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禽舍光触媒高效空气净化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目前,我国的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传统的畜禽轮牧、放养生产方式已经被新型的封闭式养殖模式所取代,特别是规模化、集约化的商品养殖发展突飞猛进,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封闭式圈养室内空气不通畅,空气中存在多种菌类、病毒及有害气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对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导致的严重并发症-放射性脑损伤进行正确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七十余篇,专著十种,收集国内放射性脑损伤(cerebr Mradiation injuries,CRI)病例资料650例,经详细分析和总结。结果 依据ICRP41号出版物和病例资料确定剂量阈值;分度标准-主要参考了RTOG/EORTC的SOMA分级标准及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的常用毒性标准3.0版;临床分三期,即急性期、早迟发反应期、晚迟发反应期;以CT及MRI作为放射性脑损伤的主要检查手段。结论 制定了放射性脑损伤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包括剂量阈值、临床表现、分度标准、辅助检查、鉴别诊断、处理原则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9年7月~2000年12月在我院接受立体定向分次放射治疗的头部、体部肿瘤患者6例 ,其中男性患者4例 ,女性患者2例 ,最小年龄40岁 ,最大年龄74岁 ,平均年龄55.3岁 ,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表现(见表1)。1.2典型病例报告例1 ,女性49岁 ,临床诊断 :松果体细胞瘤Ⅱ级。于1999年8月26日行X -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第一次治疗时并未见异常表现 ,但在第二日治疗至一个等中心将结束时患者出现心跳加快 ,伴心慌气短使治疗暂时中断 ,测脉搏8…  相似文献   
4.
在某些脑部良、恶性肿瘤和血管病变进行立体定向治疗时 ,患者存在着对治疗的紧张心理和恐惧 ,不能如期按治疗计划完成立体定向治疗 ,有可能使治疗失败。为此我们对部分脑部肿瘤病人在治疗前进行十二导联心电图监测 ,了解治疗中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是否对心脏造成影响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脑瘤患者 3 6例 ,男 2 5例 ,女 11例 ,平均年龄 43 .9岁 ( 11~ 73岁 )。其中脑胶质瘤14例 ,鼻咽癌 5例 ,垂体瘤 4例 ,脑转移瘤 4例 ,其他脑部肿瘤 9例。采用日本光电公司 65 11型心电图机、CLINAC 60 0C电子直线加速器及北京中科院恒…  相似文献   
5.
随着立体定向 (SRS)技术在肿瘤治疗中广泛应用 ,其突出特点是靶区定位和摆位准确 ,剂量在靶区内高度集中。颅内和头颈部肿瘤在治疗过程中靶点位置的总精度可达到(1 3±0.64)mm~(2.0±0.60)mm ,因此质量保证和控制成为立体定向治疗的首要问题。常规治疗用的直线加速器的等中心精度可达±1mm ,定期检查准直器和激光灯与该中心的符合度是进行立体定向治疗极其重要的质保内容 ,另外患者本身无意识或无法控制的运动也曾在治疗中出现 ,本文1例患者在立体定向治疗时出现膈肌痉挛 (呃逆 )现象 ,活动度且超过1mm ,但…  相似文献   
6.
脑垂体瘤在颅内肿瘤中约占8 %~10 % ,而垂体腺瘤又占绝大多数 ,因本病为良性病变 ,且放射治疗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在治疗时患者直接接受高强度射线束照射 ,靶区周围的重要器官所受到的照射是否安全都将涉及3个主要问题 ,疗效、生存质量、和安全 (Horiot,1995年 )。笔者对部分脑垂体瘤患者在双颞侧对穿放射治疗时 ,用热释光 (TLD)方法对眼晶体所接受的剂量进行测定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用TLD管型元件直接测定患者眼晶体处所受照射量。TLD材料采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的LiF(Mg、Cu、P)粉末 ,将该粉末退火后封装…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66岁。诊断为颅内鞍旁肿瘤。因尾骨严重摔伤,不能按立体定向治疗要求平卧,为了不影响患者治疗,我们采用头部可重复摆位头环和面膜固定。在做头膜面罩时先让患者侧卧床面,然后慢慢转动身体,同时头部随身体一起转动至头部达到立体定向(SRT)治疗的要求并在此水平位置上不动,这时身体的倾斜角度约在10~15度,然后迅速用头膜面罩固定,并在面罩上端与患者的皮肤表面画一交叉十字线,以此线作为治疗时摆位的误差参照点。具体方法是:在完成一个等中心治疗后进到治疗室验证头膜面罩与皮肤表面的十字线是否移动。 小结…  相似文献   
8.
鉴于目前国内外对于因放射治疗产生的骨髓抑制所造成的白细胞减少仍缺乏有力的治疗方法,我们对中草药的升白作用作些探索,重点观察了苦参素的临床升白作用。现将初步结果扼要介绍。一、资料及病例选择我院放疗组自1977年9月—1978年7月间收治恶性肿瘤放疗初诊病人共622例,其中白细胞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定放射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以便对该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收集有关病便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相关的动物实验。结果 完成了《放射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的报批稿,对放射性神经系统疾病的判定和界定做出明确规范。结论 该标准的判定统一并规范了放射性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处理程序。  相似文献   
10.
杨宝柱  毕建强 《河北医药》2009,31(19):2595-2596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过程中对回缩不好胸膜进行修复使其能够再利用的方法,从而减少放疗耗材的使用。方法将胸膜两侧固定用有机玻璃夹卸下,用剪刀将带有圆孔的胸膜剪下宽度约1cm。再将重叠在一起的胸膜部分剪掉,然后将带有圆孔的胸膜和原来胸膜末端的部分放在约80℃水温中,待其软化后将二个断端重合用力挤压使其融合在一起,再将胸膜两侧固定用有机玻璃夹安上拧紧。随机误差分析采用胶片分析法:患者定位时,水平方向用长铅丝做标志,然后用模拟机拍摄侧位片,以第一胸椎下缘到第十胸椎上缘连线作基准线,测量基准线与标志线间的距离并记录。结果25例胸部肿瘤患者采用修复后的胸膜进行定位,X、Y、Z轴标志点均可良好的标记。随机误差特别是Y轴误差分析显示:完整胸膜与修复后胸膜之间并未见到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采用胸模修复技术可以解决因技术不熟练或者是胸膜质量欠佳而造成胸膜一侧挤成厚片影响十字标志线的粘贴的问题,可满足临床对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技术要求,从而使耗材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