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 分离与鉴定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RH株速殖子外泌体。方法: 收集弓形虫速殖子与人结肠癌SW480细胞共培养上清液,经离心、过滤,采用基于聚合物沉淀技术的试剂盒法分离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特征,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检测外泌体粒径大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外泌体经典标志分子CD63、HSP70以及弓形虫特异蛋白表面抗原1(surface antigen 1,SAG1)、棒状体蛋白16(rhoptry protein 16,ROP16)、ROP18和致密颗粒蛋白1(dense granule protein 1,GRA1)。结果: 从弓形虫与细胞共培养上清液中分离出囊泡样物质,其外形为圆形,有完整的膜结构,直径为30~150 nm;表达外泌体特异性蛋白CD63、HSP70;检测出弓形虫特异性蛋白SAG1、ROP16、ROP18和GRA1。结论: 从弓形虫速殖子与SW480细胞共培养上清液中获得弓形虫外泌体。  相似文献   
2.
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是一种有荚膜的革兰阴性粗短杆菌,是临床上重要的机会致病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基因间存在差异,依据系统发育树可分为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KpⅠ)、类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quasipneumoniae, KpⅡ)和变栖克雷伯菌(Klebsiella variicola, KpⅢ),三者生态分布、基因型、耐药性、毒力特征以及致病性存在显著差异,为感染性疾病精准治疗带来新的挑战。本文对KpⅠ、KpⅡ、KpⅢ的鉴定、流行特点及致病特点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原核表达阴道毛滴虫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of Trichomonas vaginalis,TvMIF)并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 采用PCR技术扩增TvMIF基因,并克隆至pTG19 T载体,酶切及测序鉴定后,再定向插入pET 30a(+)载体。将重组载体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用IPTG诱导蛋白表达。采用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TvMIF蛋白,并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多克隆抗体。结果: 从阴道毛滴虫cDNA中扩增出TvMIF基因片段,测序结果与基因库收录序列一致。成功构建pET 30a TvMIF重组质粒,重组TvMIF蛋白约为15.5 kDa,以可溶性蛋白形式存在。获得TvMIF重组蛋白的多克隆抗体,蛋白印迹法检出TvMIF的特异性条带。 结论: 成功获得阴道毛滴虫MIF蛋白并制备了多克隆抗体,可用于后续研究阴道毛滴虫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长链基因间非编码RNA环加氧酶2(lincRNA-COX2)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感染所致RAW264.7细胞凋亡和细胞极化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分为未感染对照组、 Lm感染组、小干扰RNA阴性对照(si-NC)组、 si-NC联合Lm组、 lincRNA-COX2小干扰RNA(si-lincRNA-COX2)组、 si-lincRNA-COX2联合Lm组。Lm感染复数(MOI)=10感染RAW264.7细胞,细菌感染6 h后收集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和实时定量PCR检测siRNA转染抑制效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裂解型胱天蛋白酶3(c-caspase-3)、 caspase-3、 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 Bcl2相关X蛋白(BAX)、精氨酸酶1(Arg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水平。结果 Lm感染RAW264.7细胞后,c-caspase-3/caspase-3、 BAX/Bcl2比值、 iNOS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上调,而Arg1水平较对照组下调。敲低lincRNA-COX2可抑制Lm感染引起的RAW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感染引起小鼠和巨噬细胞的细胞焦亡作用机制.方法:体内实验,C57B/6小鼠分为Lm组和阴性对照组(NC组),分别经小鼠尾静脉注射Lm菌液5×104 CFU/鼠和无菌PBS,24 h后取脾脏、肝脏、脑组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焦亡及核苷酸结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感染致Bewo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及迁移能力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Lm以MOI=10感染Bewo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Bewo细胞炎症因子IL-1β、IL-6及TNF-α的mRNA水平;划痕试验及Transwell试验检测Bewo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Bewo细胞迁移相关蛋白(MMP2,MMP9,TIMP-1)以及MAPK家族蛋白(p-p38MAPK,p38MAPK,p-ERK1/2,ERK1/2)的表达水平。结果 Lm感染Bewo细胞后炎症因子IL-1β、IL-6及TNF-α的mRNA水平与感染1 h相比均升高。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迁移相关蛋白MMP2逐渐升高;MMP9和TIMP-1变化趋势一致,先上升后下降;Lm感染致MAPK家族p38MAPK及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结论 Lm感染Bewo细胞后导致细胞迁移能力增强,MMP2在调控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中起主要作用,Lm感染可以激活Bewo细胞MAPK家族p38MAPK及ERK1/2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