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制中药方剂辅助治疗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盆腔淋巴囊肿是宫颈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常规治疗方法是全身应用抗生素和B超引导下穿刺抽吸术,疗效不佳。2006年4月-2008年4月,我们用自制中药方剂辅助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盆腔淋巴囊肿28例,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医常规疗法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宫颈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4微血管密度(MVD)与新辅助动脉化疗临床效果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60例宫颈癌患者(动脉化疗组32例,静脉化疗组28例)进行研究,采用免疫组化(IH—CA)、链霉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法检测化疗前和化疗后15d宫颈癌组织血管生成的相关因子VEGF及CD34微血管密度(MVD),并进行病理效果的评价.结果动脉化疗组的病理缓解率为81%,与静脉化疗组的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动脉化疗前、后肿瘤血管生成因子的检测,发现治疗前组织中CD34微血管密度(MVD)增高者,其病理缓解疗效明显优于微血管密度低者,而静脉化疗前后相关因子表达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动脉化疗的疗效优于静脉化疗,CD34微血管密度(MVD)的检测可作为预测患者动脉化疗敏感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粉在宫颈冷刀锥切(CKC)术中宫颈创面处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21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Ⅲ级患者采用CKC治疗,并随机分为术后缝合组(对照组)60例和非缝合采用云南白药粉填塞组(观察组)61例.对照组CKC术后创面电灼后改良Sturmdorf法缝合成形;观察组创面电灼后用云南白药粉4 g喷洒并纱条填塞.至少随访2年.观察术后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平均阴道排液时间及继发出血、宫颈感染和宫颈狭窄等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历时、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平均出血时间、平均阴道排液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术后继发出血5例(8.2%),对照组4例(6.6%);无显著性差异;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出现宫颈感染和宫颈狭窄.结论:CKC术不缝合创面、电灼后云南白药粉喷洒并纱条填塞止血,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创面再出血的发生率低,不增加术后感染与宫颈管狭窄等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PTEN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中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16例正常子宫内膜、3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结果:抑癌基因PTEN在子宫内膜癌组中蛋白阳性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1).PTEN阳性表达的缺失与组织学分级与肌层浸润深度有关(P<0.05).结论:PTEN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缺失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与子宫内膜癌的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中冰冻病检在宫颈高度病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多点活检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原位癌(CINⅢ/CIS)并行冷刀宫颈锥切术中宫颈标本快速冰冻病检的13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所有患者冰冻及手术前后组织病理结果的差异。结果:138例患者中,120例(86.96%)术中冰冻与术后石蜡结论一致,18例不符,其中3例冰冻为CIS,石蜡为浸润癌;4例冰冻可疑浸润癌,石蜡2例为CIS,2例为浸润癌;1例冰冻为慢性炎症,术后发现有CINⅡ;3例冰冻为CINⅡ,石蜡2例为CINⅢ,1例为CIS;1例冰冻为CINⅠ,术后为CINⅢ;另有3例冰冻为CINⅢ,石蜡为CIS,3例冰冻为CIS,石蜡为CINⅢ。结论:术中冰冻对宫颈高度病变的诊断有一定的误差,临床应用需慎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ET/CT在卵巢恶性肿瘤术前评估及术后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18F-FDG PET/CT显像且临床病历资料完整的卵巢肿瘤病例45例,其中治疗前行PET/CT检查者10例,术后35例,临床随访时间至少6月.确诊依据为组织病理、临床随诊资料.结果(1) PET/CT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94.6%,特异性为75.0%,诊断准确性为91.1%;(2)10例治疗前的卵巢肿瘤患者PET/CT均发现病灶,经术后病理证实2例为假阳性;(3)35例术后患者中2例(2/35)不规范手术后病例PET/CT发现病灶,33例(33/35)规范手术治疗后病例中6例(6/33)复查PET/CT未见病灶,4例(4/33) CA125及临床尚未见复发转移征象患者PET/CT发现复发转移病灶,且结果经术后病理或临床资料已证实.经病理或临床资料证实的23例复发转移且CA125升高患者,PET/CT结果显示21例有复发转移病灶.结论18F-FDG PET/CT在卵巢恶性肿瘤术前评估,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早期诊断和准确定位中有重要作用,且能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Bax和CD34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ax和CD34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60例宫颈癌患者(动脉化疗组32例,静脉化疗组28例)进行研究,采用免疫组化(IH—CA)和链霉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法检测化疗前和化疗后15d宫颈癌组织CD34微血管密度和凋亡基因Bax表达,并进行病理效果的评价和临床随访。结果动脉化疗组的病理缓解率为81%,与静脉化疗组的5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动脉化疗后Bax基因表达增加,Bax高表达者其病理缓解疗效明显优于Bax低表达者;且治疗前组织中CD34微血管密度增高者,其病理缓解疗效明显优于微血管密度低者。结论宫颈癌动脉化疗的疗效优于静脉化疗,Bax基因表达和CD34微血管密度的检测可预测动脉化疗的敏感性。2种治疗方法的5年生存率比较无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PTEN在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内膜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P法检测88例子宫内膜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TEN在正常内膜、单纯增生、复合增生、不典型增生及内膜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5%、77.7%、66.6%、90%和44.7%。按正常内膜到内膜癌的顺序与PTEN的表达强度进行相关分析,两者呈负相关(r=-0.446,P=0.000);内膜癌组,PTEN表达率在Ⅰ、Ⅱ、Ⅲ、Ⅳ期分别是48.1%、75%、16.6%、0%,在G1、G2、G3分别为63.6%、35.2%、40%,在肌层无侵袭、侵袭〈1/2和肌层〉1/2肌层分别是42.8%、41.6%、57.1%,PTEN表达与三者均无关;内膜癌中PTEN的表达与血CA125水平呈负相关(r=-0.327,P=0.04)。结论:PTEN蛋白的低表达与内膜癌发生发展相关,PTEN表达与内膜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肌层浸润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9.
宫颈癌患者社会支持与成熟心理防御机制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玉波  张灿珍  杨谢兰 《中国肿瘤》2005,14(10):648-649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社会支持与成熟心理防御机制间的关系.[方法]对52例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患者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防御机制问卷"对其社会支持情况和防御机制进行评价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中升华分别与社会支持总分(r=0.428)、客观支持(r=0.349)及对支持的利用度(r=0.575)成正相关;压抑与主观支持成正相关(r=0.309);幽默与社会支持总分成正相关(r=0.299).[结论]采用成熟心理防御机制的患者可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能有效地改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组织中半乳凝素Galectin-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Galectin-3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浸润性宫颈癌Ⅰ、Ⅱ、Ⅲ期各10例组中的表达.10例正常宫颈作对照.结果宫颈癌Ⅱ期、Ⅲ期组织中Galectin-3表达阳性率均为90%,高于正常宫颈组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肿瘤〉2 cm组织中Galectin-3表达阳性率为94.75%,高于≤2 cm组阳性率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lectin-3在宫颈癌中的高表达与宫颈癌肿瘤大小发生和进展有关,可能成为监测宫颈癌病情进展有价值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