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4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提高新生儿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治愈率的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近年来收治的本症11例患儿(均经过病理检验证实)的临床及相关资料。结果 11例患儿中,8例存活,其中7例为近十年的病例。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均为十年以前的病例。在存活者中,经追踪观察及消化道造影检查,残胃有明显代偿性生长,患儿生长发育未受到明显的影响。结论 早期发现、及时手术、控制感染、术后营养、支持治疗,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腹裂分期修复术14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先天性腹裂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4例先天性腹裂的诊疗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14例先天性腹裂手术患儿中,10例存活,4例死亡。10例存活患儿8例获3月。5年随访,发育基本正常。结论 先天性腹裂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畸形,合理的手术方式、呼吸系统支持、全胃肠道外营养、预防及正确处理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后肠管脱垂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1999年10月至2002年12月5例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后肠管脱垂病例。结果其中3例经非手术治疗,2例经手术治疗均治愈。结论术中将被切除肠管的系膜充分游离并将腹腔内已游离的肠管全部从肛门拖出并切除,是预防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后肠管脱垂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剂量微波理疗对治疗婴幼儿手术切口的疗效。方法:186例婴幼儿手术切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观察组用微波理疗,对照组涂擦百多帮,其他治疗两组相同,5天后观察切口红、肿、渗出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小剂量微波理疗能促进切口愈合,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轻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3月龄以内婴儿先天性食管裂孔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1例3月龄以内先天性食管裂孔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31例(行腹腔镜食管裂孔修补+Nissen手术),开腹组30例(行开腹食管裂孔修补+Nissen手术)。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开奶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比开腹组手术时间更长[(141. 0±31. 0) min vs.(121. 2±26. 4) min,P=0. 011],术后开奶时间(中位数:2. 0 d vs. 4. 0 d,P=0. 000)和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7. 0 d vs. 10. 5 d,P=0. 000)均比开腹组更短。腹腔镜组术后解剖复发3例(9. 7%),食管狭窄1例(3. 2%),再手术2例(6. 5%);开腹组术后出现解剖复发2例(6. 7%),切口裂开5例(16. 7%),粘连性肠梗阻1例(3. 3%),再手术2例(6. 7%)。腹腔镜组术后切口裂开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后解剖复发、食管狭窄、粘连性肠梗阻和再手术的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61例术后平均随访38个月(6~60个月),患儿呕吐症状消失,生长发育良好。结论腹腔镜食管裂孔修补+Nissen手术治疗婴儿先天性食管裂孔疝安全、有效,较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行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治疗3个月以内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本院2011年7月至2015年7月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个月以内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41例,其中男13例,女28例,均为囊肿型;手术年龄8~89 d,平均(50.2±23)d,体重2.7~6.47 kg,平均(4.47±1.01)kg。33例合并黄疸,8例大便颜色变浅,7例出现白陶土样便;31例术前检查转氨酶升高。全部病例均采用经腹腔镜完整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 40例患儿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7~296 min,平均(186±42)min,出血量5 mL;1例损伤门静脉,中转开腹,出血50 mL;术后无一例发生肠瘘、胆瘘和胰瘘;随访5~53个月,无胆管狭窄、胆管炎、粘连性肠梗阻等发生。结论 3个月以内婴儿胆总管囊肿容易发生肝功能损害、肝脏纤维化,应尽早手术治疗。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肠闭锁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本院2004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8例结肠闭锁患儿临床资料,总结我们在诊疗方面的经验。结果18例患儿中,外院造瘘1例,本院急诊手术17例,均在入院后8~20 h内手术。闭锁部位发生在横结肠8例,升结肠3例,降结肠2例,结肠肝曲2例,结肠脾曲2例,乙状结肠1例。Ⅲ型14例,Ⅰ型2例,Ⅱ型2例。14例行一期肠吻合术,3例行乙状结肠造瘘,1例术中放弃治疗。全组有2例死亡。结论当闭锁发生在近端结肠时应选择回结肠吻合;当闭锁盲端在脾区以远,可以保留回盲部及部分近端结肠行结结肠吻合;如果闭锁盲端超过乙状结肠或患儿一般情况较差时,应先行肠造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白血病患者化疗相关口腔炎发生率的效果。方法组建品管圈小组,以“降低白血病患者化疗相关口腔炎发生率”为主题,通过品管圈活动进行PDCA循环改进,根据口腔炎发生的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最后评价实施效果。品管圈活动前(2019年2月—4月)和品管圈活动后(2019年5月—12月)白血病患者化疗总次数分别为45例次和54例次。结果化疗相关口腔炎由品管圈活动前的37.78%(17/45)降低至活动后的18.52%(1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白血病患者化疗相关口腔炎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免疫球蛋白样蛋白3(LRIG3)基因过表达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K-N-M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K-N-MC细胞,分成空白对照组(A组,不转染任何载体或质粒)、载体组(B组,转染载体)和LRIG3过表达组(C组,转染含LRIG3基因过表达质粒)。 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LRIG3、Caspase-3和Caspase-9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试剂盒检测细胞侵袭能力,AV-PI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水平,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C组Caspase-3和Caspase-9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细胞增殖率和细胞侵袭能力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而A组和B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RIG3过表达可以抑制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K-N-MC细胞增殖和侵袭,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促进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