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经尿道电切术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尿道电切术已成为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首选方法,若肿瘤位于膀胱侧壁及三角区周围,术中电刀切割时电流易透过膀胱壁而刺激闭孔神经,引起大腿内收肌群的收缩及骨盆移动,被称之为"闭孔神经反射"[1],出现闭孔神经反射后可导致膀胱穿孔、盆腔大血管损伤、肠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2],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何预防闭孔神经反射已成为腔内泌尿外科治疗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现对国内外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灵芝多糖对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DM ED)的影响.方法:建立DM ED大鼠模型,分别用二甲双胍和不同浓度的灵芝多糖处理8周,并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体征.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胰岛素水平,用相关试剂盒检测阴茎海绵体组织SOD、...  相似文献   
3.
改良电切法在TURBt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中,高频电流透过膀胱壁刺激闭孔神经.会引起大腿内收肌强烈收缩,特别是电切侧壁肿瘤时常易引起闭孔神经反射,易导致膀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处理较为棘手。1997—2004年我们采用先电凝刺激引起闭孔神经疲劳后电切的方法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1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降钙素原(PCT)监测在经皮肾镜术后尿源性脓毒症诊治中的意义,为临床治疗尿源性脓毒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经皮肾镜术后尿源性脓毒症患者50例,其中,脓毒症组30例、严重脓毒症组16例、脓毒症性休克组4例,治疗前后检测3组患者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评价PCT、CRP对尿源性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P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治疗后的血清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诊断尿源性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0.816±0.081、诊断临界值为1.2ng/ml、特异度83.6%、敏感度88.4%、诊断准确率83.6%,血清CRP诊断尿源性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0.739±0.055、诊断临界值为40.2μg/ml、特异度71.5%、敏感度81.7%、诊断准确率72.3%。结论动态监测患者PCT对早期诊断尿脓毒症的发生以及判断尿脓毒症病程进展更准确,在评估抗感染治疗疗效方面更准确,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