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血吸虫病监测预警指标体系,为东线工程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评估和制订应急预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专家咨询法和流行病学多维综合评价等方法对东线工程血吸虫病监测预警指标进行评估,以确定预警指标.结果 评估研究了53个监测预警指标,其中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40个.结果 表明钉螺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的主要指标,其中又以钉螺孳生位置最为重要.据此建立了东线工程4个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等级,分别为I级:钉螺扩散进入输水河道渠首(一级泵站上);Ⅱ级:里运河钉螺扩散越过N 32°54';Ⅲ级:里运河钉螺扩散越过N 33°03'或越过金湖站;Ⅳ级:钉螺扩散越过N 33°15'或越过洪泽站.同时确定了4个人畜感染指标为重要的指示性指标.根据各项指标间关系,确定了东线工程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评估方法.结论 初步确定了钉螺为主、人畜感染为辅的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和东线工程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东线江都泵站钉螺扩散情况现场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南水北调东线取水口抽调江水时钉螺能否进入输水河道孳生扩散。方法对泵站前水源河道、泵站拦污栅、泵站消力池滩地和渠首输水河道进行钉螺分布调查,采用打捞的方法检测水源河道漂浮物携带钉螺情况,结合水工建筑功能、调水量及有关河道水位资料,对钉螺通过泵站扩散可能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江都泵站前水源河道查出钉螺面积185.28hm2,水源河道漂浮物调查发现钉螺主要在汛期吸附于漂浮物漂流扩散;泵站前拦污栅及泵站出水口消力池滩地及泵站后渠首输水河道均未发现钉螺。结论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泵站水闸、拦污栅、水泵、消力池等水工建筑物具有阻挡、沉淀钉螺的作用,泵站消力池及输水河道因水体大,常年保持高水位运行,不适宜钉螺孳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肠道线虫病防治措施及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相关分析方法,对药物驱虫、健康教育和改水改厕等综合措施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998~2005年肠道线虫总感染率呈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率达26.65%。相关分析表明肠道线虫感染率与居民生活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平均收入=-0.791,r消费支出=-0.779,P均<0.05),与自来水普及率、改厕覆盖率亦呈显著负相关(r自来水=-0.849,P<0.01;r卫生厕所=-0.831,r无害厕所=-0.817,P均<0.05),居民卫生行为正确率显著提高。结论药物驱虫可以快速、有效地控制肠道线虫感染率,而改水改厕、健康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在肠道线虫病防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地区钉螺监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了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地区钉螺分布及其对调水安全的影响。方法每年春季采取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对东线工程源头地区进行钉螺分布调查,同时选择江都水利枢纽泵站消力池滩地定点监测钉螺扩散。结果2006-2009年东线工程源头地区查出钉螺面积分别为256.11、184.55、164.92hm2和121.16hm^2;感染性钉螺面积分别为8.3、1.0、1.0hm^2和0hm^2;活螺密度也呈逐年下降趋势。GoogleEarth地图显示东线工程源头地区钉螺主要分布在夹江和芒稻河。对江都泵站消力池滩地定点监测发现局限性低密度扩散钉螺,分析原因为引河疏浚工程建筑垃圾携带所致。结论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地区存在钉螺扩散的风险,因此有必要长期开展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了解扬州市输入性恶性疟疫情及探讨可行性防控措施。方法采用疫情统计、流行病学调查、随访调查等方法,对扬州市江都区输入性恶性疟疫情和劳务输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江都区共网络直报输入性恶性疟46例,均为赴非洲劳务输出人员,年龄多在30~49岁,其中28例在国外发病,29例集中于某劳务输出公司。调查各类回国人员444人,确诊恶性疟24例。结论要做好输入性恶性疟防控工作,必须加强劳务输出市场规范管理和对劳务输出人员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源区 “保芦” 沙埋灭螺效果。 方法 于钉螺产卵期将成螺置于不同含沙量的环境饲养7 d, 观察产卵情况。将钉螺置于采用江沙制成的饲养盘, 在实验室观察其生存情况。水源区现场试验观察沙埋灭螺前后钉螺密度变化和芦苇生长情况。 结果 钉螺在纯江沙环境不产卵, 江沙含量10%~100%各组产卵数与江沙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r = -0.965,P = 0.008)。钉螺在江沙环境的死亡率随时间增加而上升, 25 ℃左右3、 6个月钉螺死亡率分别达96.00%和100%。现场灭螺沙埋后、 次年春季、 汛期后、 第3年春季均未发现钉螺; 对照组采用药物灭螺后2周, 活螺密度下降93.65%, 经过汛期, 活螺密度较灭螺前上升100%, 至第3年春季活螺密度仍为0.37只/0.1 m2 。沙埋后次年春季芦草生长良好。 结论 江沙环境不利于钉螺产卵和生存; 现场应用沙埋法具有 “保芦” 灭螺效果, 似还具有防止汛期钉螺扩散作用; 沙埋法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可应用于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区和沿江滩涂湿地钉螺控制。  相似文献   
8.
江都市地处长江下游北岸,辖13个镇309个村,人口1065280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河流纵横,村庄密集,自然因素有利于疟疾流行。1流行情况江都市流行的主要是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少见,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1960年和1971年,曾发生2次大规模的间日疟流行,年发病率高达15.29%和24.49%,最高的乡年发病率达34%。1963年首次发现恶性疟,至1965年共97例,此后未再发现。70年代以后,疟疾疫情逐渐得到了控制,发病率逐年下降。年发病率以县为单位1976年下降到1%以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特点和水工建筑对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影响。方法调查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布置情况,分析工程特点和水源调度方式对钉螺扩散和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现场试验观察硬化河岸、"胸墙"、清(拦)污设施、水泵、消力池等水工建筑防螺作用。结果东线工程东平湖以南将建13级、共34座泵站;江都泵站引河硬化后已连续3年未查获钉螺;泵站前设置的拦污栅和清污机可有效拦截大部分漂浮物而使钉螺失去吸附载体;水泵内复杂的螺旋水流可使钉螺和吸附的漂浮物完全分离;泵站消力池水体可沉淀钉螺,水淹3、6个月钉螺死亡率分别达74%和98%;控制流速在0.2 m/s时,涵闸"胸墙"可完全拦阻漂浮物而有效防止钉螺扩散;东线工程水源由长江、淮河等组成,淮河枯水期多抽调江水,淮河丰水期多用淮水。结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布局特点、水源组成、调度方式及各级泵站和附设水工建筑均不利于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北移扩散。  相似文献   
10.
扬州市区域内疾控机构运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扬州市区域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运行现状和存在问题,并进行深层次分析,为优化配置区域内疾病预防控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现状调查、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法对机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本建设相对滞后,人力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经费短缺,影响工作运行。这一运行现状带来的弊端是疾控机构公共服务能力削弱、公共服务职能偏废,疾控机构社会形象降低,生存和发展受到制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不强。导致这一状况的根源一是政府的筹资职能缺位,二是政府的管理职能缺位。对策一是正确定位,构建疾控体系新框架;二是完善疾控体系的经济政策,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三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落实公共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