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了解妊娠与尖锐湿疣(CA)的相关性。方法:采取非意愿性妊娠终止14例,无自觉症状4例,分娩后及意愿性妊娠有不适感觉的18例患者进行电离子切除疣体后,外涂α-2b干扰素凝胶。结果:妊娠期间治疗复发率高,治愈率低,终止妊娠或分娩后1~2次治愈,并有4例终止妊娠或分娩后疣体自行消退。讨论:非意愿性妊娠的CA患者应及早终止妊娠,无自觉不适的中、晚期意愿性妊娠患者应留待分娩后观察1个月疣体未消退再作治疗。C A的妊娠患者推荐自然分娩方法,母婴垂直传播率低。  相似文献   
2.
由于功能性便秘病因的多样性、症状存在的长期性,使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因此对其临床诊治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重视。其诊断方面,罗马Ⅲ诊断标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治疗方法,大多数的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即可改善症状,而经过积极的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就应考虑手术治疗。现结合笔者的临床工作经历,就近年来功能性便秘的诊治进展以及出现的某些新方法(比如生物反馈治疗)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是色氨酸沿犬尿酸途径分解代谢的限速酶,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均有较高的表达,其高表达是导致肿瘤免疫耐受的原因之一,与肿瘤患者的预后较差关系密切。目前,学者们观点比较一致的是, IDO可通过3种机制参与诱导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耐受。脂多糖和多种细胞因子等物质可调节IDO的表达,1-甲基色氨酸作为IDO的抑制剂在肿瘤患者的免疫治疗中显示出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对IDO如何参与肿瘤免疫耐受具体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将会对今后制定肿瘤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凤霞  李保松  王涛  纪冰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6):3268-3270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尤其是长期置管和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主要特点为尿量增多、尿管内可见持续血尿并有絮状沉渣,伴有或不伴有全身感染症状。本文分析1例留置导尿管引起逆行性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原学检测、治疗措施,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提肛运动对于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结直肠肛门科治疗的80例直肠癌保肛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提肛运动进行功能恢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直肠压力及括约肌功能长度。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肛门排便控便功能优良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P0.05);观察组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直肠最大耐受容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提高(P0.05),两组括约肌功能长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提肛运动对于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疗效显著,能促进排便功能的恢复,提升肛门对排便的控制力,改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obla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方法 及对MEN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PCR扩增技术扩增出Mobla编码基因,将其构建到真核表达Mobla载体上,利用脂质体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干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检测Mobla蛋白是否表达,采用荧光素梅报告基因实验对MEN通路基因表达活性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成功构建Mobla真核载体,经过小鼠肝脏细胞转染后能对其蛋白质进行提取,Western blot显示:Mobla质粒在小鼠肝脏细胞中表达水平未见异常.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进结果 显示:Mobla能抑制MEN通路基因信号,能抑制TNF-a刺激引起的MEN通路转录活性.结论 采用PCR扩增技术能成功扩增、构建出Mobla真核表达载体,并且对MEN通路基因表达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杰氏棒杆菌所致临床患者尿路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治疗及相关文献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1月尿液培养阳性标本,革兰氏染色观察细菌形态,采用Walkaway96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质谱仪、API 20棒鉴定细菌,E试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革兰阳性棒状杆菌可被白细胞吞噬及破坏白细胞,鉴定结果为杰氏棒杆菌,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期间患者体温出现明显波动,复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14.6×109/L、尿常规白细胞++,调整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治疗。结论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提高对革兰阳性棒杆菌的重视,正确指导临床采集标本,以免造成临床医师对重症患者继发疾病的漏诊。此外,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可作为治疗杰氏棒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临床治疗有效,可作为经验性用药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滨州地区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某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患者送检血培养阳性且符合血流感染诊断的非重复标本。应用质谱仪、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仪对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API系列手工鉴定和K-B法药敏试验作为补充,依据CLSI 2017年标准判定药敏试验结果;应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非重复病原菌97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31株(64.7%),革兰阳性菌321株(33.0%),真菌13株(1.3%),厌氧菌10株(1.0%)。未检出碳青霉稀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CRE),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5%)。葡萄球菌属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占各自分离菌株的18.8%、72.8%。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VRE)。结论 滨州地区住院患者血流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菌种呈现多样性,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不同,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35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26例确诊后给予抗凝溶栓治疗。9例确诊后即行手术治疗,均行小肠部分切除术,术后继续抗凝治疗。结果:抗凝溶栓组26例中22例治愈,5例出院后于两年内复发再次入院治疗,4例中转手术,1例术后死亡。急症手术组9例治愈8例,术后死亡1例。结论: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与腹部手术、高凝状态及门脉高压有关。腹部强化CT检查,早期诊断并抗凝溶栓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手术时机把握合适,术中正确判断切除坏死肠管范围及术后抗凝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苯唑西林酶(OXA)-48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D类碳青霉烯酶,具有较强的碳青霉烯类药物水解活性.编码该酶的基因位于质粒等可移动遗传因子上,使得该类酶基因可在细菌间广泛传播;且产此类酶的细菌对几乎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此文就OXA-48的流行病学特征、分子生物学特性、耐药机制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