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恶性胸腔积液是肺癌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可加速病情恶化。我们采用国产盖诺加顺铂配合胸腔置管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并胸腔积液37例,取得比较好的疗效,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3年8月7日~2004年8月15日,在我院住院经胸片、胸部CT等影像资料和病理或细胞学确诊为肺癌患者127例,其中37例合并有胸腔积液,男27例,女10例。年龄35~67岁,中位年龄54岁。KPS评分≥70,均为初治。临床分期[1]:ⅢA期13例,ⅢB期18例,Ⅳ期6例。腺癌19例,鳞癌18例。化疗前,患者血常…  相似文献   
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我院机械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患者的痰、口腔分泌物、胃液培养病原菌的特点,探讨预防的措施。方法同步收集VAP患者下呼吸道痰液、口腔分泌物、胃液标本进行细菌定量培养、分析其菌群组成特点及耐药性,并对三组病原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VAP患者下呼吸道的病原菌主要为G-菌(83.8%),其中以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为主,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口腔分泌物及胃液中G-菌分别占62.8%和82.9%,与下呼吸道病原菌符合率分别为60.7%和41.2%,并显示与VAP病原菌有较高的同源性。结论口咽部定殖菌吸入及胃-咽-下呼吸道逆行感染为其重要感染途径,因此减少胃液反流、合理的口腔护理和胃管护理对减少VAP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打开肺通气策略治疗重症ARDS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打开肺通气策略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4例重症ARDS患者采用肺复张手法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动态观察肺开放策略实施对动脉血气指标、中心静脉压(CVP)和平均动脉压(MAP)和肺顺应性的变化,并与传统呼吸方式就带机时间、ICU住院时间和病死率、并发症等对比.结果 患者肺顺应性明显提高,氧合功能障碍明显改善,待机时间缩短、存活率提高.结论 肺开放策略治疗重症ARDS明显改善了患者的氧合功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安全有效地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采用不同位置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的疗效。方法对小梁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患者37例(44眼)行不同位置3.0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按照切口位置不同分为颞上方切口组(A组)27例(30眼)和上方切15组(B组)10例(14眼)。术后观察2组患者的眼压、角膜曲率、角膜内皮细胞数等指标。结果术后2组患者眼压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角膜曲率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2组末次随访时眼压、角膜曲率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接受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颞上方和上方切口均疗效确切,可遵循个体化原则选用。  相似文献   
6.
1996年元月至 1999年 12月 ,对 6 8例 (6 8眼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 ,术前进行了直肌缝线牵引制动。患者年龄为 10岁至 74岁 (平均 39.5岁 ) ,男性 43例 ,女性 2 5例 ,右眼 46例 ,左眼 2 2例。病眼术前视网膜下积液均较多 ,其中 47例为球形脱离 ,脱离位置偏上方者 49眼 ,脱离范围≥ 1/ 2者 5 8眼。视网膜裂孔者 34眼 ,单孔者 34眼 ;裂孔≥ IPD者 31眼 ,其中巨孔 4眼。锯齿缘离断 1眼 ;裂孔位置偏上方者 39眼。患眼视力 <0 .0 5者 48眼 ,0 .0 5~ 0 .1者 12眼 ,0 .2者 3眼 ,0 .3者 2眼 ,0 .6者眼 0 .7眼。患眼有中度玻璃体混浊 ,机化条索…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1(AQP1)在正常大鼠眼内组织的表达部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断头放血取出眼球,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做矢状面5μm连续切片,每个标本切3张,分别用于AQP1免疫组化染色、阴性对照和HE染色,用已知有AQP1表达的大鼠肾脏肾小管切片为阳性对照.结果:光镜下观察AQP1免疫组化染色切片,细胞中出现棕色粗大颗粒为阳性,反之为阴性.大鼠眼内组织AQP1阳性表达部位有:(1)角膜内皮细胞;(2)虹膜上皮细胞;(3)晶状体上皮细胞;(4)睫状体非色素上皮(NPE)细胞;(5)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6)视神经胶质细胞.结论:AQP1在眼内与水代谢有关的多个部位呈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8.
李嘉文  李平华  张黎 《眼科研究》2006,24(3):292-295
目的观察局部碳酸酐酶抑制剂(TCAIs)对大鼠睫状体非色素上皮(NPE)细胞水通道蛋白1(AQP1)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1、3、7、14d和正常对照组。前4组大鼠左眼滴安慰剂盐酸林可霉素滴眼液,右眼滴派立明滴眼液,分别于各时段取眼球做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CAIs对NPE细胞AQP1表达的影响,采用生物医学图像分析系统,用测光密度所得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CAIs对睫状体NPE细胞AQP1染色Pu值和面密度方差分析显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CAIs对大鼠睫状体NPE细胞AQP1的表达呈持续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左旋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角膜炎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国产0 3 %左旋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确诊病例分层随机加入试验组及对照组 ,对照药物为0 3 %氧氟沙星滴眼液 ,对比观察疗效及毒副作用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1998年4月~12月共观察132例 ,其中试验组67例 ,对照组65例。各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均为80 %以上 ,两组的痊愈率及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但左旋氧氟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更低 ,角膜炎病例中试验组的平均治愈日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0 3 %左旋氧氟沙星滴眼液对细菌性角膜炎、结膜炎疗效好、疗程短 ,无明显不良反应 ,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93例球内异物伤患者术后并发症和视力恢复的情况,探讨损伤部位、损伤异物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恢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的93例急诊球内异物取出术患者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患者伤情、球内异物以及术后1年以上的并发症和最佳矫正视力。结果球内异物伤患者术后致残率15. 05%,致盲率51. 61%,并发症发生率39. 78%;球内异物伤患者术后复致盲与术后并发症密切相关(r=0,P=-0. 429),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铁质材质密切相关(r=-0. 589,P=0. 00)。结论对于外伤性异物眼球内损伤患者,应积极处置并遏制并发症发生,特别是铁质异物的患者应及时取出,避免损伤视神经视网膜进而影响视力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