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来源的外泌体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THP-1来源的M2型巨噬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模型,利用流式细胞染色实验检测细胞分化效率;通过与结直肠癌细胞共培养、结直肠癌细胞外泌体干预M2型巨噬细胞分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ARG1、IL-10和NLRP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体外诱导分化的M2型THP-1巨噬细胞CD163阳性细胞比例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与结直肠癌细胞HCT8和HCT116共培养的M2型巨噬细胞ARG1、IL-10表达水平显著升高,NLRP3表达水平下降。与转染阴性对照microRNA(miR-NC)组相比,转染miR-34a inhibitor的HCT8和HCT116共培养或外泌体刺激下,M2型巨噬细胞ARG1、IL-10表达水平下降,NLRP3表达水平升高;与miR-NC组相比,转染miR-34a inhibitor的THP-1细胞ARG1、IL-10表达水平显著下降,NLRP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结直肠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iR-34a可以抑制巨噬细胞NLRP3的表达,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回肠造口联合营养支持在治疗慢性放射性肠损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接受一期回肠造口术联合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慢性放射性肠损伤病人的病历资料,观察短期并发症、围手术期营养过程,随访其远期预后。结果:46例慢性放射性肠损伤病人纳入研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96%,所有病人出院时均恢复全肠内营养支持,时间为(18±15)d,无病人死亡。随访率78.26%,随访时间(25±17)个月。随访期间肿瘤复发7例(19.44%),死亡6例(16.67%)。除死亡病人外其余30例病人(83.33%)均维持全肠内喂养,其中27例病人(75%)恢复正常饮食。21例(58.33%)后于我院行造口还纳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对选择的放射性肠损伤病人,回肠造口联合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恢复肠道通畅性和全肠内营养,可以有效降低病人死亡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