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后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水平的变化及对肝损伤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初治肺结核患者226例,检测抗结核药物统一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相关血清学指标、GST和GDH水平。分析GST和GDH水平与肝损伤分级的关系及诊断价值。结果肝损伤发生率32.3%(73/226)。治疗前两组GST和GD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肝损伤组GST和GDH水平显著高于非肝损伤组(均P〈0.05),且随着肝损伤程度的加重,GST和GDH水平均升高(均P〈0.01)。GST变量的曲线下面积为0.89,GDH变量的曲线下面积为0.93,具有较高的诊断肝损伤临床价值。结论 GST和GDH在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伤中显著升高,并且具有较高的诊断该类肝损伤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furin基因启动子活性对肝硬化患者肝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1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样和临床资料,采用竞争分化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furin P1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229 C/T)进行基因分型,并以其为活性指标分析启动子活性与肝脏血清酶学、胆红素、白蛋白和凝血酶原等水平的关系。结果:全部患者中,等位基因C的频率为75.3%(271/360),等位基因T的频率为24.7%(89/360),基因型CC、CT和TT的频率分别为62.2%(112/180)、26.1%(47/180)和11.7%(21/180)。SNP -229C/T基因分型与主要血清酶学、胆红素、白蛋白和凝血酶原等水平无关,而与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有关。结论:furin基因启动子的活性对肝细胞主要功能无影响,提示furin作为HBV感染的治疗新靶点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杭州市西湖区学龄前儿童病毒性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分布和流行规律. 方法 选取杭州市西湖区2010-2012年间0~6岁的学龄前儿童2 578例,利用ELISA法检测儿童体血清内HBsAg、anti-HBs、HBeAg、anti-HBe、anti-HBc水平. 结果 HBsAg及anti-HBs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2%和57.76%,男性学龄前儿童的HBsAg 的阳性检出率要显著高于女性学龄前儿童,而女性学龄前儿童的anti-HBs的阳性检出率要显著高于男性儿童.2010、2011、2012连续三年的动态监测发现anti-HBs的阳性检出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而HBsAg的阳性检出率则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 结论 定期的对学龄前儿童进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并及时的对其中的易感人群进行疫苗的补种,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乙肝的感染.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硬化急性期血脂和尿酸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缓解-复发型多发性硬化(MS)患者急性期血脂、尿酸水平变化及其与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相关性。方法选择28例缓解-复发型MS住院患者(MS组),检测其血脂、尿酸水平。选择同期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将MS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水平与EDSS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MS组HDL-C水平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组尿酸水平为(200.986±101.322)μmol/L,对照组为(260.071±96.156)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相关性分析发现,MS组患者HDL-C、尿酸水平与EDSS无相关性。结论MS急性期血清HDL-C水平升高、尿酸水平降低,但与EDSS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自限感染和慢性感染与原蛋白转化酶FurinP1启动区SNP一229C/T的关系。方法收集112例抗一HBs和抗一HBe阳性的HBV自限感染者和300例HBV慢性感染者的外周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竞争分化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为基础的方法对FurinP1启动区SNP一229C/T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全部患者中,C等位基因频率为74.6%(615/824),T等位基因频率为25.4%(209/824),CC、CT和TT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60.9%(251/412)、27.4%(113/412)和11.7%(48/412),不完全符合Hardy—Weinberg分布。与自限感染相比,HBV慢性感染者携带较高频率的T等位基因(28.2%vs17.9%,P〈0.01)、1Tr基因型(14.3%vs4.5%,P〈0.01)和较低的C等位基因(71.8%VS82.1%,P〈0.01)、CC基因型(58.0%VS68.8%,P〈0.05)。在慢性感染患者中,HBeAg的状态与基因型分布无关。结论FurinP1启动区SNP.229C/T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HBV感染的转归,有望成为临床上HBV感染转归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评价强肝化纤汤治疗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对其进行肝脏瞬时弹性成像,记录弹性值后,两组均采用相同的保肝、降酶、抗病毒西药治疗,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中药强肝化纤汤,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再次进行肝脏瞬时弹性成像,并记录数据,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以及肝脏瞬时弹性成像评价纤维化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所得弹性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两组肝脏弹性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所测得弹性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所测得的弹性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84.00%、6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可以评价慢性肝脏纤维化程度;强肝化纤汤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缓解-复发型多发性硬化(MS)患者急性期血脂、尿酸水平变化及其与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相关性。方法选择28例缓解-复发型MS住院患者(MS组),检测其血脂、尿酸水平。选择同期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将MS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水平与EDSS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MS组HDL-C水平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组尿酸水平为(200.986±101.322)μmol/L,对照组为(260.071±96.156)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相关性分析发现,MS组患者HDL-C、尿酸水平与EDSS无相关性。结论MS急性期血清HDL-C水平升高、尿酸水平降低,但与EDSS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