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中医院校开设的<中国医学史>课程,教学目标之一即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医德.如何充分发挥医学史的职业道德教育作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医德,是从事医学史学科教学与研究人员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吐纳萌芽于人类早期的劳动生活及保健运动之中,上古即已产生。秦汉三国之际全面发展,开拓了仿生吐纳及丹田呼吸理论,出现行气派功法,胎息法及丹田呼吸法开始形成。西域的禅观法也于此时传入中土,其数息观对后世道教丹道派的胎息术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历代医家运用导引吐纳治疗头痛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气功大多集中在道教著作中,中医古籍文献记载的气功较为分散,难于查找。我们在建立“导引吐纳类气功中医古籍文献数据库”的基础上,总结了历代医家运用导引吐纳治疗头痛的27条功法,除去动作、功效完全相同者,共计17种。  相似文献   
4.
清热补益中药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观察清热补益中药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 35例子宫颈癌并发急性放射性肠炎的患者分为两组 ,中药组口服清热补益中药 ,对照组口服氟哌酸 0 .2gbid、思密达 3gtid。结果 :临床观察结果显示 ,中药组显效率为 93 .87% (与对照组比较P <0 .0 1) ,有效率为 10 .0 0 % ,总有效率 (显效 有效 )为10 0 % ;对照组显效率为 2 0 .82 % ,有效率为 6 8.0 6 % ,无效率为 11.11% ,总有效率 (显效 有效 )为 88.88%。结论 :临床研究表明 ,清热益补中药具有疗效显著、起效时间短、口服有效三个特点 ,在 2 4h内症状明显改善 ,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用机理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作为魏晋文人的代表,他的诗歌成为田园文学的经典之作。他的养生思想同样对后人影响深远。他精神上向往自由,率性自然,生活中践行回归田园、栖身自然,他的养生思想体现了道家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的主张。  相似文献   
6.
宋元时期中外医药交流的方式呈现多样化。通过派遣使节、贸易通商、医人往来、战争、宗教传播等方式,使中医药知识大量传入国外,外来的药物及治疗法亦丰富了中国传统医药的内容。中外医药交流的显著特点是医药交流空前扩大;政府的促进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药对邻近国家医药的发展影响深远;中医药学与阿拉伯医药长期共存发展,双方医学理论体系均无改变。  相似文献   
7.
道教医学辟谷养生术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辟谷是历代高道大医经常采用的一种修炼养生之术,又称"断谷"、"绝粒"、"休粮"、"却谷"等,即不食五谷杂粮。意指避免或减少谷类、肉类等食物的摄取,实际上是一种改善饮食结构的方法。在道教医学养生文献中,辟谷术常常出现,不但是养生方术,并且兼有疗疾之功用,流传甚广,颇具影响。针对社会上一些错误的认识、言论,有必要澄清,辟谷并非绝对地不吃任何东西,其具体操作要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并且要伴有服气、服饵等辅助辟谷的手段,借以达到科学健身、延年益寿的作用,切忌盲从、盲信,更不可无限扩大其万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将传统吐纳形成发展的脉络按历史时期梳理清晰,一是吐纳的思想源流.主要是道、儒、医、佛以及武术的相互援引和渗透;二是吐纳流派术式的演变过程.吐纳术式主要出现了行气(又称服气)、龟息(又称龟咽)、食气、胎息、六字气诀、显宗禅观、密宗修瓶气、儒者文人的呼吸静功等.总结了各时期各流派的功法特点.  相似文献   
9.
张锡纯(1860~1933年),字寿甫,出生于直隶(今河北省)盐山县,1928年定居天津授徒、行医,至辞世。张氏世代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于经史百家无不研读,并随父研习医理。经两次应试不中,弃儒学医,渐闻名乡里,医名远扬。上世纪20年代,张氏被誉为北方医林四大家之一,成为中国近代杰出的医学家。张氏一生行医数十年,始终以“与古为新”为己任,穷究医理,  相似文献   
10.
中医情志医学起源于先秦至东汉,与古代哲学中的情志理论密切相关。本文从"心""性""情""志"4个方面对先秦至东汉相关文献进行分类研究和探讨,以期进一步深入分析情志、心理产生的过程及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认为"心"有识别和思维的功能,主要用于感受、认知外在的事物,可以进行思考、考虑;"性"即一个人的本性和个性,既具备先天的本性,又具备后天逐步培养起来的个性;"情"则为情绪、情感体验,是在"心"的识别和认知外在事物之后刺激内在的"性"而产生的对外在事物的情绪、情感体验,有着喜恶爱憎的分别;"志"属于一个人的志向、行动的趋向,属于在"心""性""情"等活动之后进一步激发出来的行为趋向。各个层次之间存在着相互的联系。当"心""性""情"的过程中出现不良的欲望追求时,没有受到有效控制,任由其落实到个人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了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趋向和行为趋向,而由于不良的行为又会继续动摇本性,使得心思不良、心境恶化、情绪欲望等则更加无法自制,可引起和加重情志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