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7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纯性尿频,虽疾病简单,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困扰。目前临床治疗多从肾入手,或为肾阴不足,虚火于内,影响膀胱气化;或为肾阳不足,肾失封藏,膀胱失约。本文介绍吕文良主任医师使用黄芪建中汤,从调整肺、脾、肾三脏气化入手,治疗单纯性尿频,立法治疗与众不同,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参考,故介绍于此。  相似文献   
2.
在性心理咨询门诊,因对自己性能力发生怀疑,认为自己性能力不如别人而前来咨询的男子并非鲜见。那么,人们应该怎样正确地自我评价性功能呢?一般来说,可从性满意度、阴茎功能、性生活情况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以《黄帝内经》的问世为标志,至《难经》成书,并与《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包括:整体观、恒动观、辩证观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4.
吕文良老师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20余年,学验俱丰,笔者在跟师随诊期间,目睹吕师治愈各种类型发热患者多例,现介绍伤食发热一例,并附体会.  相似文献   
5.
杨佼  宋世运 《北京中医药》2012,31(6):416-417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常见病,朱建贵主任多按中医学"眩晕"辨治,认为其病机为脾肾两虚、痰瘀毒滞,治疗遵循"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的治则;主张肾虚血瘀乃此病基本证候,兼有痰湿内蕴、肝阳上亢,并依据肾虚血瘀的基本证候特点,综合运用脏腑、八纲、三焦、六经等各种基本辨证方法,以肾虚及血瘀为辨证要点,明辨标本,抓住主要矛盾,以补肾为根本大法,滋养肾阴,填精益髓,阳从阴化,阴阳双补,并配合活血化瘀药物以攻其瘀血,使血行流畅,气血调和,可达到临床症状减轻、颈动脉斑块逐渐缩小之效。  相似文献   
6.
杨佼  吕文良  陈宇征 《吉林中医药》2010,30(12):1092-1094
细数古现代诸多医家经验,防风的功效主要为:发表解毒、宣肺固表、升阳解郁、祛风止痉、祛湿、舒肝健脾、活血止血、透疹止痒、通利膀胱、引经要药(肝、脾、膀胱)。临床中以及疾病各个阶段却有各种不同的症状表现,中医辨证也各有所异。故同一味防风,针对不同患者,在不同的配伍中,亦发挥其不同之功效。  相似文献   
7.
休止期脱发是常见的脱发类型之一,多诱因明确,西医治疗疗效有限。中医学认为“发为血之余”,休止期脱发与阴血失调密切相关。其病机有二,一为脾弱气虚导致的脾不统血,气不摄血,致血不循经而脱发;二为脾虚生化乏源,肾虚精亏血少,致阴血亏虚而脱发。治疗以健脾益气、填精养血、固发防脱为法,佐以固涩止血之品,方用当归补血汤加味,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8.
湿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皮肤病,中医认为“湿”为其主要病因。在临床实践中,可见阴虚与湿邪并见的情形,此因阴与湿同源异流,法应滋阴除湿。滋阴、除湿二者看似矛盾,实可并行不悖。滋阴、除湿并用之法自古有之,前人创制较多体现该法之方剂,并提出“滋阴除湿”治法。朱仁康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突破传统理论,用“滋阴除湿”法治疗阴虚湿恋型湿疹,并创制“滋阴除湿汤”,亦有当代医家应用朱仁康“滋阴除湿”法或“滋阴除湿汤”治疗湿疹,临床取得良好疗效。通过对朱仁康“滋阴除湿”治法及方药的思考,得出治疗病机复杂、甚至矛盾的各类情形需要兼顾矛盾双方,把握关键的主要病机,不能拘泥于常法;善用药物归经使滋阴除湿并行不悖,达成不同寻常疗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56岁女性患者,躯干、臀部淡褐色鳞屑状斑疹4年。皮肤科情况:躯干、臀部泛发大小不一的圆形淡褐色片状鳞屑,鳞屑中央有与毛囊孔一致的小黑点附着于皮肤,边缘游离。腰部皮损组织病理:角化过度,可见数个毛囊角栓形成,基底层可见色素增加,真皮内数个生长期毳毛毛囊。诊断:鳞状毛囊角化病。予以润燥止痒胶囊、大黄蛰虫胶囊口服,维A酸乳膏外用,1个月后皮损基本消退。随访2年,冬季少量皮损复发。  相似文献   
10.
杨佼  吕文良 《吉林中医药》2011,31(4):282-283
对黄疸的辨治内容,更多是对黄疸病因辨证诊断和治法方药的阐述,力求从中医的视野去研究黄疸。对黄疸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治则和方药,从整体认识黄疸辨证论治方面进行论述,加深和拓展黄疸治疗的理法方药应用,可以为临床治疗黄疸及其他病提供方法和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