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76例Ⅱ、Ⅲ期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相关因素,为乳腺癌患者病情判断、选择合理手术方式及术后辅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76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与腋淋巴结转移相关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影响Ⅱ、Ⅲ期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及转移数目的重要因素有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分期、肿瘤大小、部位以及ER/PR和HER2表达状况。结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Let-7a对体外生长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的Let-7a和siRNA转染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分别为Let-7a组、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半定量RT—PCR法检测两组C—myc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转染24h后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Let-7a组的C-myc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均〈0.01;在MCF-7细胞中存在相对分子质量62kD的特异性条带,与C-myc相对分子质量相符,Let-7a组特异性条带明显弱于对照组;Let-7a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转染24h后,Let-7a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Let-7a对体外生长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抑制C-myc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外固定架结合皮瓣治疗复杂开放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0~2006年,我院共收治开放性骨折患者389例,其中49例采用外固定架结合局部转移皮瓣游离带蒂皮瓣及交腿皮瓣,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靶向S100A4短发夹RNA(shRNA)对MCF-7细胞侵袭力和迁移力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S100A4基因特异性shRNA表达载体,使用Q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MCF-7细胞中s100A4的表达水平,经过脂质体介导将S100A4-shRNA表达载体转染人MCF-7细胞,G418筛选及克隆化培养。采用Trans-well小室法和划痕试验检测MCF-7细胞侵袭力和迁移力变化。结果经测序鉴定证实S100A4-shRNA表达载体成功构建。转染48h后,所构建的S100A4-shRNA-1表达载体能有效抑制MCF-7细胞中S100A4表达;MCF-7细胞形态无显著变化,但侵袭力和迁移力明显下降。结论S100A4在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沉默其表达可抑制MCF-7的侵袭力和迁移力从而抑制其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对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 10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均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10例患者病灶均为单发病灶,病灶呈圆形或浅分叶状。其中7例位于肝右叶,3例位于肝左叶;病变灶直径2.5~7.6 cm。CT平扫呈略低密度者7例,等密度者3例。增强扫描动脉期均见全瘤明显强化,4例均匀,6例不均匀。强化均高于正常肝而接近于同层腹主动脉。静脉期病灶密度下降,8例呈稍高密度,2例呈等密度。其中6例显示中央瘢痕组织,4例中央瘢痕延迟扫描出现强化。结论 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能显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血供特点及病理特征,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自发性食管破裂1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6 9年 4月至 1999年 5月 ,我们收治自发性食管破裂 10例。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0例均为男性 ;年龄 39~ 84岁 ,平均 6 1岁。发病至确诊时间 6~ 12 3h。剧烈呕吐后突发严重的胸部或上腹部疼痛及程度不等的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伴发热 8例 ,液气胸 7例。食管破口位于左侧胸腔 8例 ,右侧胸腔 2例 ;破口在食管中段 2例 ,下段 8例。 4例误诊为液气胸 ,3例误诊为胃穿孔 ,1例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 8例食管碘油造影确诊 ,2例胸腔引流液中发现食物残渣确诊。合并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1例。讨论 自发性食管破裂早期诊断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结肠代食管术自1954年Mhoney和Sher-man首次报道以来,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结肠重建食管的优点已被更多的学者所接受,现就我们近几年来对82例食管癌病人行结肠代食管术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82例,男54例,女28例,年龄34—78岁,平均54岁,肿瘤多位于食管中段以上,范围在 4—12cm之间,术后并发症有,颈部切口感染9例,颈部吻合口瘘4例,狭窄2例,结肠吻合口瘘1例,结肠系膜裂孔内疝2例,声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的并发症。方法 作者设计了食管胃部分切除后胃底成形再造术重建消化道 ,同期经胃切口行幽门扩张治疗食管下段癌、贲门癌。结果 采用该术式治疗食管下段鳞状细胞癌 41例 ,贲门腺癌 12 1例 ,无手术死亡。手术后近期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等吻合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 ,有效地预防了食管胃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 ,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火器性颅脑盲管伤中,部分伤员因金属异物停留在脑深部或功能区[1,2],给手术取除带来困难。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设计了一套徒手逐步定位法,对颅内异物多方灵活定位,配合磁性导针予以准确取出,现介绍如下。1 方 法1.1 逐步定位法1.1.1 确定异物数目:术前摄标准头颅正侧位X线片和头颅CT,明确颅内异物部位和数目,剃头找出射入口。1.1.2 测定体表投影: 参照CT及X线片显示金属异物的位置和形状,标记出其在头皮OM线上的相应层次,前、后位置由所在的CT层面上分别测出,即异物到前、后颅骨外板的水平距离。异物初步定位后标予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