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本中心及樟木实验室对出入境和口岸从业人员进行HFV/AIDS常规监测工作中,发现2例HIV感染者,现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曾维艳  陈肖  王洋  孙丰慧  代敏  蒲忠慧 《中草药》2023,54(18):6084-6091
目的 以非挥发性化学成分为指标,评价不同产地艾叶Artemisia argyi质量,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以指纹图谱定性,绿原酸和黄酮等多指标成分定量,结合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艾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结果 建立了20批艾叶的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739~0.983,标定了28个共有峰,指认了绿原酸、木犀草苷、圣草酚、棕矢车菊素、异泽兰黄素5个成分,含量测定表明不同产地艾叶绿原酸和黄酮成分存在显著差异;HCA分析20批艾叶为3类;PCA得到7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6.676%;OPLS-DA分析表明绿原酸、木犀草苷、圣草酚、棕矢车菊素、异泽兰黄素可能是影响艾叶药材质量的差异标志物。结论 指纹图谱定性及多非挥发性成分定量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可用于艾叶药材鉴别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樟木口岸经过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后传染病感染情况,为制定下一步的防制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所监测人员血清样本,进行乙肝、梅毒、HIV抗体检测.结果2002年278名体检人员检出阳性结果33例,总检出率11.87%.各类传染病的检出百分比为:乙肝7.19%、梅毒4.32%、HIV抗体0.36%.2003年339名体检人员检出阳性结果24例,总检出率7.08%.各类传染病的检出百分比为:乙肝3.24%、梅毒3.83%、HIV抗体0.结论经过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各类传染病感染皆有所下降.传染病的传播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曾维艳  陈雪  张琴 《四川医学》2014,(2):229-231
目的 探索水胶体敷料对静脉输注加贝酯致静脉炎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2013年1~8月我院消化内科96例静脉输注加贝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2例和对照组34例,实验组采用水胶体敷料固定留置针,对照组采用无菌医疗固定贴膜固定,比较两组间静脉炎的发生差异.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82.3%、11.3%,P<0.01.结论水胶体敷料能很好地防治加贝酯致静脉炎,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防止传染病在国境间传播,为口岸疾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西藏樟木口岸3443名出入境人员、口岸从业人员和尼泊尔司乘人员的疾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各种传染病216例,占受检人数的6.27%,其中HIV抗体阳性2例,检出率为0.06%;梅毒136例,检出率为3.95%;HBsAg阳性58例,检出率为1.68%;丙肝20例,检出率为0.58%。经统计学分析,四种传染病的检出在不同的民族、文化程度、行业、性别、婚姻状况中有显著差异。结论应重点加强对樟木口岸常年往返的尼泊尔司乘人员传染病监测,同时也应加强对口岸酒吧、餐饮服务人员传染病的监测和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导游人员进行高原病知识培训,了解培训对导游人员高原相关知识的提高效果,为通过开展高原病知识培训,减少由于高原病知识的缺乏引发的高原反应,提高导游人员对高原病发生后的处理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的高原病知识问卷,2011年3月7和8日,让高原旅行导游人员在培训前、培训后2次填写问卷,根据填写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有65.7%的高原导游人员是首次接受高原病知识培训.培训后对高原病的知晓率从66.7%提高到82.8%(x2=6.709,P <0.01),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另外,培训后,会积极将高原病知识告知旅行人员的导游比例从77.1%提高到88.2%,对高原病症状的认识、发生急性高原反应的处理措施及旅行人员进藏后的自我监测指标的认知程度都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通过培圳可提高高原导游人员对高原病的知晓率,加强对高原导游人员及旅行者高原病相关知识的培训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置管长度及禁食时间对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洗胃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科住院163例咽下综合征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不同的置管长度,并予不同禁食时间,观察其洗胃效果。结果置管长度为"前额正中发际-脐"的新生儿洗胃效果优于常规组,禁食6 h后喂奶,呕吐发生率最低。结论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洗胃置管长度采用"前额正中发际-脐",并禁食6 h的洗胃效果优于传统洗胃方法 。  相似文献   
8.
目的西藏国境口岸目标人群艾滋病(AIDS)高危行为干预,是预防艾滋病(HIV)传播的有效方法,并可以提出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的对策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4月-9月对四个口岸的目标人群为干预对象;对调查对象开展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活动;部分高危人群(酒吧、舞厅小姐)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评价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效果;探讨、制定今后在口岸目标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方案和措施。结果西藏口岸目标人群的艾滋病基本知识干预前后有明显效果:知道艾滋病的病原体的培训前后有显著差异χ2=22.19P<0.001;知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的培训前后有显著差异χ2=44.54P<0.001;不同文化程度间艾滋病传播途径培训前后有显著差异χ2=255.841P<0.001;不同职业间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的培训前后有显著差异χ2=317.094P<0.001;口岸目标人群对艾滋病行为态度有明显提高如怀疑自己感染艾滋病会到正规医院去的干预前后有显著差异χ2=41.376P<0.001;血液传播艾滋病但义务献血去正规医院和血液中心的干预前后有显著差异χ2=58.89P<0.001;同情和愿意帮助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人数培训前后有显著性差异χ2=45.129P<0.001。结论对西藏口岸目标人群的艾滋病基本知识普遍较低,经过本次的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有明显效果,通过宣传教育把有关预防知识交给群众,预防为主,群体预防,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是目前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最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负压吸引对小儿吸痰效果及气道黏膜损伤,选择更安全和有效的小儿吸痰负压,减少对气道黏膜的损伤。方法将92例需吸痰的下呼吸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2例,男20例,女22例,采用100-200mmHg(1mmHg=0.133kPa)负压吸痰;对照组50例,男25例,女25例,采用200-300mmHg负压常规吸痰。结果两组吸痰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痰中带血率为9.52%,对照组发生率为28%,对照组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采用100-200mmHg负压吸痰能达到治疗效果,又能减少对气道黏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樟木口岸从业人员梅毒感染及分布情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有效措施提供依据,防止梅毒传播蔓延.方法采集所监测人员血清样本,进行梅毒血清TRUST和TPHA检测.结果在2002-2003年监测体检的617人中检出梅毒感染者为25人,阳性率为4.05%.主要感染者为女性22人,占感染人数的88%.当地少数民族感染为多23人,占感染人数的92%.20-29岁年龄段感染率高14例,占感染人数56%.娱乐场所服务人员为主要的感染人群20人,占感染人数80%.结论经过梅毒血清学检测、流行病学调查,感染人员与知识水平、从事职业、不良生活卫生习惯有关,卖淫是梅毒感染和传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