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38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血引起神经元损伤的机制非常复杂,主要包括:神经元能量的衰竭、兴奋性毒性、Ca^2 超载、自由基损伤、NO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及再灌注损伤等。脑保护治疗就是通过干预以上不同环节而达到延长脑细胞耐受缺血的时间和在溶栓复流后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生存能力。目前正在研究试用的脑保护性治疗有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2.
目前,艾滋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案,社会上部分人对病人及家属存在歧视。在艾滋病人住院期间,家属对艾滋病认识不足,对医院环境不熟悉,治疗过程不了解,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护理认识,缺乏对艾滋病的预防措施等。面对失去亲人的威胁,以及病人长期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又因照顾病人而感到身心疲惫,严重影响了自己事业的发展、家庭生活及婚姻质量,挫伤了自尊,尤其是当病人病情恶化易产生失望情绪,这样使病人得不到更好的照顾而产生绝望,失去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降低儿童腹泻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对0~4岁腹泻患儿应用口服补液疗法(ORT).方法将2001~2005年收治的120例0~4岁腹泻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ORS液).结果腹泻罹患率明显降低,病死率为零.治疗组腹泻儿童ORT应用率达100%,总有效率达93.3%.结论应用ORT是降低儿童腹泻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最有效的适宜技术,也是经济、实用、方便和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生活在儿童福利院0~6岁儿童贫血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1996~2005年生活在儿童福利院的153例0~6岁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检查.结果贫血总患病率为33.99%,以唇腭裂组最高(57.14%),早产儿组患病率(38.30%)及营养不良儿组患病率(38.89%)次之.结论出生时唇腭裂、6个月未及时添加辅食、反复感染、营养状况较差者,贫血患病率较高.唇腭裂在0~3岁时贫血达高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养阴通络方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长期激怒法致肝肾阴虚证动物模型基础上,采用大鼠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症状评分、脑含水量、脑梗塞范围、脑组织病理形态的变化。采用小鼠断头致脑缺血模型,观察小鼠断头张口喘气时间。结果:养阴通络方16g/kg组能使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的神经行为明显改善,明显降低脑梗塞率和含水量,可延长小鼠断头张口喘气时间;养阴通络方8g/kg组脑梗塞率明显降低。脑组织切片病理学检查表明养阴通络方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结论:养阴通络方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院结核病患者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将结核菌株进行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对氨基水杨酸钠(PAS)、丁胺卡那(AK)、卷曲霉素(CPM)、丙硫异烟胺(TH)、利福喷丁(RFT)、力克肺疾(PASI)10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148例均不同程度耐药,总耐药率100%。4种药以上耐药率占比例大,为87.84%,2~3种药耐药占比例小,为12.16%。耐多药占29.05%。结论:目前复治结核患者耐药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张慧  刘燕妮  杨秀清 《陕西中医》2012,(10):1300-1301
目的:观察散偏痛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散偏痛胶囊(川芎、白芷、藁本、细辛、蔓荆子、柴胡、地龙、白芍、香附、白芥子等)治疗风热上扰型普通型偏头痛106例,对照组100例口服养血清脑颗粒,观察两组疗效、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7%,对照组总有效率66%,两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散偏痛胶囊治疗风热上扰型普通型偏头痛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杨秀清   《中国医学工程》2013,(6):66-66,68
目的探讨180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铁、锌、铜、硒和铬的实际含量。方法分别采集患病者与对照者的肘静脉血各5 mL,离心后取其全部血清,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进行测定。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铁、锌、铜、硒、铬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前者铁、铜、硒含量升高,而锌和铬的含量降低,二者出现显著差异。结论要使体内各种元素保持正常含量和比值,对患者体内含量过高或者过低的元素,应采取平衡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肝性脑病患者的早期观察及护理(附3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性脑病多数有明显诱因,如上消化道出血、感染、高蛋白饮食、大量放腹水等,肝昏迷前常出现先兆症状,若能早期发现、诊断、及时处理,预后较好。现将我院对肝性脑病患者的早期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定量与血清标志物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定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FQ-PCR)对391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清进行检测,分析检出率及相关性。结果391例HBsAg阳性血清共检出7种模式,以HBV DNA含量大于5×10^2copy/mL为阳性。HBsAg阳性(+)、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模式的阳性检出率较高,为96.9%,HBV DNA含量也较高,其中大于10^7copy/mL的血清为53.8%。HBsAg(+)、抗-HBe(+)、抗-HBc(+)模式中阳性检出率为25.3%,171例(74.7%)HBV DNA含量小于5×10^2copy/mL。HBsAg(+)、抗-HBc(+)模式中阳性检出率为65.4%。结论HBsAg和HBV DNA联合检测,更能反映乙型肝炎患者HBV感染、传染性及体内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