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硝唑(Metronidazole),1957年以治疗滴虫问世,1978,1980年先后被WHO、FDA批准用于厌氧菌感染。此后广泛用于临床,特别近年又开发用于降血脂[1],治酒渣鼻以及牙膏和美容护肤品的添加剂。与此同时甲硝唑的睾丸毒副作用也受到人们...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新药富马酸奎的平的致畸性和致突变性。方法  (1)致畸试验 :传统致畸试验方法。选用未交配过的Wistar种大鼠 ,体重 2 2 0~ 2 80g,剂量为 178 82、71 5 3、35 76mg kg(人用量的 2 5、10、5倍 ) ,于受孕第 6~ 15d经口灌胃。(2 )Ames试验 :预培养平板掺入法 ,选用TA97、TA98、TA10 0、TA10 2 4菌株 ,根据斑点试验 ,检测浓度确定为 86 7 0 0、173 40、43 35、8 6 7、0 87μg 皿。分别做加S 9与不加S 9试验。 (3)染色体畸变试验 :CHL细胞体外培养染毒法 ,根据LC5 0 ,染毒浓度定为 :2 5 0 0、15 …  相似文献   
3.
对硝基苯胺,对硝基氯苯对小鼠的联合急性毒性徐佳,杨友润对硝基苯胺(PNA)和对硝基氯苯(PNCB)是重要的化工中间体,PNA和PNCB在人和动物中均为较强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PNCB比PNA更强些。PNA还有溶血作用,长期大量接触可致肝损害[1]。P...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植物(GMP或GMO)又称遗传修饰植物,是指运用重组DNA技术将外源基因整合于受体植物基因组,从而改变其遗传组成后产生的植物及其后代[1].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转基因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全球已有16个国家的600万农民以种植转基因作物为主.我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世界种植面积的14%,种植的品种主要有大豆、油菜、棉花、番茄和玉米等[2-3].  相似文献   
5.
异丙基硫杂蒽酮(ITX)的大鼠致癌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异丙基硫杂蒽酮(ITX)原药对大鼠的致癌性.方法 分别用含ITX原药1000,250,62.5 mg/kg的饲料给大鼠连续喂饲染毒2年.观察动物的一般表现,记录其体重和进食量.观察实验动物的肿瘤发生情况,包括:发生肿瘤的种类、数量、出现肿瘤的时间等.结果 实验期间各组动物体重均呈现增长,以发育高峰期(前3个月)增长速度最快,以后渐缓,12个月后趋于平稳.雄性高剂量组动物体重略低于对照组,其他各组动物体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进食量两性别动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但总食物利用率雄高剂量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大体解剖及组织学检查显示各剂量组动物肿瘤发生率未高于对照组.结论 实验剂量下未见ITX引起大鼠肿瘤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某汽车检验流水线作业人员健康监护作业环境监测与卫生学评价,于1988年7月6日至8月10日完成现场检查,采样及实验室分析,现将人体及环境情况分别报告如下: 一、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护汽车检验流水线作业人员30人,其中男性21人,  相似文献   
7.
单甲脒盐酸盐原药的亚慢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85%单甲脒盐酸盐原药对大鼠的亚慢性经口毒性。方法分别用含625、125、25、0 mg/kg 85%单甲脒盐酸盐原药的饲料,给大鼠连续喂饲染毒3个月,观察一般表现、体重、进食量,实验结束时测定血常规7项、血生化11项、尿常规及生化8项,取脏器称重计算脏器质量系数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实验期间,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动物无异常发现;高、中剂量组动物活动减少,烦躁,眼鼻血性分泌物,会阴部污秽,皮肤破损或溃烂,体重、进食量下降,体重增长缓慢。实验结束时,高剂量组雌雄动物尿素氮(BUN)、碱性磷酸酶(ALP)升高,胆碱酯酶(ChE)降低;雄性动物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糖(GLU)降低。中剂量组雌雄动物总蛋白(TP)、血糖(GLU)降低。高、中剂量组部分动物尿蛋白呈阳性。高剂量组动物脑、心、肝、肾、肾上腺及雄性睾丸脏器质量系数均高于对照组;中剂量组雌性动物脑、肾及雄性动物脑、肝及睾丸脏器重量系数均高于对照组。病理检查显示高剂量组部分动物可见肝细胞肿胀,细胞内有小圆形空泡,肝窦结构受压,中剂量组部分雌性动物周边性肝细胞内小圆形空泡。结论85%单甲脒盐酸盐原药影响动物食量、营养状况,引起行为改变、抗感染能力减低,体重和食物利用率下降,部分生化指标(TP、ALB、GLU、BUN、ALP、ChE)及部分脏器质量系数改变,且能造成部分动物肝脏损害。该药喂饲染毒最大无作用剂量,雌性大鼠为2.34 mg/kg,雄性大鼠为1.59 mg/kg。  相似文献   
8.
目的 用胚胎移植技术评价醋酸铅对啮齿类动物的生殖毒性。方法 采用 2 0和 40 μg mL浓度的醋酸铅对小鼠着床前胚胎进行体外染毒 ,将染毒后可胚泡化的胚胎移植于假孕母鼠体内继续生长发育 ,观察出生前胎鼠形态学改变和出生后子鼠的行为改变 ,并对子鼠大脑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 1)在实验剂量下 ,各染毒组出生前胎鼠形态学检查未见异常。 ( 2 ) 40 μg mL醋酸铅染毒组子鼠出现行为异常 ;回旋运动、阴性趋地运动、翻正反射和断崖回避阳性日均迟于阴性对照组 (P <0 0 5、P <0 0 1、P <0 0 5、P <0 0 5 ) ;悬挂时间明显短于阴性对照组 (P <0 0 5 ) ;10日龄游泳积分低于阴性对照组 (P <0 0 1)。 ( 3 )电镜超微结构显示各染毒组子鼠大脑中毒性损伤。结论 小鼠植入前胚泡体外醋酸铅染毒影响移植子鼠的行为功能 ,并引起中枢神经组织病理损伤 ;胚胎移植技术用于检测化学物胚胎毒性 ,排除母体因素的干扰 ,是一重要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9.
动式吸入染毒装置在评价液体化学物毒性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动式吸入染毒装置检测化学物的吸入毒性。方法以某液体化学物(农药)为受试毒物,经雾化瓶向染毒柜内连续输送受试毒物空气,对大鼠进行吸入染毒,观察柜内毒物和温度、湿度的均衡性及毒物浓度上升时间;用该实验装置,采取一次最大剂量限度法进行4种农药的吸入毒性测定。结果实验数据经F检验,动物呼吸带对角线4位点毒气浓度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10 min与其后各时点毒气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0 min后各时点毒气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柜内温度、湿度有随染毒时间延长而升高的趋势,但变化在21℃±2℃,50%±3%范围内,其升高幅度未能影响毒物浓度的改变;4种农药的吸入毒性均为低毒,柜内受试物浓度恒定。结论在室温19℃~22℃、毒气流量1.0m~3/h条件下,柜内温度、湿度基本恒定,对毒物浓度无明显影响;柜内毒物浓度上升迅速,20min内即趋于平衡;柜内毒物浓度分布均匀且变化小,2h内基本稳定,能满足液体毒物的吸入毒性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染毒后胚泡移植方法评价羟基脲发育毒性的可行性。方法由C57BL/6J雌性小鼠和DBA雄性小鼠交配产生BDF1小鼠,以BDF1雌性小鼠作为供胚鼠进行超排卵,并与BDF1雄性小鼠交配后采集受精卵,再以20μg/ml的羟基脲对着床前胚胎进行体外染毒,将染毒后可胚泡化的胚胎移植于假孕昆明种代母鼠体内继续生长发育,观察出生前胎鼠形态学改变和出生后子鼠的行为改变,并对子鼠大脑进行病理检查。结果(1)在实验剂量下,羟基脲染毒组胎鼠出生前形态学检查未见异常。(2)羟基脲染毒组子鼠出现行为异常:回旋运动、阴性趋地运动、翻正反射和断崖回避阳性日均迟于阴性对照组(P<0.05,P<0.01,P<0.05,P<0.05);悬挂时间短于阴性对照组(P<0.05);10日龄游泳积分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3)电镜超微结构显示染毒组子鼠大脑中毒性损伤。结论将胚胎体外培养和胚泡移植技术结合起来,排除母体因素的影响探究羟基脲的发育毒性,是一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