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真菌性角膜炎发病率高,临床上因缺乏高效、低毒和广谱的抗真菌药物且角膜供体缺乏,治疗较为棘手。寻求经济、有效地治疗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方法临床病例前瞻性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于河南省眼科研究所门诊就诊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252例252只眼,先行药物治疗2—3周后,对药物治疗无效者根据病灶范围及深度分别采用病灶切除联合羊膜覆盖术、病灶切除联合结膜瓣覆盖术、板层角膜移植术及穿透角膜移植术治疗,随访至临床治愈后3个月。结果252例患者均为单眼发病,有明确植物外伤史者136例,其他外伤史42例。真菌培养阳性者168例,真菌培养阳性率为66.7%。其中药物治疗痊愈者153例,行病灶切除羊膜覆盖术者12例,病灶切除结膜瓣覆盖术17例,板层角膜移植术15例,真菌感染复发2例,穿透角膜移植20例,真菌感染复发2例。治疗后平均视力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25%。所有感染菌种中,曲霉菌角膜炎临床治疗效果不佳(P〈0.05)。结论真菌性角膜炎早期采用多种抗真菌药物联合频繁点眼,可取得较好效果。确诊后应根据病情、病程及现有医疗条件制定多元化治疗方案,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预后视力。  相似文献   
2.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滴眼剂治疗角膜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 (rhEGF)滴眼剂对轻度干眼症伴点状角膜病变 (PCL)、单纯疱疹性地图状角膜溃疡 (HSCU)及中轻度化学烧伤 (CD)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组的方法 ,研究rhEGF滴眼剂与bFGF滴眼剂对 4 0例PCL、4 0例HSCU及 4 0例CD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对于PCL、HSCU、CD组 ,rhEGF滴眼剂的有效率分别为 80 % (16 / 2 0 )、10 0 % (2 0 / 2 0 )和 90 % (18/2 0 ) ;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 80 % (16 / 2 0 )、10 0 %和 95 % (19/ 2 0 )。两组的临床疗效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rhEGF滴眼剂的耐受性良好。结论 rhEGF滴眼剂治疗轻度干眼症伴点状角膜病变、单纯疱疹性地图状角膜溃疡及角膜中轻度化学烧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兔角膜表面镜片术后不同时期的角膜变化及免疫状态的改变。方法应用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染色法对20只兔角膜表面镜片术后的角膜上皮修复、层间愈合、内皮细胞及上皮中郎格罕细胞(Langerhanscel,LC)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术后第4~12天,平均7.7天上皮修复,1个月恢复正常形态和功能。术后第7天和14天分别在镜片的周边部和上皮侧中央部出现少量角膜细胞,2个月时角膜细胞恢复正常。术后3天角膜缘部LC开始增加,14天达高峰,2个月恢复正常。结论该手术对内皮细胞无明显影响,2个月时层间愈合良好,各层恢复正常,未发现免疫反应,为一种简便、安全的屈光手术。  相似文献   
4.
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DR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究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DR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01/2018-02我院眼科收治的DR合并NVG患者198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103例)和对照组(95例),观察组采用术前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10~15d Ⅱ期实施Ahmed房水引流阀植入。观察两组治疗后眼压、BCVA、VEGF等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玻璃体切割术的手术时间、新生血管出血次数、电凝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在玻璃体切割术后1wk和Ⅱ期Ahmed房水引流阀植入术后1mo BCVA、眼压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Ⅱ期Ahmed房水引流阀植入术前VEGF和术后1mo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总并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7% vs 28.4%,P<0.05)。

结论: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DR合并NVG的疗效显著,且使Ⅱ期Ahmed房水引流阀植入手术难度下降,对患者视力、眼压水平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rhEGF)滴眼液治疗干眼所引起的角膜上皮损伤——表层点状角膜病变(SPK)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前瞻性评估研究方法,对干眼合并SPK674眼(337例),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两组:rhEGF滴眼液试验组336眼(168例),其中轻、中、重症亚组依次为146、122、68眼;硫酸软骨素滴眼液(人工泪)对照组338眼(169例),其中轻、中、重症亚组依次为154、114、70眼,分别对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评估。结果缓解干眼症状(眼疼、畏光、流泪、异物感):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之间轻、中、重亚组间两两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18、P=0.128、P=0.092);治疗干眼体征(SPK):轻、中、重症亚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4%、74.0%、38.2%和64.9%、44.2%、22.9%。两组轻、中、重症亚组间的比较,轻症亚组中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8),在中症及重症亚组中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34)。结论rhEGF滴眼液在治疗、促进中、重度干眼所引起的角膜上皮损伤(SPK)优于硫酸软骨素滴眼液,特别是中度者的疗效更为明显,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评价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滴眼液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病人86例(包括化学烧伤18例,外伤、手术27例,角膜炎13例,其它原因28例)随机分成bFGF治疗组(43例)素高捷疗组(43例)。bFGF及素高捷疗皆滴眼4次/日,疗程14天,隔日观察上皮缺损修复和患眼局部症状、体征等指标。结果1.bFGF治疗组与素高捷疗对照组各疗效判断指标较治疗前皆有显著性差异(P〈0.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治疗浅层角膜病变的效果。方法:采用准分子激光裂隙扫描和飞点状照射法切削治疗32例39只眼,术后随访观察1年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3,6,12个月检查:矫正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分别为48.7%,53.8%,51.3%,46.1%;等值球镜分别为+1.8,+2.2,+2.0,+1.6;部分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检查,术前、术后无明显差别。结论:PTK治疗浅层角膜病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部分患者可避免角膜移植手术或延迟角膜移植手术时间,但术后存在原有疾病复发和远视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穿透性角膜移植(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治疗人工晶体植入后大光性角膜病变(Bullous Keratopathy,BK)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K治疗人工晶体植入后的BK12例(12眼),观察术后角膜植片及视力变化。结果:随访8~14个月,平均10.6个月,角膜植片透明10例,半透明2例,术后视力提高8例,视力无改变的3例,视力下降1例。全部病人眼部刺激症状消失。术后继发青光眼3例。结论:PK是治疗人工晶体植入后BK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术中对人工晶体的处理和防止玻璃体脱出及出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背景 复方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是国外眼科手术中局部麻醉的首选药物,而中国眼科临床手术中采用盐酸利多卡因和盐酸布比卡因单方混合注射液作为麻醉药物,虽然麻醉效果可靠,但需临床配制.复方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已于2005年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生产,但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仍需要临床研究证实. 目的 评估国产复方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用于眼科手术局部麻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设计.对河南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青岛市立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223例眼科手术患者进行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均纳入患者一侧眼.试验组患者行眼科手术前局部注射复方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对照组患者注射质量分数2%盐酸利多卡因及质量分数0.75%盐酸布比卡因两种单方等体积混合注射液.采取球后阻滞或球周麻醉法,每次用药量为3 ~ 10 ml.研究中主要评价药物的疗效指标和安全性评价指标,其中主要疗效指标为遵照Brahma 1994年建立的标准对注射麻醉药物后2、4、6、8、10 min以及手术结束时术眼和患者眼球和眼睑活动度进行评分,确定适宜的开始手术时间;次要疗效指标为眼科手术期间受试者疼痛评分.安全性评价指标包括药物局部注射后患者的眼部和全身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SPO2)及心电图变化情况.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法分别对意向性分析(ITT)和符合方案分析(PP)时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各评价指标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ITT分析试验组入组118例,但由于药物注射后无法手术退出1例;对照组纳入120例;PP分析中试验组9例不符合试验设计,共纳入109例,对照组6例不符合试验设计要求,入组114例.无论是ITT分析还是PP分析,局部注射麻醉药物后2、4、6、8、10 min及手术结束时,试验组与对照组术眼眼球活动度评分及总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眼用药后眼睑活动度评分及总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TT分析和PP分析时两组间药物局部注射后各时间点术眼疼痛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适宜开始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应用后共记录局部及全身不良事件5例,其中试验组4例,对照组1例,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注射后患者生命体征各指标变化的例数、SPO2改变例数及心电图变化例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用于眼科手术局部麻醉效果与盐酸利多卡因和盐酸布比卡因单方混合注射液相同,药物安全性好,适用人群广,经济性好,使用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