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龄期儿童莫拉菌败血症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9岁,以发热2个月余入院,体温最高39.8℃,为弛张热,热前无寒战,无关节痛,无咳嗽、呕吐、腹泻及泌尿系症状,精神食欲可。无结核接触史,无外地居住史及特殊嗜好。查体:体温39.2℃,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无皮疹,浅表淋巴结不大。咽部轻度充血,扁桃体不大。肺部、心脏、腹部、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血WBC(4.5~5.6)×109/L,分类正常,Hb、PLT正常。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抗结核抗体、PPD试验、类风湿因子、ASO、肥达、外斐反应均阴性。血沉23 mm/1 h,腹部B超、头颅CT、胸片未见异常。骨穿示正常骨髓像,2次血细菌培养莫拉菌生长(外院血培…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儿科收集的8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消化道内镜、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及治疗预后情况,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8例患儿发病年龄2~13岁,男性2例,女性6例,临床以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无特异性。外周血IgE均明显升高(571~2 000IU/mL),6例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率显著升高(13.1%~78.7%),3例患儿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例患儿腹腔积液细胞学检查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内镜下7例患儿胃肠黏膜以充血、水肿及糜烂为主要表现,病理检查提示黏膜组织慢性炎症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8例患儿均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良好,随访一年无复发。结论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表现和内镜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易漏诊及误诊,多数患儿外周血、腹水和骨髓中嗜酸粒细胞计数明显增高,最终确诊需黏膜病理检查,饮食回避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1例先天性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症患儿的临床和SLC5A1基因突变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诊治的1例先天性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家系单基因病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方法进行SLC5A1基因突变检测。结果男性患儿,生后第3天开始出现腹泻,黄色稀水样便,伴发热,无寒战;多次电解质检查提示血钠明显升高,最高162 mmol/L。全基因外显子检查发现SLC5A1基因2个与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症(OMIM:606824)相关性较高的变异,c. 406(外显子5) delT、c. 92 TA(外显子1),患儿父母亲表型均正常,母亲c. 92 TA杂合。行葡萄糖、果糖激发试验,提示糖吸收不良,确诊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症。10月龄予去碳水化合物液态奶及果糖喂养,半天后患儿大便即转成形便,随访情况良好。结论先天性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症是临床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出生早期出现持续水样腹泻,基因分析可明确诊断。早期诊断及去碳水化合物液态奶及果糖喂养对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二十碳五烯酸(EPA)对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AIEC)LF82感染后肠上皮细胞(Caco-2)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Caco-2细胞株建立体外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模型,分为EPA处理组,EPA 0、25、50、100、200μmol/L干预96 h;以及EPA(EPA 0、25、50、100、200μmol/L)+E.coli LF82联合处理组,在不同浓度EPA干预96 h的基础上,予E.coli LF82分别干预0 h、6 h、12 h。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以及细胞膜两侧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对Caco-2细胞模型进行评价。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EPA对Caco-2细胞凋亡的影响。RT-q PCR检测EPA和/或E.coli LF82作用于Caco-2细胞后ZO-1 m RNA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aco-2细胞上清中TNF-α的变化。结果 EPA25、50μmol/L处理后,Caco-2细胞存活率均高于0浓度组,且增高呈浓度依赖性(P0.05);EPA100、200μmol/L处理组的细胞存活率下降呈浓度依赖性,均低于0浓度组(P0.05)。EPA浓度为100、200μmol/L时,细胞凋亡率较0浓度组增加(P0.05)。单独E.coli LF82干预Caco-2细胞6 h、12 h后,ZO-1 m RNA表达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减少,均低于未处理组(P0.05)。EPA 25、50μmol/L干预联合E.coli LF82处理6 h或12 h,Caco-2细胞的ZO-1 m RNA表达随EPA浓度增加而增加,均高于E.coli LF82单独处理组(P0.05)。单独E.coli LF82处理6 h、12 h组的TNF-α分泌随干预时间延长而增加,均高于未处理组(P0.05)。EPA25、50μmol/L联合LF82处理6 h或12 h,细胞上清液中TNF-α分泌量随EPA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均少于单独LF82处理组(P0.05)。结论 EPA能有效预防E.coli LF82感染后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破坏,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对肠黏膜屏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烨  高智波  刘毓屾  赵荧  曾令超 《河北医学》2022,(12):2013-2017
目的:分析研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极低体重新生儿采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于我院产科分娩的116例确诊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极低体重新生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儿进行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治疗效果、呼吸机辅助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和各种并发症分布。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患儿治疗后pH值、PaO2、血氧饱和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aCO2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H值、PaO2、PaCO2、血氧饱和度的治疗前后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机辅助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相关并发症的总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24 h食管动态pH监测中平均反流周期数、反流持续时间≥5 min的次数及最长反流持续时间对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足月新生儿101例,根据现行诊断标准,将其分为GERD组(54例)与对照组(47例)。采用接受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等指标探究上述监测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 平均反流周期数、反流持续时间≥5 min的次数和最长反流持续时间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0、0.993和0.983,3种指标用于诊断GERD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24 h平均反流周期数>51.50次,反流持续时间≥5 min的次数>2.25次,最长反流持续时间>15.45 min时,约登指数分别为0.886、0.852、0.868,分别最接近1;采用上述3种指标进行系列诊断试验时,系列诊断试验的灵敏度为0.852,特异度为0.915。结论 平均反流周期数、反流持续时间≥5 min的次数和最长反流持续时间对GERD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3种指标联合诊断可以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对儿童大叶性肺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2015年1至12月121例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资料,分析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在临床疗效上的差异。结果①病程≤7天的79例患儿,37例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1周后复查,治愈30例(占81.08%),42例对照组中治愈23例(占54.76%);病程>7天的42例患儿,22例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1周后复查,治愈17例(占77.27%),20例对照组中治愈11例(占55.00%);②121例患儿静脉血中肺炎支原体(MP)阳性10例(8.26%),而59例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患儿的肺泡灌洗液(BALF)中MP阳性者为47例(79.66%);③病程在1周内的患儿接受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其住院时间、热程均较对照组缩短(t值分别是2.394和2.101,均P<0.05),肺部病变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6.171,P<0.05);而病程超过1周的患儿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大叶性肺炎患儿中,早期进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可以有效缩短热程及住院天数,提高治愈率。检测BALF可提高MP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内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对儿童非复杂性阑尾炎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住院临床诊断为阑尾炎并行超声引导下内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的患儿,分析患儿的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共纳入152例患儿的电子病例数据,男7...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在儿童阑尾相关慢性腹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以慢性腹痛为主诉,超声提示阑尾炎症或腔内粪便或粪石且行超声引导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患儿3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住院时间、治愈率。结果 30例慢性腹痛患儿中,男童13例(43%),女童17例(57%),平均确诊年龄(9±3)岁,年龄范围3~15岁,中位病程持续时间12个月,中位住院时间3 d;中位白细胞计数6.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50±13)%。21例(70%)术中阑尾腔内冲洗出粪石及大量粪渣。随访率97%(29/30),中位随访时间11(范围:5~26)个月,27例(93%)腹痛症状完全消失。结论 超声引导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对阑尾腔内粪便或粪石引起的儿童慢性腹痛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
探讨改良式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appendicitis therapy,ERAT)在儿童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合并肠套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018年10月—2020年2月,因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合并肠套叠于唐都医院儿科接受改良ERAT治疗的6例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总结肠套叠复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