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评价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面部软组织损伤美容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0例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美容整形外科手术进行修复,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住院时间、损伤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修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损伤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能促进面部软组织的损伤修复,提高美容修复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张家口地区常见3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与总IgE水平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诊断急/慢性荨麻疹、湿疹性皮炎、过敏性紫癜3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620例,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血清总IgE、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水平,以血清总IgE100IU/ml,或者以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水平0.35kU/L为阳性,统计分析3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特异性IgE与总IgE水平变化,分析常见过敏原分布特征,比较3种皮肤病患者过敏原分布差异。结果入选研究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620例,其中,急/慢性荨麻疹260例,湿疹皮炎210例,过敏性紫癜150例。378例(378/620,60.97%)患者血清总IgE水平升高,急/慢性荨麻疹169例(44.71%)、湿疹性皮炎137例(36.24%)、过敏性紫癜72例(19.05%)。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患者412例,检出率66.45%(412/620),急/慢性荨麻疹过敏源阳性194例(194/260,74.62%),湿疹性皮炎过敏原阳性168例(168/210,80.00%)、过敏性紫癜109例(109/150,72.67%)。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高于总IgE阳性率[(412/620,66.45%)比(378/620,60.97%),χ~2=9.822,P0.05]。常见16种过敏原组合单项中,户尘螨、粉尘螨、春花粉、狗/猫毛皮屑、牛奶、虾6种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在3种皮肤病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性过敏原以户尘/粉尘螨、狗/猫毛皮屑阳性率较高,急/慢性荨麻疹、湿疹性皮炎、过敏性紫癜组中阳性率分别为21.43%、14.90%、8.76%;食物性过敏原中,湿疹性皮炎以牛奶阳性率较高,为5.27%,急/慢性荨麻疹以虾/蟹过敏阳性率高,阳性率为10.90%。结论检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与总IgE水平有助于临床合理寻找过敏原,对其进行针对性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白虎汤加味联合地氯雷他定以及地塞米松治疗接触性过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接触性过敏性皮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醋酸地塞米松软膏外涂与地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白虎汤加味治疗。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VAS瘙痒评分、血清Th1/Th2比值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Th1/Th2比值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白虎汤加味联合地氯雷他定以及地塞米松治疗接触性过敏性皮炎相比单纯西药治疗效果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恢复细胞免疫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免疫炎性反应与依巴斯汀对于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临床疗效与机制分析. 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诊断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120例,均为急性荨麻疹患者.取同龄健康人群组60例作为正常组. 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1、Th2、Th17与Treg亚群T细胞比例,计算Th1/Th2,Th17/Treg比值,比较两组患者免疫炎性反应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IL-6、IL-10与IL-17水平间相关性.入组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以信封法随机分为依巴斯汀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依据全国高等医学教育本科教材《皮肤性病学》第七版给予对症处理.依巴斯汀组患者给予依巴斯汀10mg/天治疗,观察时间为1个月.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L-6、IL-10、IL-17与Th1/Th2,Th17/Treg比值变化. 结果:变态反应性疾病组患者血清IL-6、IL-17水平升高,IL-10水平下降,Th1/Th2比值下降,Th17/Treg比值增加,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态反应性疾病组患者血清IL-6与IL-17呈直线正相关(r=0.786,P<0.05),血清IL-10与IL-17呈直线负相关(r=-0.818,P<0.05).给予依巴斯汀治疗后,患者血清IL-6、IL-17水平下降,IL-10水平升高,Th1/Th2比值升高,Th17/Treg比值降低,临床有效率提高,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体内存在免疫、炎性反应.依巴斯汀可以下调血清炎性反应水平,调节患者体内细胞免疫功能失衡,对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9、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与总免疫球蛋白E(IgE)、干扰素γ(IFN-γ)、IL-4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CSU活动期患者纳入CSU活动期组, 依据7日荨麻疹活动评分(UAS7)将其分为轻度组15例、中度组25例和重度组20例三组;并将经规范抗组胺治疗28 d后进入疾病静止期的19例患者纳入CSU静止期组。另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中心参加体检的30名健康受试者纳入健康对照组。采集CSU活动期和静止期患者及健康受试者空腹肘静脉血5 ml, 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IL-9、PAF、总IgE、IFN-γ和IL-4水平, 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对CSU活动期患者血清IL-9、PAF水平与总IgE、IFN-γ和IL-4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SU活动期组血清IL-9、PAF、总IgE和IL-4水平均高于CSU静止期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 血清IFN-γ水平低于CSU静止期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且健康对照组与CSU静止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银屑病性关节炎(psoriasis arthropathica,PsA)患者血清因子与外周血T细胞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PsA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5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因子水平,两组Th细胞表达水平,分析外周血T细胞表达与血清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抗链球菌溶血素O(antistreptolysin O,ASO)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Th1及Th17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reg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Spearma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Th1与RF及CRP呈正相关;Th2与CRP呈正相关;Th17与RF及ASO呈正相关;Treg与RF、CRP及ASO均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PsA患者机体血清因子与其外周血T细胞的表达具有比较紧密的联系.临床治疗时可对此类指标进行深入研究,从而进一步分析其中的作用机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地氯雷他定、地塞米松联合外涂氧化锌软膏、冷喷治疗面部接触性过敏皮炎的疗效.方法 收治的面部接触性过敏皮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地氯雷他定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外涂氧化锌软膏联合冷喷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周症状体征积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在治疗后2周才开始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皮损为Ⅰ型者治疗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方法对Ⅱ型及Ⅲ型皮损治疗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氯雷他定、地塞米松联合外涂氧化锌软膏、冷喷治疗接触性过敏皮炎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尤其是Ⅱ、Ⅲ型皮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银屑病关节炎(PsA)患者检测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PsA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4例作为对照组。在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中,病情基本痊愈之后以及部分患者复发时(健康对照组则在常规体检时进行)对比两组受试者的TGF-β1及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分析不同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的PsA患者外周血TGF-β1及EGF水平,以及PsA患者不同治疗时期的外周血TGF-β1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GF-β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pearma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随着PASI评分不断增加,PsA患者TGF-β1水平随之降低,二者呈现为负相关(r=-0.873,P=0.000),但患者PASI评分增加的同时,EGF水平无明显变化,二者无明显相关性(r=0.218,P=0.964)。PsA患者治疗中与治疗后的TGF-β1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的水平,PASI评分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复发患者的TGF-β1及PASI评分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PsA患者外周血TGF-β1可较好地反映其疾病进展情况,可用于评估其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