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挖掘《中华医典》中治疗鼾症的方剂,总结中医治疗鼾症的方药特点。方法:通过Excel Office 2016搭建数据库,分析所获方药的频次、功效、性味、归经,依托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鼾症的组方规律、核心药物组合、获取新处方。结果: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处方36个,共涉及中药111味,频次≥6次的药物共12味,四气以热、寒、平为主,五味以辛、甘、苦为主,主归肺、脾、胃经,中药类别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补气类、发散风寒类、清化热痰类、止咳平喘类,获得高频药物组合13组,核心药物8组,聚类新处方4个。结论:通过数据挖掘《中华医典》中医治疗鼾症的方药以及新方分析,可为鼾症的治疗提供思路,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2.
GUILLEMINAULT等于1973年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综合征,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失眠共病(Co-morbid insomnia and sleep apnea, COMISA)。COMISA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的一种表型,同时具有失眠的特点。研究发现,OSA与失眠之间或许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机制,但目前尚无针对二者共病的确切诊治指南。现代中医学多将其归于“不寐”“鼾症”等范畴。在治疗OSA及失眠上,中医药特色鲜明,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因此,探析中医药诊治OSA共病失眠的研究,意义重大。通过梳理近年来的相关中医文献,旨在阐述OSA与失眠之间的共同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法方药,为COMISA的中医诊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第三个目标,即以分为单位疫苗接种率达到85%的实现,计划免疫的档案建设和管理日益显得重要.各种疫苗的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及时接种率以及计划免疫效果的考核与评价,都需要完整的计划免疫档案为依据.为此,我们对辖区47个接种点计划免疫档案建设与管理的现状进行了系统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1979年我县全面推行计划免疫,1984年开始实行“四苗”按月接种,至今已连续12年无白喉病人发生.为了解人群白喉免疫水平状况,我们于1985~1994年选择学龄前儿童及在校学生,采用锡克氏试验方法,每年一次对部份人群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相应于中医学之“鼾症”。现代中医学认为,“痰瘀”为滞,“虚”亦可成滞,“痰瘀虚”是导致“滞”而不通及气机不利的关键病机,贯彻OSA病程始末。临床以“化痰祛瘀,补虚扶正”理论为基,结合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等方面进行OSA的防治,可为OSA不同发病阶段的中医药防治提供思路启迪。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医药干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临床疗效满意。中药治疗OSA主要通过调控PI3K-Akt1、HIF-1、MAPK、NF-κB等信号通路,可减轻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干预细胞凋亡、改善缺氧。综述中药调控OSA的相关信号通路及作用机制,以期从微观角度解释中药干预OSA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诊治OSA提供思路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