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先天性无阴道指阴道先天缺失,常合并无子宫或痕迹子宫,但输卵管、卵巢等女性第二性征及全身生长发育正常为特征的Rokiarsky-Kuster-Hauser综合征病人为常见.……  相似文献   
2.
宫颈机能不全是妊娠中期宫颈无痛性扩张导致反复晚期流产、早产的主要病因之一[1],其原因有先天性与后天性2种。其治疗方法是在妊娠14周以后行宫颈环扎术[2],可以延长宫颈功能不全患者的孕周,提高胎儿存活率。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1月~2012年9月采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患者63例,年龄19~40岁,平均年龄30.2岁;宫颈环扎孕周最大为33周。其中大于28周的23例,小于28周的40例.平均孕周24.6周;住院1~49天,平均住院时间20.7天;B超测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剖宫产孕妇产前血糖水平与新生儿出生后低血糖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5年1—12月在我院产前检查和足月剖宫产的孕妇585例,其中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者[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estational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GIGT)、妊娠期50g糖筛选(glucose challenge test,GCT)异常、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183例,孕期血糖筛选正常者402例。微量法测定孕妇产前10min、新生儿出生后1h的血糖。结果 新生儿低血糖与孕妇临产前血糖水平无明显相关性。与血糖正常孕妇比较,GDM和DM孕妇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而GCT(+)孕妇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孕妇临产前血糖水平与新生儿低血糖无明显相关性,GDM和DM孕妇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增加,需要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4.
李懿蔚  陈虹  韩玉静 《现代护理》2007,13(9):2447-2448
先天性无阴道指阴道先天缺失,常合并无子宫或痕迹子宫,但输卵管、卵巢等女性第二性征及全身生长发育正常为特征的Rokiarsky-Kuster-Hauser综合征病人为常见。多数病人在正常阴道口部位有完全闭锁的阴道前庭黏膜,无阴道痕迹;也有部分病人阴道前庭部有浅凹陷窝。少数病人有发育正常的子宫,可有周期性腹痛,宫腔积血(肛诊子宫增大、有压痛),或长期无月经或性交困难时才被发现.  相似文献   
5.
陈芸  方芳  周意  胡颖  李懿蔚 《护理学报》2013,(23):45-49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实施产前胰岛素泵短期强化综合干预对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10年6月-2013年6月符合研究标准的GDM产前胰岛素强化治疗的64例患者随机分成综合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各32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饮食与运动指导,相关知识宣教,胰岛素泵治疗的优越性介绍,胰岛素泵安装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防范。综合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短期强化综合干预,包括按照应用上肢功率计运动,举办沙龙活动和实施胰岛素泵个体化技术培训。观察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血糖控制情况,记录低血糖、酮症酸中毒和皮肤感染发生情况,以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产、巨大儿等妇科、儿科、产科并发症情况。结果综合干预组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两组血糖达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综合干预组日均胰岛素用量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综合干预组产妇低血糖症状发生率显著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两组产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产及胎儿窘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DM产前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综合干预显著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有助平稳控制产前高血糖,可减少胰岛素用量,有效控制产妇低血糖症状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上海市虹口区产褥期妇女育儿胜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产褥期妇女育儿胜任感及促进其完成母亲角色的顺利转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上海市某医院产科门诊建卡产检和分娩、且在产后42 d时进行产后复查的产褥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面对面育儿胜任感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产褥期妇女育儿胜任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974名产褥期妇女进行分析,年龄20~42岁,以26~30岁为主(358人),以初产妇为主(69.9%),分娩方式以阴道分娩为主(71.0%),新生儿喂养方式以混合喂养所占比例较高(40.5%)。产褥期妇女中文版育儿胜任感量表(C-PSOC)育儿效能、满意度维度得分分别为(39.25±5.16)、(30.78±6.03)分,总分为(70.92±6.84)分,均处于中等水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163)、参加孕妇学校学习(β'=1.453)、产次(β'=0.142)、喂养方式(β'=0.167)、爱丁堡产后抑郁评分(β'=-0.289)是上海市虹口区产褥期妇女育儿胜任感的影响因素。结论 上海市虹口区产褥期妇女育儿胜任感评分处于中等水平,其现状受到产褥期妇女年龄、孕妇学校学习、产次、喂养方式、产后抑郁等多因素影响,应针对性采取提供育儿知识及技术指导、心理疏导等有效措施,提高产褥期妇女育儿胜任感,促进母婴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女性生殖器官瘘是生殖道与邻近器官间的异常通道.主要为尿瘘与粪瘘,此外尚有子宫腹壁瘘。较常见的尿瘘有膀胱阴道瘘、膀胱尿道阴道瘘、尿道阴道瘘、输尿管阴道瘘。绝大部分发生于分娩和手术过程中。分娩损伤多难产,产程延长,胎头压迫过久,组织水肿、缺血,严重时坏死脱落,即形成瘘管。妇科手术损伤者以输尿管阴道瘘多于膀胱阴道瘘。其他为子宫托损伤、膀胱结石、外伤、感染、宫颈恶性肿瘤及先天畸形。我科于2006年5月收治了1例膀胱阴道瘘患者,经阴道行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得到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满意出院。现将我们对1例经阴道行膀胱阴道瘘修补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外生殖器男性化是系外生殖器分化发育过程中受到大量雄激素影响所致。常见于真两性畸形、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或母体在妊娠早期接受具有雄激素作用的药物治疗。两性畸形,是指一些人既具有女性特征,又具有男性特征。而两性畸形又分为“真两性畸形”和“假两性畸形”。假两性畸形人又可分为“男性假两性畸形”人和“女性假两性畸形”人。“女性假两性畸形”是指病人体内的生殖腺是卵巢,但外阴部酷似男性生殖器。而“男性假两性畸形”是指病人体内生殖腺是睾丸,但外生殖器却象女性的外阴。患有此种畸形的男性,其阴茎萎缩,犹如女性的阴蒂,尿道下裂,好似女性的阴道口,阴囊分开,形若女性的大阴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病原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对2018年1月1目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在上海市某医院行剖宫产的单胎分娩产妇进行跟踪随访,包括体温测量、阴道分泌物和宫腔分泌物采集进行培养及鉴定,并进行白细胞检测,对产褥期是否发生感染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产褥期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分析1 679名剖宫产手术产妇,产褥感染发生率为4.87%。检出的116株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为31株(26.72 %)和20株(17.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前生殖道感染(OR=2.775)、妊娠期合并疾病(OR=3.224)、第二产程剖宫产(OR=2.212)、产后出血(OR=2.443)、胎膜早破(OR=4.201)和瘢痕子宫(OR=1.958)是导致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情况应引起临床重视,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导致剖宫产产妇术后出现产褥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产前生殖道感染、妊娠期合并疾病、第二产程剖宫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和瘢痕子宫是导致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针对病原菌和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治疗和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产后催产素滴鼻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12月某院定期产检且足月剖宫产分娩的GDM产妇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n=30)和B(n=30)两组,并按便利抽样法抽取同期分娩的30例正常产妇作为C组。B、C组产妇给予常规治疗,A组产妇于分娩后1-4d给予催产素注射液滴鼻,比较3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及乳房胀痛情况。结果 A组产妇在产后应用催产素滴鼻后,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多、乳房胀痛等情况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催产素滴鼻对GDM产妇有促泌乳作用,而且方便、安全、无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