糖组(P均<0.01);(3)高糖+高同型半胱氨酸组MMP9蛋白活性(1.47±0.13)高于正糖组和高糖组(P均<0.01)。结论:高糖+高同型半胱氨酸联合培养成功建立体外高分泌MMP9皮肤成纤维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 9,MMP 9)高表达对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阐述其在糖尿病足伤口愈合中的可能机制.方法 本研究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专科实验室完成.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与高糖(22 mmol/L)+高同型半胱氨酸(100 μmol/L)联合孵育建立体外MMP 9高表达细胞模型,另设正糖(5.5 mmol/L)孵育对照组.Realtime PCR、ELISA和明胶酶谱法检测MMP 9 mRNA、蛋白表达量及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功能,CCK-8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细胞胶原(羟脯氨酸)分泌能力、划痕实验评价细胞横向迁移能力、Transwell法评价细胞纵向迁移能力.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MP 9高表达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MMP 9 mRNA、蛋白表达量及活性,分别升高6.05倍、4.12倍和1.58倍(P<0.01);与此同时MMP 9高表达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S期的比例、增殖指数、细胞活力、胶原(羟脯氨酸)分泌量、6h横向迁移率和纵向迁移细胞数,分别下降29.8%、18.1%、23.3%、68.7%、45.0%和21.4% (P <0.01).结论 MMP 9高表达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减慢、活力下降、迁移和胶原分泌能力降低,提示MMP 9可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5.
6.
7.
近年来,危重症相关性皮质醇功能不全(CIRCI)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目前以基础皮质醇水平<10μg/dl和(或)大剂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兴奋试验后Δmax<9μg/dl作为CIRCI的最佳诊断标准,但CIRCI的诊断和激素替代治疗的作用仍存在着很多争议。如何早期识别和准确诊断CIRCI并进行有效的治疗措施,依然是临床医师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就近年来CIRCI的诊断及激素治疗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老年男性睾酮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40~75岁的广州男性居民413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及身体测量指标,实验室检测性激素、血糖、血脂等指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结果:以CIMT=0.9 mm作为切点将人群分为颈动脉硬化组与非硬化组,游离睾酮(FT)在两组间的中位数分别为57.41 pmol/L及59.72 pmol/L(P=0.005),总睾酮(TT)两组间未见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TT、FT与CIMT呈负相关,r分别为-0.126(P=0.011)和-0.188(P<0.01)。以四分位数点作为切点由低到高将FT分为Q1、Q2、Q3、Q4组,各组颈动脉硬化患病率分别为23.30%、13.46%、17.48%、7.77%(P for trend=0.008)。TT各组颈动脉硬化的患病率分别为17.48%、18.27%、16.50%、9.71%(P for trend=0.1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FT各组颈动脉硬化患病优势比(OR)提示,以Q4组作为对照,在校正了年龄、腰围、收缩压、糖基化血红蛋白的影响后,Q1组的患病风险明显增高(OR1=2.491,95%CI:1.01~6.149)。同样在TT的分组中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以Q4组作为对照,各组患病风险未见明显差异。结论:中国40岁以上男性,血清FT低下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和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的差异,探讨PTH和醛固酮等因素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因"高血压查因"住院确诊的资料完整的病例,按性别、年龄、血压水平及高血压病程等相匹配的原则纳入110例PA患者和110例EH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电解质情况、PTH及左心室结构的差异。结果 PA组的血钙[(2.22±0.16)比(2.29±0.10)mmol/L]、血磷[(1.00±0.20)比(1.13±0.20)mmol/L]、血钾[(3.2±0.5)比(4.0±1.5)mmol/L]水平低于EH组(均P0.01);PA组的血钠[(142.3±2.5)比(140.4±3.0)mmol/L,P0.01]和PTH水平[(71.94±33.92)比(43.53±19.94)ng/L,P0.01]高于EH组。线性回归分析示,PA组的高醛固酮水平与PTH正相关(β=0.311,P0.05)。PA组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高于EH组[201.2(162.4~251.4)比155.5(131.4~176.1)g/m~2,P0.01]。根据PTH水平将PA组人群分为两个亚组,高PTH组LVMI高于正常PTH组[252.4(240.5~328.9)比188.0(145.2~225.5)g/m~2,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示,PA组的血磷和PTH是LVMI的影响因素(分别β=-0.264、0.607,P0.05);全部样本中,入院收缩压、醛固酮、PTH、血钙、腰臀比是LVMI的影响因素(分别β=0.292、0.244、0.416、0.241、0.209,均P0.05)。结论 PA患者具有更高水平的PTH,醛固酮和PTH共同参与左心室肥厚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甘油三酯-葡萄糖(triglycerides-glucose,TyG)指数与脂联素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在广州及东莞采集的自然人群3680例受试者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脂联素水平,检测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利用公式计算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校正后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根据脂联素四分位数间距分组下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随脂联素水平增加而减少,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呈负性关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除外瘦人群,两者负性关联在其他亚人群中稳定存在(P<0.001)。结论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脂联素存在显著的负性关联。然而,在瘦人群中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脂联素负向关联消失,提示在瘦人群中胰岛素抵抗与脂肪代谢的关联与一般人群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