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自主神经病变与24 h动态血压变化关系。方法选择2型DM患者289例进行24 h动态心电监测,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即正常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按其危险水平划分为正常组、低危险组、中高危险组。比较各组最高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最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压负荷值。结果DM HRV中高危险组和低危险组最高和最低血压均高于正常组;DM HRV中高危险组最高和最低血压均高于低危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M HRV中高危险组和低危险组血压负荷值均高于正常组,DM HRV中高危险组夜间血压负荷值高于低危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白天血压负荷值在两者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M HRV中高危险组患者夜间血压升高明显,24 h血压波动节律异常,而DM HRV低危险组患者白天血压升高明显,显示DM自主神经病变不同状况与24 h动态血压变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120例单眼鼻泪管阻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鼻泪管阻塞患者予泪道探通术治疗,观察组鼻泪管阻塞患者予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并分别对两组鼻泪管阻塞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溢泪症状改善情况、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鼻泪管阻塞患者的手术时间(16.32±2.31)min,住院时间(5.48±0.65)d均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泪管阻塞患者溢泪情况为0级的比率为48.33%(29/60),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溢泪情况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的比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泪管阻塞患者的显效率为73.33%(44/60),总有效率为93.33%(56/60),均明显提高;而无效率为6.67%(4/60),则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预激综合征(WPW)合并快速型心房纤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1930年Wolff、Parkinson、White首先报告,在临床工作中一直倍受重视。WPW患者除了合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外,并发心房颤动(Af)也较常见,发生率高达11%和39%。由于快速的心室率可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有猝死的危险。现将我科l例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快速型心房颤动的心电图资料总结分析,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医养院,对老年患者护理过程中,引发医疗纠纷及护理风险事件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旨在提高老年医养院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使护理人员与住院患者所承担的护理风险降至最低。方法对本市三家老年医养院(老年护理病房)进行调查,对其在2007年5月~2012年5月,5年间发生的医疗纠纷及护理风险事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在2007年5月~2012年5月,5年间这三家医养院共发生意外伤害事件28例,其中25%的患者因意外伤害事件直接或间接死亡;在患者发生意外伤害后53.6%的患者家属向医院提出投诉,其中21.43%提出了经济补偿。结论医护人员法律知识匮乏、风险意识薄弱、工作态度不严谨、违反操作规程等所造成的医疗纠纷及意外伤害事件已成为影响老年医养院住院患者生命与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引起有关方面足够的认识。工作中应加强管理,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取24 h动态血压监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的评估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科24 h动态血压监测采集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分为极高危组患者5例、高危组患者10例、中危组患者22例和低危组患者43例,比较四组患者的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血压晨峰值差异和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结果:四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dSBP、24hSBP、dDBP、24hDBP、nSBP、血压晨峰值及nDBP均存在明显差异(P <0.05),其中,极高危组患者的dSBP、24hSBP、dDBP、24hDBP、nSBP、血压晨峰值以及nDBP最高(P <0.05),低危组患者的最低(P <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24 h动态血压监测能有效评估心血管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6.
李玉芸 《天津护理》2012,20(6):405-406
随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我国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已不能很好的承担养老的重任,越来越多老年人入住养老院。而普通养老院主要以养老为主,不能满足有医疗需求老人的养老问题。老年医养院则为常年伴有慢性疾病,既不适于居家养老,又由于各种原因不能长期住在综合性医院的老人提供具有医疗、保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妇女妊娠期心电图变化的特点。方法:分析1 720例妊娠期妇女常规心电图检查,按妊娠早、中、晚期分为三组进行比较,结合临床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西宁地区妊娠期妇女孕晚期异常心电图明显增加,占77.38%,晚期与早、中期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以窦性心律失常、传导障碍、ST-T改变及期前收缩为主要改变;西宁地区妊娠期妇女心电图总异常率占51.46%,高于内地城市妊娠妇女。结论:西宁地区妊娠期异常心电图主要发生在妊娠晚期,与妊娠后生理变化有关,部分变化与高原、亚高原的环境有关,严重的心律失常及心肌损害需结合临床给予及时、适当的药物等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