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李桂亮 《中外医疗》2023,(21):125-129
目的 探究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与改良电休克治疗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方法 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沂水县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94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B组,各47例。A组实施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B组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改良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 HAMD-17)、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脑神经功能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 5-HT)]、不良反应。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较A组高(95.74%vs 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9,P<0.05)。治疗前,两组HAMD-17评分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氯氮平合并帕罗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在本院接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治疗的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给予氯氮平合并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氯氮平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4、8、12周后SANS变化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合并帕罗西汀对于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奥氮平与利培酮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奥氮平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嗜睡、体重增加,利培酮的主要不良反应是锥体外系反应、失眠.结论 奥氮平与利培酮均是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安全有效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根据患者不同的个体需要分别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利培酮和奎的平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血清白介素-2(IL-2)、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奎的平组进行6周治疗,采用PANSS量表评定疗效,同时测定血清IL-2、SIL-2水平。结果 两药疗效相当,其阳性症状的改善与显著下降的IL-2水平相关。结论 利培酮和奎的平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的疗效可能与降低血清IL-2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氟西汀联合森田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IBS)的有效性。 方法 :对 98例经常规内科治疗效果差的IBS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 (SDS) ,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 ,并与全国常模比较[1 ] ;应用氟西汀合并门诊森田疗法治疗 ,总疗程 6个月 ,分别于治疗 3个月、6个月时各评定一次疗效。 结果 :IBS患者SDS、SAS量表分显著高于常模 (P <0 0 1) ,氟西汀合并门诊森田疗法治疗 3个月后减分显著 (P <0 0 1) ,IBS的有效率为 65 3 % ,治疗 6个月后IBS有效率为 83 6%。氟西汀不同疗程对IBS的效果有显著差异P <0 .0 1)。 结论 :IBS患者 ,尤其是经内科常规治疗无效的IBS患者存在着明显的情绪障碍 ,采用氟西汀合并“顺其自然”的森田疗法 ,能很好的改善病人的情绪状态 ,继而使躯体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7.
李桂亮 《西南军医》2010,12(6):1049-1050
目的 比较舍曲林与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舍曲林组和氯丙咪嗪组,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6、8周未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舍曲林组和氯丙咪嗪组治疗后,Y-Bocs、HAMD、HAMA分值均显著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舍曲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氯丙咪嗪.结论 舍曲林治疗强迫症与氯丙咪嗪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求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CT所示病灶的关系。方法 对76例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症状与CT所示病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基底节病灶、大脑半球前部病灶、左侧半球病灶易导致抑郁的发生。结论 对基底节病灶、大脑半球前部病灶、左侧半球病灶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应常规进行心理测试及精神检查,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9.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新型抗抑郁药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副作用以及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神经科确诊的脑卒中患者在排除无其他严重躯体疾病的情况下 ,分为帕罗西汀治疗组和未经抗抑郁剂治疗组 ,进行抑郁症状、LSR评定和临床疗效比较分析。结果 帕罗西汀治疗组自第 2周末HAM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较明显下降 (P <0 .0 5 ) ,第 4周末评分下降更加明显 (P <0 .0 0 1)。帕罗西汀治疗组LSR评定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提高 ,未经抗抑郁剂治疗组无明显变化 ,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 ,(P <0 .0 0 1)。治疗结束时两组临床疗效差异也非常明显 (P <0 .0 0 5 ) ,副作用轻微。结论 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有效 ,副作用少 ,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间接支持生物学致病观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及阿米替林组(各30例).帕罗西汀治疗剂量为20mg~40mg/天,阿米替林为100mg~250mg/天,疗程6周.疗效评定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安全性评价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帕罗西汀组显效率为77%,有效率为92%,同阿米替林组的70%和90%相当,但在治疗第二周时帕罗西汀治疗组有效率显著提高,且不良反应明显较少.结论:帕罗西汀组起效快,不良反应少,适合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