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16篇
  201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954年在江苏丹徒县烟墩山出土的西周康王时有铭铜器《宜侯矢簋》,记述了一个为古文献所不载的宜国。对于此国的情况,学术界的解释历来有很多分歧,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拟就△铭所记,对西周宜国的历史作一番考订和钩沉。  相似文献   
2.
西周时代农业生产的状况如何,当时采用什么样的耕作方法,弄清这一问题,对于了解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史,特别是解决古代社会史的分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学术界在这一方面的见解,还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拟对当时的农业生产用具、田亩的规划和整治、农作物品种和耕作技术,作一全面的考察,以阐明事实的真相,把这个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3.
西周时代的宣王一朝,历史上号称“中兴”,有许多文献记载可征。但是学术界对此历来褒贬不一,评论各殊:有的学者认为:“周宣王是一位有远见的有果断的英主”;有的著作则指出:宣王时期“不但没有缓和各种社会矛盾,反而暴露了统治力量的虚弱”;有的历史教科书甚至得出结论说:“所谓‘宣王中兴’显然是名不符实。”鉴于上述各家意见的分歧,有必要对宣王一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状况作一细致的剖析,以弄清事实的真相,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4.
周族创建了西周王朝,在东周即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在名义上还是天下的共主。周族在中国的统治长达八百多年。可是关于周族的起源地及其在太王亶父以前的迁徙路线,自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学术界异说纷纭,莫衷一是。建国以后,考古工作者对先周文化遗址进行了大量的探测和发掘,史学工作者进行了更为热烈的讨论。本文即拟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个问题作一些考核和辨析,以求对太王以前的周族历史有一个比较明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指导下,在学习中国古代以及外国的优秀军事谋略的基础上,主要是总结亲身实践的革命战争经验,并加以创造性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一套博大精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思想,总称之为毛泽东军事思想。这套军事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本文仅就其理论体系与实践精神,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6.
汇集秦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新版《秦会要》的订讹与充实杨善群中华书局于1959年出版的《秦会要订补》(修订本),是由清人孙楷编纂于光绪三十年(1904),本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又由徐复陆续订补而成的。应该说,孙氏的原著和徐氏的订补,在资料的搜集和考核上,...  相似文献   
7.
1972年4月间,山东省博物馆、临沂文物组在临沂银雀山的西汉前期墓葬中,发掘出了书写《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古代重要兵法著作的大批竹简。这次发现,在《孙子兵法》的研究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驱散了千余年来一直笼罩在《孙子兵法》上的迷雾,使长期争  相似文献   
8.
楚国在西周初年的变迁杨善群殷、周之际,风云变幻,楚国也度过了一段不寻常的经历。目前史学界对楚族究竟从何而来,楚始都丹阳的地望在那里,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研究楚国在西周初年的这段历史,将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周初楚国的迁徙,是由周公东征这一次大规模的战...  相似文献   
9.
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书《守法守令等十三篇》,其释文在1985年《文物》上发表,并由文物出版社出版《银雀山汉墓竹简》公布以来,学术界已作过相当多的研讨。不少学者认为其大部分是当时的"齐国法律",这是根本不符合《守法》等十三篇竹书的实际情况的。本文对这十三篇竹书逐一进行细致辨析,证明它们都是齐稷下学者有关各个专题的论文。同时,本文还对《守法》等十三篇竹书的史学价值,以及当前研究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作了辨正和澄清。  相似文献   
10.
战国时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和荀子,他们的思想代表什么阶级的利益,这是一个长期以来被搞得混乱不堪的问题。“四人帮”肆虐时期,孟子被说成是“复辟奴隶制的顽固派”,而荀子则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文革”以后,一部分学者仍坚持认为孟子是“奴隶主阶级”的代言人,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证明孟子思想的阶级属性为“新兴地主”。有的学者取调和态度,认为孟子“既难以划进地主革新派的行列,又没有必要站在守旧贵族的一边,唯一可供考虑选择的,只有走‘中庸’的道路”。①这就是说,孟子的立场介于新兴地主和奴隶主两者之间。至于荀子,除了一部分学者仍坚持他代表新兴地主外,有些学者则指出:“他是旧的奴隶制度的拥护者”,“他的立场都是站在奴隶主阶级一边。”②有人甚至认为:“荀子是以复辟奴隶制为已任的地地道道的复古主义者。”③鉴于上述观点的歧异,本文拟对孟子和荀子的思想究竟属于哪一阶级,进行细致的辨析,并探索学术界在这一问题上长期争论不休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