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急症子宫切除术治疗产科大出血13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症子宫切除术在抢救产科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本院及外院转入的13例因产后出血而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3例患者抢救成功9例,住院6-22 d后痊愈出院;死亡4例,住院1-16 d,均死于DIC、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3例患者共分娩新生儿14例(双胎1例),存活11例,重度窒息死亡2例,早产死亡1例。结论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是一项治疗产科急性出血,挽救孕产妇生命的重要措施,但要慎重掌握手术指征,把握手术时机和选择手术方式,要在危险发生之前及时采取子宫切除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盐酸二氢埃托啡和利多卡因在人流镇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13—2020年重庆市北碚区胃癌疾病负担变化趋势,预测2021—2023年胃癌死亡率,为开展胃癌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 2013—2020年重庆市北碚区胃癌死亡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逝生命损失年(YLL)、早逝生命损失年(YLL)率、平均减寿年数(AYLL)和期望寿命损失年数(YLEL)等指标,采用指数平滑的非季节性模型预测死亡率。率的标化采用2010年全国普查人口结构。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率的趋势分析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并对APC进行t检验。结果 2013—2020年重庆市北碚区胃癌的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由2013年的15.26/10万和11.81/10万下降到2020年的10.66/10万和6.75/10万,APC分别为-6.29%和-8.79%,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98和-4.690,P<0.05)。胃癌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50岁以下年龄组最低(0.74/10万~2.13/10万),80岁以上年龄组最高(76.21/10万~169.81/10万)。YLL率、AYLL和YLEL分别由2013年的3.63‰、23.77年和0.25年下降到2020年的2.31‰、21.66年和0.16年,APC分别为-7.60%、-1.39%和-7.32%,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11、-2.308和-4.930,P<0.05)。指数平滑的简单非季节性模型为最优预测模型,预测2021—2023年胃癌死亡率均为10.66/10万。结论 北碚区胃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胃癌早死造成的疾病负担较过去有所下降,但疾病负担仍较重,宜继续巩固胃癌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4.
了解2012—2019年重庆市北碚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趋势、死因构成变化以及医疗保健服务状况,为儿童保健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2012—2019年重庆市北碚区常住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分析婴儿死亡率(IMR)、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5MR)、死因构成比等指标,了解死亡的季节分布以及死前医疗保健服务利用情况。结果 2012—2019年重庆市北碚区IMR和U5MR分别为2.70‰和3.87‰,U5MR的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APC=-10.77%,P>0.05)。8年间,5岁以下儿童前6位死因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呼吸窘迫、溺水、围生期的肺出血、肺炎和恶性肿瘤,主要死因中先天性心脏病的构成比从2012年的30.00%下降到2019年的5.56%。〖JP2〗不同季节的U5MR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5岁以下儿童死前接受过住院和门诊治疗的比例为93.71%。结论 北碚区U5MR较过去下降明显,主要死因中先天性心脏病的构成比也下降明显,新生儿呼吸窘迫、溺水等对儿童健康危害较大,儿童死前医疗保健服务利用率较高,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围生保健和伤害预防。  相似文献   
5.
1992年[1] 首次用卵胞浆内精子注射 (intracytoplasmicsperminjection ,ICSI)技术于严重男性因素不育的体外受精 ,获得了较高的受精率和妊娠率 ,传统方法是通过附睾穿刺或睾丸活检获得精子再做ICSI治疗无精症 ,1996年Sherins等[2 ] 非损伤性睾丸内抽吸精子 (nonsurgicalaspiration ,NSA)方法 ,获得精子后行ICSI,此法简便 ,损伤小 ,可反复穿刺。我们应用NSA结合ICSI治疗无精症 3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以 2 0 0 0年 4月至 2 0 0 0年 1…  相似文献   
6.
李大兵  刘九星 《山东医药》2003,43(33):51-51
1987~1996年,我院共施行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466例,术后发生阴道后壁血肿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疤痕妊娠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亦是异位妊娠中最为罕见的一种,如未及时发现,随着妊娠的发展,绒毛可与子宫肌层粘连、植入、穿透,导致子宫破裂和腹腔内大出血;人工流产术中,则易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而危及妇女的生命,为控制出血,需切除子宫,致使妇女丧失生育能力。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此病的发病率亦有上升趋势。由于此病系少发病例,故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尚无统一标准。我们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例剖宫产疤痕妊娠的治疗过程的回顾,以探讨临床可行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足月产后绒癌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足月产后绒癌常见的误诊原因及其预后。方法对1985年-1996年底本院收治272例绒癌中57例足月产后绒癌的诊断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①初诊即确诊为足月产后绒癌者5例,占8.8%,而52例误诊,误诊率达91.2%;误诊的52例病人中15例死亡,死亡率28.8%。②临床期别:88%病人就诊时已为晚期高危患者,多伴有肺、脑、肝、肠、膀胱等远处转移。③确诊时间及转归:59.6%病人是在产后3-6个月确诊的。结论 重视足月产后绒癌,对于产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病人或年轻经产妇出现其它系统疾患如急性呼吸系统或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应常规行血(或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β-bCG测定及胸片检查,诊断方法简单、准确且经济。早期产后绒癌可明显降低误诊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用于子宫肌瘤合并慢性宫颈炎尚未见报导.现将34例子宫肌瘤合并慢性宫颈炎行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作分析,并就手术适应症进行讨论.1 资料与方法我院妇科1995年1月~1996年12月因子官良性病变共施行子宫切除术384例.其中患子宫肌瘤合并慢性宫颈炎98例,占25.5%.行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34例(称为A组),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 51例(称为 B组),13例因年龄较轻(<30岁)作子官次全切除术.术前常规作宫颈刮片及宫颈荧光检查,必要时活检,排除宫颈癌.术后标本均作病理检查.手术由高年资医师施行.术后随访6月~2年.A组随访 32例,占94.1%; B组随访47例,占92.2%.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x~2检验.两组年龄、子宫大小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 结果  相似文献   
10.
我院 1 996年 1~ 1 2月妇产科门诊共施行人工流产术 1 2 1 7例。应用人流镇痛 1 1 3例 ,其中舌下含服二氢埃托啡 2 7例 ,利多卡因局麻 86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孕 40~ 70d人流患者 ,随机分为 3组 ,A组含服二氢埃托啡共 2 7例 ,年龄 2 2~ 2 9岁 ,平均2 7 1岁 ,未产妇 1 4例 ,经产妇 1 3例 ,孕次 1~ 3次 ,平均 1 8次。B组为利多卡因局麻共 86例 ,年龄 2 1~ 43岁 ,平均 2 7 3岁 ,未产妇 40例 ,经产妇 46例 ,孕次 1~ 4次 ,平均 2 1次。方法是在宫颈粘膜与阴道粘膜交界处 3点及 9点处分别用 6号针头刺入粘膜下约 1cm ,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