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肝损害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M)合并肝损害的发生率及临床相关因素,提高对肝损害的认识与防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并发肝损害情况,分析不同性别、年龄、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指标与并发肝损害的关系。结果 IM肝损害发生率为53.8%;不同年龄组的并发肝损害情况有显著差异(χ2=10.46,P<0.01),年龄越大并发肝损害概率越大;IM发热持续时间>1周、肝脏肿大、脾脏肿大与并发肝损害均相关(χ2值分别为9.40、9.19、4.86,均P<0.05);IM外周血小板<100×109/L或异常淋巴细胞数≥20%与并发肝损害均相关(χ2值分别为5.89、4.85,均P<0.05),血小板减少和异常淋巴细胞数增多越明显并发肝损害的概率越高;IM合并肝损害组较无肝损害组CD4+数明显减少,而CD8+数明显增多,CD4+/CD8+比值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69、2.526、2.968,均P<0.05)。对相关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持续发热>1周、CD8+高为IM并发肝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OR值分别为2.67、1.48,均P<0.05)。结论儿童IM肝功能损害与患儿年龄、发热时间、肝脾肿大及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T淋巴细胞亚群等具有相关性;持续发热>1周,CD8+高为IM并发肝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肝功能损害患儿应加强其早期护肝及免疫调节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利妥昔单抗与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FC)组成的FCR方案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SpringerLink、CNKI和CBM数据库2000~2011年期间发表的关于FCR方案和FC方案比较治疗CLL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个RCT,共1 62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FCR方案与FC方案相比,两者无进展生存期(P<0.001)、总体生存率[OR=1.94,95%CI(1.49,2.53),P<0.000 01]、完全缓解率[OR=2.54,95%CI(2.00,3.22),P<0.000 01]、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OR=1.60,95%CI(1.33,1.92),P<0.000 01]、总的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OR=1.72,95%CI(1.35,2.20),P<0.000 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者部分缓解率[OR=0.74,95%CI(0.35,1.55),P=0.43]、Ⅲ/Ⅳ级血小板减少症[OR=0.97,95%CI(0.74,1.27),P=0.8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OR=0.86,95%CI(0.59,1.27),P=0.45]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组成的FCR方案可明显延长CLL的无进展生存期,提高总体生存率和完全缓解率。但部分患者也会出现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黄芪注射液+雄激素与雄激素单用比较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11年第3期)、PubMed(1966~2011.3)、EMbase(1974~2011.3)、CNKI(1994~2011.3)、VIP(1989~2011.3)和万方(1997~2011.3)数据库等,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0.2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51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黄芪注射液+雄激素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单用雄激素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12,95%CI(2.09,4.66),P<0.00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骨髓增生升级程度相当,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93,95%CI(0.85,4.38),P=0.11];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OR=0.30,95%CI(0.12,0.76),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雄激素治疗再障的有效率高于单用雄激素,且不良反应少。但由于纳入研究样本量小且质量较低,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来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1998年1月至2010年10月PubMed、EMbase、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纳入有关抗Hp方案治疗ITP的RCT。按Meta分析方法提取有效数据,用RevMan5.0.24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RCT,包括60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3.96,95%CI(2.52,6.23),P<0.000 01];实验组治疗3、6个月后血小板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1);实验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OR=0.21,95%CI(0.09,0.46),P=0.000 01]。结论抗Hp治疗ITP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并能降低复发率,可作为治疗ITP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观察大黄素(emodin)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KG-1a细胞的增殖及凋亡影响,探讨Bcl-2/Bax基因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四唑蓝比色试验(MTT)检测大黄素对KG-1a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细胞周期变化与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大黄素作用后细胞Bcl-2/Bax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黄素能抑制KG-1a细胞的增殖,作用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171.8μmol/L流式细胞仪分析出现典型的亚二倍体峰(凋亡峰),将细胞阻滞于G0/G1期,大黄素作用后KG-1a细胞Bcl-2基因表达下调,而Bax基因表达上调,并呈量效关系。结论大黄素可诱导KG-1a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上调Bax基因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达沙替尼140 mg,qd和70 mg,bid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leukemia,CML)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1974~2011.11)、PubMed(1966~2011.11)、CochraneLibrary(2011年第11期)、CBM(1979~2011.11)、VIP(1989~2011.11)、CNKI(1994~2011.11)和WanFangData(1997~2011.11)等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领域的杂志,查找比较达沙替尼140 mg,qd和70 mg,bid治疗CML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RCT,由两位评价员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独立进行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研究(2个随机对照试验,不同随访时间),86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达沙替尼140 mg,qd和70 mg,bid长期治疗CML时,两者完全血液学反应[RR=0.97,95%CI(0.88,1.07),P=0.58]、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RR=0.94,95%CI(0.80,1.11),P=0.47]及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RR=0.99,95%CI(0.86,1.13),P=0.8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短期治疗CML慢性期(CP-CML)时,完全血液学反应[RR=0.99,95%CI(0.90,1.07),P=0.73]、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RR=0.99,95%CI(0.78,1.26),P=0.95]及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RR=1.01,95%CI(0.83,1.22),P=0.95]的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对长期治疗CML慢性期及进展期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其完全血液学反应、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及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达沙替尼140 mg单次和70 mg双次用药治疗CML的疗效相似。但鉴于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存在中度选择性偏倚的可能性,可能影响结果真实性,因此上述结论还有待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双盲临床对照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苦参碱联合化疗药物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及侵袭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苦参碱单药组以1.0 g/L苦参碱干预,三氧化二砷单药组以3μmol/L三氧化二砷处理,联合组以终浓度为1.0 g/L的苦参碱+3μmol/L三氧化二砷处理,空白组以等量生理盐水处理。MTT法检测HL-60细胞增殖情况,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HL-60侵袭力,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HL-60细胞MMP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苦参碱单药组、三氧化二砷单药组、联合组24 h PIR分别为(18.54±2.54)%,(29.54±2.62)%,(41.45±3.72)%,48 h PIR分别为(27.46±2.55)%,(38.93±3.76)%,(45.64±3.54)%,3组内HL-60的PIR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其中联合组24 h、48 h PIR均高于同时间点的苦参碱单药组、三氧化二砷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苦参碱单药组、三氧化二砷单药组、联合组侵袭细胞分别为(127.64±23.93)个、(94.24±15.23)个、(81.23±12.21)个、(75.13±10.69)个,相对侵袭指数分别为(100.00±0.00)%、(73.44±0.34)%、(62.47±0.15)%、(58.54±0.36)%;MMP-2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1±0.05)、(0.39±0.04)、(0.23±0.04)、(0.14±0.03);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2±0.05)、(0.31±0.05)、(0.27±0.04)、(0.16±0.02)。与空白组比较,苦参碱单药组、三氧化二砷单药组、联合组侵袭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相对侵袭指数及细胞中MMP-2、MMP-9相对表达量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苦参碱单药组、三氧化二砷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碱联合三氧化二砷通过下调MMP-2、MMP-9蛋白表达有效抑制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及侵袭。  相似文献   
8.
AZT对白血病细胞株KG-1a细胞增殖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索端粒酶抑制剂3’-叠氮-2’,3’-脱氧胸腺核苷(AZT)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a细胞增殖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ZT分别作用24、48、72 h时KG-1a细胞增殖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AZT对KG-1a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TRAP-PCR-ELISA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RT-PCR法检测细胞端粒逆转录酶(hTERT)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AZT能抑制KG-1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随AZT浓度的增加,处于S期的细胞数目减少,G2/M期细胞数目增加,且出现凋亡峰;AZT作用后实验组细胞的端粒酶活性降低,hTERT-mRNA表达下降,下调程度与AZT浓度呈正相关。结论:AZT在体外能明显抑制KG-1a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与降低端粒酶活性、下调hTERT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现状及特点,为进一步做好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864例2007年5月-2011年5月门诊或住院的有消化道症状的儿童,年龄2~15岁,在研究开始时,进行Assure R幽门螺杆菌感染血清学快速筛查,阳性者进行粪便Hp抗原测定,最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64例2~15岁儿童Hp检出率为30.9%,其中男、女分别为29.9%和30.9%。Hp检出率总体趋势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但不均衡,以13~15岁检出率最高,父母有胃十二指肠病史的儿童Hp检出率明显高于父母无胃十二指肠病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乡儿童中Hp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本院2~15岁儿童Hp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在性别方面无差异,Hp感染有明显家庭聚集性和明显的城乡差别,并随着年龄增加,Hp检出率呈逐渐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