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选取2002年6月~2007年3月我院诊治15例APL患儿。单剂AS2O3诱导分化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后采用DA/HA/IDA方案与ATRA/AS2O3序贯治疗。辅以小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必要时加用白细胞置换术。观察其临床特点、血常规、出凝血指标、肝肾功能、心电图,监测PML/RARa融合基因、染色体的变化。结果15例患儿2例早期死亡,12例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者均得到完全缓解。AS2O3治疗1周白细胞上升最高,治疗两周开始下降,D-Dimer正常,出血倾向减轻或消失。治疗6~8周CR。结论单剂AS2O3诱导分化治疗,对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存在染色体t(15;17)患者,均能完全缓解率。且毒副反应较小。早期小分子肝素钙应用配合血浆输注,必要时行白细胞单采术帮助大多数患儿安全度过DIC,获得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2.
血液肿瘤患儿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血液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本院10例血液肿瘤患儿深部真菌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发病时间、诱因,临床症状及X线、CT表现及治疗效果。通过血或痰等分泌物培养,组织病理、X线及CT检查等诊断。所有粒细胞缺乏并发热的肿瘤患儿用抗生素治疗3~5天无效即加用氟康唑(大扶康)预防真菌感染。确诊后大扶康无效者改用两性霉索B。结果10例深部真菌感染中绝大多数为真菌性肺炎8例(80%),热带念珠菌败血症1例,真菌鼻嬖炎2例(1例合并肺炎)。真菌性肺炎8例中有6例(85.7%)临床诊断曲霉菌肺炎,另外2例分别为青霉菌和光滑念珠菌肺炎。3例原发病未缓解者死亡,其他7例经有效抗真菌治疗好转。两性霉素B不良反应主要有:寒战、高热、低钾血症及一过性肾功能损害,均无需停药。结论深部真菌感染诊断困难,血液肿瘤患儿化疗后最常发生真菌性肺炎。粒细胞减少的发热患者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应及早行肺部CT检查。曲霉菌肺炎典型CT改变为多发球形病灶,可伴空洞,呈“晕轮征”或“新月征”。曲霉菌性肺炎大扶康治疗无效,两性霉素B疗效肯定,无严重不良反应。原发病的缓解及粒细胞恢复也是真菌感染能否治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婴幼儿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生存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09年12月初次明确诊断的婴幼儿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生存情况.结果 共明确诊断25例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中位年龄10个月.多数为多器官功能受累,分级以Ⅲ级或Ⅳ级为主.临床表现多见皮疹、发热、体表包块、黄疽、外耳流脓为主要表现.器官受累依次为皮肤、骨骼、肝脏、肺脏、骨髓等.病理以S-100,CD1a阳性为主要表现.死亡4例,其中治疗相关死亡1例、呼吸衰竭1例、肝功能衰竭1例、缓解后发生AML-M3合并DIC 1例.结论 婴幼儿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牛症发乍率男性略高于女性.发病多以多器官、功能受累为主要表现.通过皮肤活检获得病理诊断.多数为高危组患者.死亡原因主要由于重要脏器(肺、肝脏)功能受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6 例复发的B 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的治疗,观察CD19 CAR T 细胞
治疗对B 淋巴细胞来源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监测病人体温、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及细胞
因子水平对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进行诊断及治疗,通过骨髓形态、流式细胞术、增强核磁或PET-CT 对白血病
及淋巴瘤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3 例急性B 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在治疗后28d 均获得完全缓解,但2 例在2 ~
6mo 后复发,3 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均未获得部分或完全缓解。结论: CD19 CAR T 细胞可以短期内有效缓解
急性B 淋巴细胞白血病,但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疗效不确定,该细胞技术需进一步改进,优化。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梅毒合并弓形体、巨细胞病毒感染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儿女 ,3个月。生后 18d起腹胀 ,腹泻 ,粪便呈稀水样 ,渐转为粘液脓性便 ,伴烦躁 ,易哭闹 ,体重增长缓慢 ,入院前 10余天出现非喷射性呕吐 ,伴四肢活动受限及触痛。入院前 4d开始发热 ,伴咳嗽 ,气促。母亲孕 4产 2 ,第 1胎女孩 ,体健 ,第 2、3胎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儿为第 4胎第 2产 ,足月顺产。体检 :体重 4kg ,精神反应差 ,营养差 ,全身皮肤苍白、浮肿 ,无黄染或皮疹、出血点 ,浅表淋巴结不大。前囟 1.5cm× 1.5cm ,平软 ,鼻腔少许脓性分泌物 ,口周青 ,点头样呼吸 ,颈抵抗可疑 ,呼吸 6 0次 /min ,轻度三凹征 ,双肺可闻痰鸣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曲霉菌感染,尤其是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血液肿瘤病房7例曲霉菌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发病时间、诱因,临床症状及X线、CT表现及治疗效果。通过血或痰等分泌物培养,X线及CT检查等诊断。所有粒细胞缺乏的发热患者积极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予大扶康预防或经验治疗,3~7天无效者改用两性霉素B。结果诊断曲霉菌肺炎6例,曲霉菌鼻窦炎2例(1例合并肺炎)。鼻窦炎1例鼻窦冲洗液培养为曲霉菌。另1例口唇坏死组织切片见大量菌丝及孢子。曲霉菌肺炎主要根据肺部CT特征性改变及治疗转归临床诊断。2例原发病未缓解者死亡,其它5例均经两性霉素B治疗好转。两性霉素B副作用主要有:寒战、高热、低钾血症及一过性肾功能损害,均无需停药。结论深部曲霉菌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肺部CT检查对其早期发现、及早治疗有重要意义。曲霉菌肺炎典型CT改变为球形或团块状阴影,伴“晕轮征”或“新月征”。以胸膜为基底的楔形实变影提示发生致命性咯血的可能。两性霉素B疗效肯定,副作用可耐受。原发病的缓解及粒细胞恢复也是真菌感染能否治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脾梗死等血栓栓塞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对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脾梗死、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脾栓塞后继发脾梗死、弥散血管内凝血,给予脾切除、血浆置换等积极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当继发症状完全缓解后继续规律化疗。结论加强临床医生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高凝状态的认识及监测,同时,当患者出现栓塞表现后,提高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抢救治疗。  相似文献   
8.
患儿 ,女 ,3个月 ,间断抽搐 10d入院 ,表现为双眼凝视 ,四肢强直抖动 ,无口吐白沫或二便失禁 ,持续约 2~ 3min缓解 ,约每日发作 1次 ,发作间期精神反应好。无发热、咳嗽或皮疹。平素纳奶量多。既往无惊厥史 ,家族无惊厥史或糖尿病病史。查体 :精神反应可 ,体胖 ,皮下脂肪疏松 ,无皮疹或出血点 ,心肺腹无异常 ,四肢肌张力稍低 ,肌力正常 ,神经系统病理征阴性。入院后反复查血糖均明显低于正常 ,波动于0 .39mmol/L(抽搐后 )~ 2 .11mmol/L(纳奶后 ) ,空腹抽血查血糖同时查血胰岛素 2 7.0 6 ( 4~ 2 2 ) μIU/ml。头颅及腹部CT、腹部B超、…  相似文献   
9.
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肺部病变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患儿肺部病变临床特点,对20例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进行分析,其中男12例,女8例;就诊年龄4个月~6岁6个月。结果显示20例患儿均具有间质性肺损害,但出现呼吸道症状者仅占57%。有阵发性咳嗽ll例,气促、呼吸衰竭1例,反复呼吸道感染1例,无咯血、气胸、紫绀者;肺部体征有呼吸音粗糙6例,肺部罗音1例;活动期患儿可有血气和肺功能异常;X线异常多出现在呼吸道症状之前,其中双肺纹理粗多ll例,肺门影增粗模糊2例,网点状阴影10例,片状影10例,肺囊泡5例,毛玻璃样1例,肺气肿1例,胸膜增厚1例,胸腺肿大2例。提示胸部高分辨率CT扫描有利于早期发现LCH的肺部改变;早期、全身、强化疗有利于肺部病变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临床护理研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宗芬  李君惠 《护理研究》2003,17(15):923-924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新知识、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护理学科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与挑战 ,护理专业要发展 ,护理研究势在必行。但在临床上 ,护理人员在提到护理研究时常常觉得护理科研神秘不可测 ,科研问题难寻 ,不知从何着手进行 ,从而阻碍了护理科研的进行。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1 加强对临床护理研究重要性的认识  科学研究是人类在实践中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来观察未知事物的一种认识活动。它是探索一条全新的思路或是检验以往曾被开拓过的领域。从护理专业来说 ,临床护理研究不仅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或不一致的论点进行质疑 ,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