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护士每天承担着大量的输液工作,因此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和感染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高危职业人群[1]。美国疾病控制中心[2](CDC)早在1989年就提出,患者的血液、体液无论是否具有传染性都应采用各种屏障防护设备,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危险性,最大限度地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目前,随着输液技术和输液工具的发展,安全型留置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临床操作人员血源性感染和针刺伤的危险,并已在临床被广泛应用[3]。妇科是梅毒、乙肝、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高发科室,自2013年1月起,被本院护理部指定为使用安全型留置针的定点科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尿激酶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护理措施和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9例患者通过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围术期的护理。结果29例患者利用导管直接尿激酶泵入血栓内溶栓治疗后患肢肿胀、疼痛感消失,无1例发生肺栓塞、出血情况。结论尿激酶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给予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妥善固定导管,使用溶栓药的护理,预防感染的护理,可提高溶栓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Site-Rite 5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MST)在PICC置管中的优越性和实用性.方法 选取282例使用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及238例采用常规直视盲穿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具有准确定位靶向血管,提高穿刺率,减少并发症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我院自主开发了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arent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病人管理系统,系统采用C/S结构开发模式,应用自动更新方法解决C/S系统升级问题。系统应用于医院局域网络环境之内,不但大大减轻了PICC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量,并且规范了我院对PICC病人管理及静脉治疗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方便可靠的测量下肢动脉血压的方法。方法选取乳腺肿瘤PICC置管患者260例并分别测量月国动脉血压及踝动脉血压,比较月国动脉血压测量与踝动脉血压测量对袖带选择、测量值、测量部位接受度、体位影响的差异。结果动脉血压测量与踝动脉血压测量对袖带选择、测量值、测量部位接受度、体位影响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应用2种测量下肢血压的方法尤其是采用踝部动脉血压测量法,可解决乳腺肿瘤手术PICC置管后患者血压测量的难题,且简便易行,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7.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以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推行管理及改善自己的工作场所,提高护理质量的工作方法,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开展QCC活动,可倡导全员参与,  相似文献   
8.
吴萍  杨京红 《中外医疗》2013,(27):167+169-167,169
目的探讨PICC穿刺点周围局部皮肤湿疹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7例PICC穿刺点周围局部皮肤湿疹患者采用肤轻松软膏外涂加局部敷贴开窗法进行护理,并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 17例患者均痊愈,治愈率达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PICC穿刺点周围局部皮肤湿疹采用肤轻松软膏外涂加局部敷贴开窗法进行护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