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碘对比剂每秒注入量对心脏冠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09至2020-01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做冠脉CTA检查的患者60例,按对比剂每秒注入量不同(4.0 ml/s、5.0 ml/s),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由两位高年资医师测量主动脉根部和右冠主干、左前降支、回旋支血管的CT值,采用五分法对图像进行评分,并统计CT值300~450 Hu的比例。结果 对照组主动脉根部和右冠主干、左前降支、回旋支血管CT值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主动脉根部和右冠主干、左前降支、回旋支的CT值均介于300~450 Hu(100.0%),而对照组分别为63.3%、66.7%、83.3%及93.3%;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冠脉图像主观评价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比剂每秒注入量对冠脉CTA图像质量及CT值有影响,4 ml/s每秒注入量时血管CT值略低,但对影像诊断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py,DR)无线平板探测器在床旁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由无线平板探测器和有线平板探测器分别采集的175张床旁胸部正位片,依照X线的照片评分标准利用双盲法对X线照片进行质量分类,并统计其各自所占的比例。结果:2种探测器分别采集的175张床旁胸部正位片中,使用无线平板探测器采集的图像甲级片率为93.1%,乙级片率为6.9%,无丙级片及废片;使用有线平板探测器采集的图像甲级片率为81.1%,乙级片率为15.4%,丙级片率为3.5%,无废片。结论:DR无线平板探测器所采集的图像能提供更加优质的影像资料,而且操作更加方便,更有利于提高床旁检查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迭代重建技术在低剂量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CTA扫描方案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81例疑诊为冠心病患者随机纳入A组(100kVp)和B组(120kVp),行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CTA成像,管电流峰值为500mA,A组数据进行ASIR重建,比例设定为30%。所得图像进行客观和主观评价,客观指标包括:血管强化程度(CT值),图像噪声(NI)和信噪比(SNR);主观评价指标采用Likert评分(4分)。所得各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120kVp组相比,100kVp组冠状动脉血管强化程度及噪声明显增高,而其信噪比低于120kVp组。同时,100kVp组辐射剂量明显减低,两组图像主观评分无明显差异,均达到临床诊断要求。结论采用ASIR重建技术后的低辐射剂量冠状动脉CTA扫描方案,可显著提高冠状动脉血管强化程度,降低辐射剂量,而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炎性腹主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0例经过手术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炎性腹主动脉瘤患者的CT影像资料,观察分析炎性腹主动脉瘤的部位、大小、范围以及对周围重要的血管分支的关系。结果 10例炎性腹主动脉瘤中,3例患者出现腹主动脉管壁增厚及钙化,管腔出现不同程度狭窄,管壁受到异常实性结构包绕;其余7例患者还累及双侧髂总动脉,出现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动脉管壁增厚及钙化,管腔出现不同程度狭窄,管壁受到异常实性结构包绕,管腔受压。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可以准确诊断炎性腹主动脉瘤,是炎性腹主动脉瘤术前诊断和临床评价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通过左、右肘注射对比剂对颈动脉CT造影(CTA)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9至2021-06在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医学影像科行头颈部CTA检查的100例患者,其中50例经右臂肘正中静脉注射对比剂的为右臂组,50例经左臂肘正中静脉注射对比剂的为左臂组;对比两组患者两侧颈动脉CT值及静脉显影优良率。结果 右臂组及左臂组的左颈总动脉CT值分别为(335.25±20.67)Hu、(315.78±20.67)Hu,右颈总动脉CT值分别为(330.28±18.45)Hu、(313.56±19.45)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臂组静脉显影优良率为86.00%,高于左臂组的6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CT血管造影采用右臂静脉注射对比剂,可减少上腔静脉、头臂静脉、锁骨下静脉伪影及对比剂反流。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前后的鼻窦冠状位CT检查图像质量,探讨QCC活动在鼻窦冠状位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按QCC活动的10个关键步骤开展QCC活动。选取2014年4—11月QCC活动开展前后的检查结果,比较QCC活动前后鼻窦冠状位CT检查图像质量改善情况,总结QCC活动成果。结果:鼻窦冠状位CT检查图像优片率由活动前的69.5%提高至活动后的96.3%,超过了预期目标值,质控成果得到了巩固。结论:QCC活动提高了鼻窦冠状位CT检查图像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有形成果,提高了圈员们的团队合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和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床旁检查图像优片率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在放射科临床组成立品管圈小组,根据80/20法则找出影响床旁检查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作为改进的关键,并重点分析原因,进而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活动前后的效果。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放射科床旁检查图像优片率提高至96.74%,超过了预期目标值。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床旁检查图像优片率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提高了圈员的管理和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