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低压缺氧、+Gz暴露等飞行环境因素对肾结石形成的影响. 方法 48只Wistar雄性大鼠用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低压缺氧组、+Gz暴露组和结石模型组,每组12只.施加相应干预因素饲养4周以后,检验各组大鼠血清生化指标: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磷和血钙;尿液相关指标:24小时尿量、尿pH值、尿钙、尿酸和草酸含量.镜下观察大鼠肾苏木精和伊红( hematoxylin-eosin,HE)染色组织切片中结石结晶及肾小管扩张情况. 结果 ①+Gz暴露组及结石模型组大鼠血清尿素氮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其它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各组大鼠24 h尿量和尿钙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鼠尿液尿酸含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064,P<0.01),+Gz暴露组及结石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尿草酸含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77,P<0.01),+Gz暴露组及结石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大鼠尿p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55,P<0.05),低压缺氧组大鼠尿pH值比对照组降低(P<0.05).③对照组未见肾小管扩张及结晶体沉积;低压缺氧组未见肾小管扩张,其内可见极少量结石结晶;+Gz暴露组肾小管扩张不明显,其内可见无色透明的结石结晶;结石模型组肾小管扩张增粗,其内可见大量无色透明的结石结晶呈片状分布. 结论 +Gz暴露可能是泌尿系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而低压缺氧对泌尿系结石形成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伽玛刀放疗后进展的听神经瘤病例特点。方法手术切除伽玛刀放疗后进展的听神经瘤患者构成伽玛刀放疗(GKR)组,对照组为未行伽玛刀治疗而行手术治疗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临床特点和神经功能保留等方面的差别。结果 GKR组和对照组各纳入14例患者。术中发现GKR组肿瘤与周围神经血管粘连更为紧密。GKR组肿瘤全切率和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2.9%和100%,而对照组均为100%。对照组的远期面神经功能显著优于GKR组。结论全切除伽玛刀放疗后的听神经瘤依然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对于初次治疗的听神经瘤患者,医生应慎重选择伽玛刀治疗,手术仍然是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3.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 HMGB1,NP_002119)是35年前发现的存在于真核细胞核内的非组蛋白染色体结合蛋白,因其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中迁移速度快而得名。HMGB1是一个含有215个氨基酸残基的单链多肽,高度保守,N端富含带正电荷的赖氨酸,C末端富含带负电荷的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又称酸性尾巴,分子量约为24 894 Da。从氨基端到羧基端的结构依次为9-79氨基酸残基的A box,95-163氨基酸残基的B box和186-215仅含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残基的受体结合模体。结构功能分析显示,HMGB1的B box是发挥炎症的功能区域,A box是B box的拮抗位点。A box和B box都能够与DNA结合,并参与DNA双链的折迭与扭曲。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采用胆囊管切开取石的方法处理胆囊管结石嵌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行LC并胆囊管结石嵌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处理胆囊管结石嵌顿的对策和技巧.结果 76例患者中4例中转开腹,72例取石成功,手术过程顺利,无胆管损伤、大出血及胆管结石残留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胆囊管切开取石的方法处理胆囊管结石嵌顿可以避免中转开腹,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颅内动脉瘤的传统分类、诊断和治疗是根据其血管腔的特点进行的。近年来,MRI技术的进步带来了高分辨率成像,其能够评估颅内血管壁的病理学特征。相较于传统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MRI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检查方式,高分辨率MRI技术能直接评估血管壁的特点,如瘤壁厚度、炎症、强化、渗透率及血流动力学等,对疾病的认识更加准确。目前,临床上越来越多应用高分辨率MRI评估颅内动脉瘤的破裂风险,这对于指导颅内动脉瘤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在临床上已用于乳腺癌的治疗,其机制是促使抑癌基因Rb磷酸化,使细胞从G1期进入S期。CDK4/6抑制剂可以抑制乳腺癌、头颈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活性。胶质母细胞瘤具有复发率高、生存期短、预后差等特点,治疗难度大,而CDK4/6理论上作为胶质母细胞瘤(GBM)治疗的靶点,CDK4/6抑制剂作用于cyclin D-CDK4/6-INK4-Rb通路,也同样可以抑制胶质母细胞瘤。作为有希望治疗胶质母细胞瘤药物,CDK4/6抑制剂在动物实验,肿瘤细胞系等研究中展示了大量的证据证明其对胶质母细胞瘤能产生抑制作用。同时CDK4/6抑制剂其研发方向是寻找预测标志物,探索联合治疗,以试图解决神经胶质母细胞瘤治疗中的耐药性和复发性中的关键问题,为治疗神经胶质瘤的研究提供新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常可致残、致命。IA存在家族聚集性, 这可能与遗传有关,相关基因突变在家族内聚集可能导致家族内成员的IA发病率增加。随着对家族性颅内动脉瘤 (familial intracranial aneurysms,FIAs)家系研究的深入,1p36,5q31,7q11,14q22,17cen,19q13,Xp22等染色体片段 都被发现可能与IA的发病相关。TNFRSF13B,ANRIL,SOX17,ADAMTS15,RNF213,LOXL2等基因的突变都可能导 致FIAs的发生。FIAs家系富集遗传学负荷,对其进行独立的遗传流行病学关联研究,能更经济有效地发现疾病相关基 因,进一步探明IA的发生、发展机制,为疾病的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破裂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湖南省长沙市湘雅医院收治的474名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等方法对性别、年龄、多发性动脉瘤、既往患病史、吸烟、饮酒、形态学特征等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单发动脉瘤以及既不吸烟也不饮酒人群常见于女性(OR=2.16,95%CI:1.40,3.34)、多发性动脉瘤(OR=2.18,95%CI:1.34,3.56)以及既往既吸烟又饮酒(OR=5.01,95%CI:1.96,12.83)人群是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动脉瘤形态学特征自身对照配对t检验分析:动脉瘤高度、动脉瘤横径、动脉瘤高度/横径、最大瘤颈、最小瘤颈、最小瘤颈/载瘤动脉直径、动脉瘤角度、存在子囊或分叶是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结论综合各类可能影响动脉瘤破裂的因素,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一种预后极差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具有手术难以切除、高侵袭性、增生性及强耐药性等特点。内质网(ER)应激会破坏细胞中的其他蛋白质稳态,从而导致未折叠的蛋白质响应(UPR)激活,这对于恢复这种平衡和细胞存活至关重要。除了作为一种适应性反应外,最近UPR还与肿瘤发生有关。肿瘤微环境中普遍存在的缺氧、活性氧和营养物质剥夺是众所周知的UPR诱因。在这里,笔者回顾目前对成人最具生命威胁的GBM中UPR的认识。患者样品显示出UPR的慢性激活,体外标准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通过加重ER应激导致细胞死亡而部分起作用。UPR与凋亡诱导剂如TRAIL和MDA-7的敏感性增强有关。最后,内质网应激被认为与GBM干细胞内稳态的维持有关。UPR中的IRE1与PERK传感器在原位GBM小鼠模型中的作用均有报道,但直接作用仍有待证明。综上所述,UPR似乎可通过抑制其活性成为GBM新的干预手段中一个有希望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