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开胸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开胸手术创伤大,对呼吸和循环系统干扰较大,手术过程也较长,术中要求镇痛完全,有足够的麻醉深度,而术后要求尽早清醒,早期行呼吸锻炼,咳嗽、排痰,以利减少术后呼吸并发症.本研究以开胸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静吸复合全麻 硬膜外阻滞与单纯静吸麻醉作比较,旨在探讨一种既能减少手术应激反应又能提高拔管期苏醒质量和术后镇痛完善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气管肿瘤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气管狭窄是一种少见病,患者常伴有严重的呼吸困难,给麻醉带来了较大难度。我院对2例气管狭窄症患者进行了手术重建,现将有关麻醉体会报道如下。例1女,52岁,因胸闷气促渐行加重半年入院,CT等影像学诊断为声门下3cm气管环状肿瘤,2cm×3cm大小,伴严重气管  相似文献   
3.
硬膜外阻滞失败原因分析及经验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进行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方法体会分析.方法 从我院腹腔镜胆囊术中有目的选择100例,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全麻和硬膜外麻醉下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系统在气腹各阶段的变化分析.结果 全麻组在气腹前HR、MAP降低,气腹后30 min升高(P<0.05).硬膜外组在气腹前后MAP降低,HR在气腹前升高,气腹后降低.两者在SpO2下降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 对ASA Ⅰ~Ⅱ级的LC术患者,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均能保证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手术应用颈丛阻滞后往往出现高血压,有的甚至出现高血压危象、脑血管意外.钙通道阻滞剂可阻断心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离子内流,从而抑制心肌收缩力,减少心搏量,并扩张周围血管,因而具有降血压作用.同时,钙通道阻滞剂还可以对抗局麻药的心肌毒性作用[1].笔者将硝苯吡啶或尼莫地平作为术前用药,以观察颈丛麻醉后甲状腺手术患者血压、心率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6.
汤程  杨小磊 《吉林医学》2013,34(17):3419-3420
目的:总结全身麻醉困难气道的处理经验和方法。方法:术前评估困难气道30例,并进行相应处理。结果:30例患者全部短时间内控制气道,无一例出现喉头水肿、缺氧等并发症。结论:全身麻醉手术前对气道进行合理评估,有利于选择合适的插管方式,做好处理困难气道的准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实时超声引导下进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80例危重手术患者和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取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右颈内静脉穿刺,对照组40例采取传统的盲穿法行右颈内静脉穿刺,观察两组的穿刺时间、次数、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最后穿刺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最后穿刺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观察组的穿刺时间和次数以及并发症等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穿刺时间和次数,数据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在超声的适时引导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且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无痛消化内镜诊疗术的临床应用(附5 20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异丙酚等药物在消化内镜检查及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分析5 200例接受消化内镜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予咪唑安定 异丙酚 氯胺酮等静脉复合麻醉的临床情况,并以同期5 000例常规操作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舒适程度、接受内镜复查及检查成功率。结果(1)无痛组患者感觉舒适率65%,无痛苦率100%,愿意复查率97%。对照组分别为0%、5.5%、14%。(P<0.001)。无痛组肠镜至回盲部率100%,高于对照组的98%。(2)无痛组有8例血氧饱和度下降经处理后顺利完成。本组病例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咪唑安定、异丙酚、氯胺酮等药物在消化内镜检查及治疗中应用患者感觉舒适、无痛苦,安全性高,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吗啡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晚期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晚期癌痛患者39例,采用PCEA方法用于镇痛,配方为0.075%~0.125%罗哌卡因100ml,加吗啡10~30mg、氟哌利多5mg、地塞米松10mg,锁定每次注液量及间隔时间。记录并统计治疗后的VAS、镇静评分(Ramsay)、生活质量评分(QOL)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癌痛完全缓解33例(84.6%),部分缓解6例(15.4%),缓解率为(100.0%)。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不良反应明显少。结论PCEA治疗晚期顽固性癌痛疗效确切,方便、安全,且能增强镇静和抗焦虑作用,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360例门诊早期妊娠要求人工流产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芬太尼组(F组)和异丙酚组(P组),每组120例,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TCD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效果,并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和单纯异丙酚靶控输注相比较。结果:R组、F组异丙酚总的用量减少,苏醒时间、离院时间R组较F组、P组缩短,术后VAS评分R组、F组明显好于P组(均P〈0.05);术中注射区疼痛、体动反应发生率R组、F组显著少于P组(P〈0.05);SBP、FIR、Sp02在异丙酚注药后2min均有一过性下降(P〈0.05),术后恢复至给药前水平,3组组间在各观察点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瑞芬太尼复合TCI具有镇痛强、苏醒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