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和粘接剂自酸蚀功能单体对树脂-复合材料界面即时修复粘结强度和完整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纳米树脂复合材料制作98个树脂复合材料,随机分为A1、A2、B1、B2、C、D组,各14个试件。表面未处理的试件作为阳性对照组(14个试件)。A1组用Gluma 通用粘接剂系统抛光,A2组用Gluma 通用粘接剂系统抛光、喷砂,B1组用Tokuyama Bond ForceⅡTM粘结系统抛光,B2组用Tokuyama Bond ForceⅡTM抛光、喷砂,C组仅经抛光样品组。D组仅做喷砂。采用与底物相同的树脂复合材料,对修复后试件进行剪切粘结强度(shear bond strength,SBS)测试,所有样本均进行电子显微镜扫描、测定表面轮廓,进行失效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D组修复粘结强度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A1、A2、B2、B1组粘结强度显著高于C、D组(P<0.05);B1、D或A1组相比,粘结强度无显著差异(P>0.05);B2组、阳性对照组粘结强度无显著差异(P>0.05)。除喷砂、TBFⅡ外,阳性对照组粘合强度值显著高于A1、C组(P<0.05)。抛光后表面粘合失效率高于喷砂样本(P<0.05);抛光、Gluma处理样品粘合失败率高于抛光、TBFⅡ处理样品(P<0.05);喷砂、TBFⅡ处理的表面内聚破坏率高于抛光、TBFⅡ处理(P<0.05)。抛光技术的表面粗糙度与喷砂技术相比,较规则且粗糙度较低(P<0.05)。结论: 经喷砂处理的复合材料基材加TBFⅡ,其修复粘结性最强,且表面内聚破坏率较高,TBFⅡ处理粘合失败率低。但经喷砂处理后的材料易堆积食物残渣,而抛光后的材料则不易发生。使用喷砂处理的复合材料基材上加TBFⅡ的患者,需正确有效地维护口腔卫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早期感染对种植牙周围骨丧失、磷脂酰肌醇(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21年3月于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植牙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植牙术后1周牙周感染患者54例为感染组,未出现牙周感染患者76例为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植牙术后1周种植牙周围骨丧失情况和PI3K/AKT信号通路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种植牙术后早期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种植牙周围骨丧失发生率(7.41%vs 3.9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18,P=0.640)。感染组患者PI3K mRNA、AKT mRNA、NF-kB mRNA、IL-6、TGF-β1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 NF-kB mRNA、IL-6及吸烟史是种植牙术后早期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早期感染不会导致种植牙周围骨丧失发生率升高,但是会诱使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上调炎症因子水平,NF-kB mRNA、IL-6及吸烟史是种植牙术后早期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牙种植修复术后种植体周围感染对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信号通路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从2017年1月-2020年1月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531例行牙种植体修复术患者中,选择术后并发种植体周围感染的48例患者为感染组,按1∶1病例对照分析比例选取未并发种植体周围感染的48例患者为非感染组;采集两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并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mRNA和蛋白表达;采集两组患者龈沟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48例口腔种植体周围细菌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64株,其中厌氧菌51株(79.69%),需氧菌13株(20.31%);感染组患者PMBCs中NLRP3、Caspase-1、IL-1β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种植体周围炎和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患者龈沟液IL-1β、IL-6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患者(P<0.05),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IL...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Helioseal F树脂型封闭剂与FUJI Ⅶ玻璃离子型在龋高危儿童中的防龋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笔者医院实施窝沟封闭的80例(226颗牙)儿童分为A组(114颗牙)与B组(112颗牙),每组40例。A组使用Helioseal F树脂型封闭剂,B组使用FUJIⅦ玻璃离子型,在封闭后0.5、1、2年时进行回访,比较两组的封闭剂保留率及龋病发生率。结果:回访2年后,A组与B组的复查牙数分别为101颗、96颗,回访率分别为88.60%、85.71%。在0.5、1、2年回访时,A组的封闭剂保留率分别为97.37%、93.63%、93.07%,B组的封闭剂保留率分别为91.96%、82.24%、65.6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龋病发生率分别为0.00%、0.91%、2.97%,B组的龋病发生率分别为0.89%、0.93%、6.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封闭剂均能有效降低龋病发生率,Helioseal F树脂型封闭剂的防龋效果优于FUJI Ⅶ玻璃离子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Vitapex糊剂在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笔者医院口腔科就诊的60例(69颗患牙)年轻恒牙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36颗患牙)与对照组(30例,33颗患牙)。两组均采用根尖诱导成形术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采用Vitapex糊剂作为根尖诱导剂,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糊剂作为根尖诱导剂。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不同类型患者的有效率及患者美观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两组牙髓坏死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5.00%与89.47%(P0.05);观察组根尖周炎患者的有效率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两组患者美观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tapex糊剂在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中同时兼具良好的抗菌活性、渗透性、流动性及X射线阻射性,便于临床操作与观察,与氢氧化钙糊剂相比临床疗效更理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4种口腔修复材料对咀嚼及牙龈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0月—2022年1月行口腔修复治疗的167例牙体缺损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纯钛组41例、钴铬合金组40例、镍铬合金组43例和二氧化锆组43例。记录4组治疗后6个月疗效及满意度,记录并比较4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咀嚼功能(咀嚼效率、咬合力)和牙龈功能[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L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 GI)、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 SBI)]、龈沟液炎症相关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白介素6 (interleukin-6, IL-6)、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组的疗效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前后,4组的咀嚼效率和咬合力具有可比性(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4组的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