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1篇
  免费   671篇
  国内免费   323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143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335篇
口腔科学   164篇
临床医学   1024篇
内科学   624篇
皮肤病学   127篇
神经病学   163篇
特种医学   2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97篇
综合类   1875篇
预防医学   856篇
眼科学   114篇
药学   797篇
  20篇
中国医学   946篇
肿瘤学   297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516篇
  2022年   491篇
  2021年   376篇
  2020年   351篇
  2019年   372篇
  2018年   345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445篇
  2013年   464篇
  2012年   461篇
  2011年   435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371篇
  2008年   391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连花清瘟胶囊结合西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及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发热、咽喉肿痛、咳嗽、鼻塞、流涕等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发热、咽喉肿痛、咳嗽、鼻塞、流涕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发热、咽喉肿痛、咳嗽、鼻塞、流涕积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发热、咽喉肿痛、咳嗽、鼻塞、流涕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且差异显著(P<0.05).两组恶心、皮疹、头晕及血小板减少等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18.00%,观察组16.00%)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应用连花清瘟胶囊可显著改善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畅通散外敷神阙穴对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POI)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干预作用。方法:120例阑尾切除术后出现POI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禁食、静脉补液、预防感染以及伤口换药等常规术后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加用畅通散外敷神阙穴治疗,2组疗程均为3~5 d。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6 h、12 h每分钟肠鸣音次数、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术后24 h胃肠电图指标[波形平均幅值(P)、波形平均频率(f)、波形反应面积(RA)、电节律紊乱百分比(RD)]及术后24 h、72 h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术后24 h胃动素(MTL)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 h 2组患者每分钟肠鸣音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治疗组每分钟肠鸣音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术后24 h治疗组患者胃肠电图P值、f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RD、R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 2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术后72 h 2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较术后24 h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4 h治疗组血清MT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结论:在常规术后干预措施基础上加用畅通散外敷神阙穴能够加快阑尾切除术后POI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促进术后机体康复,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检测蒜氨酸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低杀菌浓度(MBC),探讨蒜氨酸体内外抗菌机制。方法 体外微量稀释法检测蒜氨酸MIC和MBC,荧光显微镜观察菌体表面蒜氨酸,探讨蒜氨酸抗菌机制。体内蒜氨酸和青霉素分别治疗金葡菌感染家兔脓肿,检测脓汁标本中细菌存活情况,探讨体内蒜氨酸抗菌作用。结果 蒜氨酸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3.047 μg·mL-1、6.094 μg·mL-1、0.386 μg·mL-1、0.386 μg·mL-1,蒜氨酸体外无杀菌活性。浓汁标本:死菌率蒜氨酸治疗组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 < 0.01),与青霉素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 > 0.05);活菌率蒜氨酸治疗组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 < 0.01),与青霉素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 > 0.05)。结论 蒜氨酸与菌体蛋白、细菌酶蛋白结合阻断细菌与环境物质交换,抑制细菌生命活动,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无杀菌活性;蒜氨酸体内代谢成大蒜素,具有较强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7.
8.
《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院校的重点核心课程,实验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近年来,实验课课时被大幅度压缩,实验内容删减严重,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为解决实验课学时严重短缺、学习内容片段化、缺乏系统性的问题,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被引入教学,通过课上及课后推送,将传统教学内容与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慕课)、微课、手机微信融为一体,完善并丰富教学内容,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文章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介绍"雨课堂"的使用方法和具体教学内容,并使用调查问卷分析教学效果。皆在与同行分享经验,为《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侯银萌  李硕  王泠 《护理学杂志》2020,35(19):105-109
对潮湿相关性皮炎的概念、危险因素、国内外发生率进行简要介绍。从皮肤长期接触水分导致浸渍,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作用进行综述,以增强对潮湿相关性皮炎病理机制的认识;从发病机制视角综述目前局部护理新进展,包括避免与水分长期接触、清洁、保湿、皮肤保护、使用温和的产品5个方面,旨在为相关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脑部胶质瘤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脑肿瘤,具有复发率高、死亡率高以及治愈率低的特点。常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技术进行鉴别。随着成像技术和机器学习方法的不断发展,多模态影像智能分析技术已经逐步成为研究热点,在脑胶质瘤的病灶分割测量、肿瘤分级、预后生存周期预测和基因型辨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介绍基于机器学习和多模态影像在脑胶质瘤临床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