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1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黑龙江省东部,北部与俄罗斯山水相连,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下辖15个口岸局,管理着省内20个国家一类口岸,其中有13个口岸与俄罗斯接壤,此外,2个空港和3个沿江开放口岸与其通航,八十年代工末,中苏边境贸易快速起步,发展迅猛,进出境人员,货物大幅度增加,这给卫生检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强中俄卫生检疫机关的业务交流与合作。几年来,中俄双方不断开展经常性的交流与互访,加学了了解,拓展了合作范围。建立了良好的卫生检疫屏障,促进了卫生检疫工作的健康。  相似文献   
2.
援外一专家在国外感染疟疾死亡病案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案例介绍 1.1 一般资料 患者周景文,男,57岁,中国籍哈尔滨人。援外专家,1994年9月5日经埃塞俄比亚赴乌干达的坎帕拉执行援外任务。 1.2 临床表现与诊治经过 1994年10月18日在乌干达驻地,患者突然发现尿急、尿频、尿痛及肉眼可见“血尿”,10月20日上午11时,送中国驻乌干达医疗队诊治。当晚开始发烧、体温达39℃,次日出现黄疸及意识障碍、高烧不退。经化验检查,血涂片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根据目前蜱媒病原的危害情况,从分子流行病学角度探讨可能存在的新发蜱媒传染病及复合感染情况。〔方法〕采集黑龙江11个口岸的蜱,通过病原培养分离,动物试验后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检出5种病原微生物,全沟硬蜱可同时携带这5种病原体,发现了复合感染蜱。〔结论〕黑龙江口岸蜱类及蜱携带病原体情况复杂,引起蜱传疾病的风险巨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11个边境口岸蜱的种群组成。〔方法〕采用人工小时布旗法采集蜱。〔结果〕在黑龙江省11个边境口岸采获蜱3926只,计3属4种。林缘的优势种群为森林革蜱(95.9%);针阔混交林为全沟硬蜱(46.1%)和森林革蜱(31.8%)。不同口岸的蜱种组成有所不同。绥芬河口岸蜱密度指数最高(93.1%只/人工小时)。不同生境蜱密度指数有所不同。4种蜱的雌雄比:日本血蜱2.7:1,森林革蜱1.7:1,嗜群血蜱1.3:1,全沟硬蜱1.1:1。〔结论〕本次调查为黑龙江省边境口岸地区的蜱种群组成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黑龙江省抚远县黑瞎子岛鼠形动物种类分布、种群组成、季节消长和染体外寄生虫情况.方法 采用夹夜法捕获鼠形动物,收集体外寄生蚤和革螨.结果 在黑瞎子岛共捕获鼠形动物899只,计3目5科7属8种,总捕鼠率为24.1%,优势种为红背(鼠平)(36.7%)、黑线姬鼠(33.8%)和东方田鼠(21.4%);不同生境和月份鼠形动物种群组成有所不同;2种生境中鼠形动物在4--10月均有活动,高峰期均在9月;东方田鼠在6和9月出现2次高峰,红背(鼠平)和黑线姬鼠均在9月出现1次高峰;褐家鼠的染蚤率(42.9%)及指数(2.1)最高;褐家鼠的染革螨率(57.1%)及指数(4.3)也最高.结论 摸清了黑瞎子岛鼠形动物种群组成,为开展鼠类的生态学、鼠类与疾病及防治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东部中俄边境口岸蜱的种类、分布、携带莱姆病螺旋体情况及病原基因型。方法捕蜱采用布旗法;蜱带莱姆病螺旋体率采用直接荧光法检查;病原体分离培养采用BSKⅡ培养基,对分离到的螺旋体用单克隆抗体(H_(5332)、H_(6831)、H_(9724))、SDS-PAGE蛋白图谱分析、PCR-RFLP分析以及基因测序等方法进行表型和基因分型研究。结果黑龙江省东部7个中俄边境口岸蜱的种类为1科3属4种,即硬蜱科硬蜱属全沟硬蜱,革蜱属森林革蜱,血蜱属嗜群血蜱和日本血蜱。不同生态环境中蜱的分布不同,各口岸优势蜱种不同。全沟硬蜱带莱姆病螺旋体率较高,平均为31.4%,森林革蜱和嗜群血蜱的带菌率较低,平均为2.2%和3.8%,日本血蜱中未检出阳性者。首次在中俄边境口岸——东宁、同江采集的全沟硬蜱中分离到伯氏疏螺旋体并鉴定为B.garinii基因型。结论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口岸为莱姆病的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绥芬河、东宁口岸地区鼠类感染新发蜱媒病原的情况。方法采用现场调查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手段,监测分析两地鼠类感染新发蜱媒病原的情况。结果对102只鼠类进行检测,发现有9种蜱媒病原,主要感染的鼠类为黑线姬鼠和东方田鼠;病原感染率高的是微小巴贝西原虫,分别为25.0%-27.3%和33.0%-42.9%;其次是莱姆病螺旋体,感染率分别达21.2%-30.0%和28.6%-33.0%;病原感染率较低的是病毒类森林脑炎,仅在东宁林区的2只黑线姬鼠中发现,感染率为5.00%。结论两地蜱媒病原的感染均以黑线姬鼠和东方田鼠为主。该检测结果为下一步深入了解这些疾病的性质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中俄边境口岸人巴贝西原虫在蜱体内的感染携带情况及病原基因特征,以便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方法〕用从黑龙江中俄边境口岸采集到的全沟硬蜱叮咬清洁级的SCID小鼠,而后,利用微气固相分离技术从被叮咬的SCID小鼠中分离人巴贝西原虫。〔结果〕涂片观察可见血细胞内呈现典型的四分体和环状体。离体培养血细胞中亦观察到人巴贝西原虫的生长。核糖体小亚基的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新分离到的人巴贝西原虫是微小巴贝西原虫,与密山株和日本神户株具有高度同源性。本批样本中,雌性全沟硬蜱的感染率为2.7%~4.0%。〔结论〕中俄边境口岸存在人巴贝西原虫的自然疫源地,存在人感染的风险,检验检疫部门应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防止巴贝西原虫病传入传出。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中俄边境口岸流行性出血热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黑龙江口岸地区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点,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收集黑龙江省12个边境口岸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情况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和分析流行病学的方法,揭示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从传染源方面看,中俄两国均有传染源存在,且发病率较高;从传播途径来看,黑龙江省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是黑线姬鼠,经火车、汽车、船舶传人境内;从预防方面看,国家虽制定和颁布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条例,但公众认知程度不高,对此病的防治带来一定困难。[结论]各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应加强疫情监测和卫生监督,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出入境交通工具的鼠媒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黑龙江密山口岸三种蜱媒传染病在媒介蜱中复合感染的情况。方法采集蜱类标本44份,建立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三种新发蜱传疾病病原体特异性通用引物,利用PCR方法对所有标本进行特异性片段扩增,对阳性标本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在所检测的44份标本中,共检测出伯氏疏螺旋体阳性标本4份,斑点热群立克次体阳性标本6份,嗜吞噬细胞无形体阳性标本2份,感染率分别为13.63%、9.10%和4.55%。在全沟硬蜱检测到两份分别是莱姆病螺旋体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及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复合感染,复合感染率为4.55%。结论黑龙江密山地区至少存在两种莱姆病螺旋体(Borrelia garinii,Borrelia afzelii),三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Rickettsia raoultii,Candidatus Rickettsia tarasevichiae,Rickettsia heilongjiangensis),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全沟硬蜱存在复合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