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09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用反向血凝法检测 HBsAg 时,在稀释液中加入少量(每毫升加1.5毫克)美蓝,使之略带蓝色,结果便易于观察。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只有通过控制血糖浓度的方法来控制糖尿病发病率,因此创建一种快速、稳定、精确测定血糖浓度的方法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目的:观察壳聚糖和纳米金混合膜在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中的作用.设计、时间、地点:观察实验,于2009-02/04在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医学实验科内完成.材料:将CHIT/AuNPs膜电镀到金电极表面,利用戊二醛交联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制得葡萄糖传感器.方法:以K3Fe(CN)6为探针离子,采用三电极循环伏安法考察了传感器的组装特性及电催化活性,通过线性扫描伏安法考察了传感器对葡萄糖的响应特性,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及稳定性与重复性进行考察.主要观察指标:不同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特性,葡萄糖浓度和响应电流的关系.结果:在0.001~6 mmol/L范围内,葡萄糖浓度和响应峰电流成线性关系.且该传感器具有操作简便,响应速度快(<2 s),重复性及稳定性好,检出限低(26.56 μmol/L),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结论:以壳聚糖和纳米金混合膜材料研制的葡萄糖传感器具有好的重复性及稳定性,并且对葡萄糖的响应速度快,评测结果为可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自1980年兴安盟复建以来,乌兰浩特市供水系统有了很快的发展,1987~1989年我们对全市的集中供水进行卫生学调查和水质监测和评价。 按卫生学要求进行选点,采样。确定水源、输水管道,高位水池、配水管网、管网末稍水等12个固定采样点,每年丰水期(8~9月)、枯水期(3~4月)监测一次。水质检验和评价方法采用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进行。  相似文献   
4.
手术缝合伤口时一般使用柔软而不易松解的丝线,但亦有在体内可吸收的高分子合成线。京大医用高分子研究中心的筏义人教授领导的材料合成研究小组经过努力,制成了能在体内溶解的手术缝合线,柔软,不易松扣。迄今,美国生产的吸收性缝合线比通常用的丝线缺乏柔软性和伸缩性,难于打结,且易松扣。新线材料是人工合成高分子聚乙二醇酸,作为该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葡萄糖传感器,用于临床检验患者的血糖浓度。方法:通过单层膜自组装技术将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金及葡萄糖氧化酶(GOD)固定到金电极上,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法考察传感器的组装特性、响应电流的性质、对葡萄糖浓度的响应特性。结果:对葡萄糖浓度进行定量分析,线性范围为10-1400mg/L.相关系数R^2=0.9909,检测限为0.0001mg/L。取3支电极测试4例不同浓度的标准样,结果RSD〈2%,在4℃干态保存30d后.响应电流仍然保持在80%,取106名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血清进行检测,符合要求。结论:用多壁碳纳米管和纳米金固定葡萄糖氧化酶研制的葡萄糖传感器能用于临床检验。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只有通过控制血糖浓度的方法来控制糖尿病发病率,因此创建一种快速、稳定、精确测定血糖浓度的方法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目的:观察壳聚糖和纳米金混合膜在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中的作用。 设计、时间、地点:观察实验,于2009-02/04在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医学实验科内完成。 材料:将CHIT/AuNPs膜电镀到金电极表面,利用戊二醛交联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制得葡萄糖传感器。 方法:以K3Fe(CN)6为探针离子,采用三电极循环伏安法考察了传感器的组装特性及电催化活性,通过线性扫描伏安法考察了传感器对葡萄糖的响应特性,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及稳定性与重复性进行考察。 主要观察指标:不同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特性,葡萄糖浓度和响应电流的关系。 结果:在0.001~6 mmol/L范围内,葡萄糖浓度和响应峰电流成线性关系。且该传感器具有操作简便,响应速度快(<2 s),重复性及稳定性好,检出限低(26.56 μmol/L),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结论:以壳聚糖和纳米金混合膜材料研制的葡萄糖传感器具有好的重复性及稳定性,并且对葡萄糖的响应速度快,评测结果为可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