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197例神经内科就诊治疗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7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发生了医院感染现象,占比11.68%;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因素分析发现,医院感染的发生主要与发病年龄、糖尿病史、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留置导尿等因素有关。结论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较易发生感染现象,且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患者住院期间应进行综合性防御措施,减少患者的神经内科感染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手足口病重复发病的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门诊或住院部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807例.询问患儿监护人以及查询门诊病历系统了解患儿手足口病患病次数,分为重复发病组92例,非重复发病组715例.收集患儿的性别、首次发病年龄、户籍所在地、现居住地、人群分类情况,分析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及验证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多重耐药菌(MDRB)感染风险Nomogram模型。方法 选取2017年至2021年在某综合医院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的9 488例,并随机抽取2 800例为验证组,其余6 688例为建模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MDRB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及验证MDRB感染的Nomogram模型。结果 9 488例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中检出病原菌有1 398例,共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 47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 109株占75.03%,革兰阳性菌346株占23.41%,真菌23株占1.56%。MDRB感染有144例,占10.30%(144/1 39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抗菌药物应用种类、住院时间、机械通气及留置导管是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MDR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χ2=4.703、9.552、39.500、37.662、19.817,P<0.05)。基于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MDRB感染的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建模组、验证组AUC值为0.758、0.756,提示诊断效能较好;Hosmer-Leme...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裂隙尺训练器用于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训练的疗效。方法将68例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训练组(32例)及对照组(36例),训练组采用裂隙尺训练器用于术后立体视功能恢复训练,行集合训练和分开训练,每天早晚各1次,连续12个月;对照组不进行训练。比较两组双眼视功能。结果两组术后双眼单视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术后12个月,两组双眼视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裂隙尺训练器可以有效促进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中,同期摘除晶体(前段)联合手术,与保留晶体(单纯后段手术)的疗效与优缺点。方法收集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的209例(211只眼)患者,其中118例(120只眼)行前后段联合手术均二期植入人工晶体。91例(91只眼)行单纯后段手术,分析比较两种术式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32个月,平均(11.8±0.5)个月。其中前后段联合手术最终最佳矫正视力提高85例(85只眼)。单纯后段手术最终最佳矫正视力提高66例(66只眼)。结论前后段联合手术平均手术次数低,治疗费用低,均明显优于单纯后段手术。最终最佳矫正视力两种术式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高度近视合并黄斑病变白内障患者在超声乳化手术植入中预留-3.0~-5.0D近视度数人工晶状体,观察其术后低视力效果.方法 58例(76眼)高度近视合并黄斑病变的白内障病例,选择术后预留-3.0~-5.0D屈光效果的人工晶状体,在完成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后同期植入.术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术后最佳矫正远视力眼前指数3只眼,0.05~0.1者13眼,~0.3者46眼,≥0.3者14眼,仅2眼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术后屈光度情况为-2.00~-3.00D8眼,~-4.00D者45眼,~-5.00D者23眼.结论 合并黄斑病变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植入预留中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近用视力,帮助患者改善工作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医院手术患者的非计划二次手术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减少非计划二次手术和相关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0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5 467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所在科室、手术名称、手术原因、手术次数和感染发生情况等信息,分析患者非计划二次手术与医院感染的发生特点。结果:105 467例手术患者中有179例(占0.17%)发生非计划二次手术,其主要分布在消化外科(43例,占24.02%)、神经外科(41例,占22.91%)和肝胆胰脾外科(31例,占17.32%),行非计划二次手术的原因主要为术后出血(102例,占56.98%),其次为切口感染(20例,占11.17%)和愈合不良(16例,占8.94%);179例行非计划二次手术的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有52例(感染发生率为29.05%),其中感染时间发生在二次手术后的有29例(占55.77%),发生首次手术后的有22例(占42.31%);此外,感染的部位以手术部位为主(26例,占50.00%),其次为呼吸道(18例,占34.62%)。结论:医院非计划二次手术的发生率整体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实验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86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标本,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实验,进行多重耐药菌筛查及耐药情况分析。结果 86份脑脊液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94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38株,占40.43%,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氏阳性菌56株,占59.57%,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92.86%)、磺胺甲噁唑(78.57%)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100%)、头孢噻肟(91.67%)耐药率较高,对环丙沙星(8.33%)耐药性低;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100%)耐药率较高,对氨苄西林、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及庆大霉素无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100%)耐药率较高,对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头孢噻肟及氯霉素无耐药性。结论 细菌性脑膜炎患儿感染的病原菌情况较复杂,不同病原菌对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临床可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对症给药,规范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超声生物显微镜对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手术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手术前后的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了解手术部位的形态、结构变化及其和临床疗效的关系,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21例外伤性睫状体脱离范围超过60°或低眼压持续时间超过6周的患者,进行直接睫状体复位术,在手术前后进行UBM检查。结果:术前UBM检查结果示所有患者睫状体与巩膜间均可探及无回声区,5例睫状体与巩膜未完全脱离,16例睫状体与巩膜360°完全脱离;12例睫状体与前房完全沟通,9例前房与睫状体上腔之间未见直接沟通。术后所有患者眼压回升,视力改善,UBM见原睫状体脱离部位均已复位,与巩膜之间未见间隙形成。结论:对于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经UBM检查后进行睫状体脱离缝合复位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手术室院内感染的预防和管理对医院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对引发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院内感染的主要源头以及防控途径,针对院内感染状况提出相关防控建议,希望能够为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防控流程,提高医院介入手术室院内感染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该研究认为针对目前的手术室院内感染状况,医院应当进一步强化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对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在医疗工作中需坚持无菌操作的原则,注重各种细节管理,有效提高医院感染防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