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rohn病的CT表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Crohn病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Crohn病的CT征象,大多数病例采用螺旋CT或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所有病例均有节段性肠壁增厚,CT增强有7例表现为肠壁均匀增厚,缺乏层次,同时肠壁强化不明显;有11例表现为黏膜增厚和分层形成“靶征”和“双环征”,肠壁厚度多在5~10mm;有9例表现为病变段肠管周围纤维脂肪成分增多,蜂窝织炎及肠周或肠系膜血管增多增粗。有5例CT首先考虑为其他疾病,1例考虑为闭攀性肠梗阻,1例首先考虑为肠结核,2例回盲部病变怀疑为癌,1例肠穿孔形成脓肿仅诊为化脓性感染。结论cT不但能准确显示Crohn病肠壁、肠系膜及周围结构的异常,增强CT还能区分活动性与非活动性病变,有助于临床采取合理而积极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作者将肺癌侵犯左心房的MRI征象归纳为左心房的异常,左房周围脂肪异常和肺静脉干异常三点,并以此为诊断标准判断有无左房受侵,通过对30例肺癌患者术前MRI征象分析与术后结果对照研究,结果显示:MR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3%、867%、900%。本文结合文献探讨了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邹庆  官泳松  贺庆  明兵  张勇 《西部医学》2019,31(4):625-628,632
目的 探讨核因子(NF κ-B)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CT影像特点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华西医院有完整临床资料和全肝CT扫描图像并经手术完整切除的肝癌组织标本患者8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定量分析癌组织中NF κ-B表达情况和在不同的临床参数中表达的差异;再分别以肿瘤坏死、血供、瘤体直径和瘤周子灶的有无分四组,探讨NF κ-B表达量在不同CT影像特征中有无差异。结果 CT检测80例患者中肝癌细胞核内NF κ-B表达阳性有74例(92.5%)。肝细胞癌NF κ-B表达与临床参数,包括性别、肝炎病史无相关性,瘤体大小与NF κ-B表达无统计学差异。CT检测肿瘤血供、坏死及瘤周子灶的有无与NF κB表达相关(P<0.05),富血供肝细胞癌NF κ-B表达较乏血供者明显增高,而瘤体有坏死者较未发生坏死者低,瘤周出现子灶的病例NF κ-B表达也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血供、坏死及瘤周子灶CT影像特点与NF κ-B水平密切相关。瘤体血供丰富、瘤内无坏死、瘤周伴有子灶的肝癌组织NF κ-B表达水平明显增高,NF κ-B表达水平量可能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疾病的转归和预后相关,CT检测可为肝癌的治疗及预防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对回盲部常见肿块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64例回盲部常见肿块样病变患者的MRI资料,采用盲法分析病变的形态学特征、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血供特点,比较回盲部慢性炎症、结核、肠癌及淋巴瘤4种病变的MRI信号差异。结果研究纳入慢性炎症25例,肠结核12例,肠腺癌21例,淋巴瘤6例。4种病变形态学表现、DWI及血供特点如下:(1)淋巴瘤组肠壁厚度高于慢性炎症组、结核组及肠腺癌组(P0.05),腺癌组与慢性炎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组与结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变容易出现黏膜线样强化及同心环征(P0.05)。(2)4种病变肠管表观扩散系数值依次减低,仅肠结核组与肠腺癌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4种病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态MRI对回盲部肿块样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可以作为CT不典型病变的重要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第三代双源CT上腹部超低剂量灌注成像,重建动脉期、门脉期图像,对比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重建图像与常规CT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方法纳入拟诊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33例行超低剂量CT灌注扫描,收集同期行上腹部常规增强扫描的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对上述各期图像质量进行客观及主观评价,并记录辐射剂量。客观测量指标包括各期腹主动脉CT值、门静脉CT值及胰腺CT值,并以腰大肌为参照物计算出各期腹主动脉、门静脉及胰腺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并比较其差异。结果腹主动脉CT值、CNR、SNR及胰腺CT值、CNR灌注重建动脉期、门脉期均高于常规增强扫描,门静脉CT值、CNR、SNR及胰腺SNR灌注重建门脉期高于常规增强扫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SNR灌注重建动脉期与常规增强扫描无统计学差异(P0.05);门静脉CT值、CNR、SNR灌注重建动脉期低于常规增强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重建动脉期、门脉期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为(4.6±0.48)、(4.6±0.49)分,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0.667、0.678)。上腹部超低剂量灌注扫描辐射剂量为(8.4±0.7)mSv。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基于第三代双源CT超低剂量灌注重建的多期图像质量不低于常规CT增强扫描图像,可用于临床诊断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自制辅助匀场装置对改善1.5T MR甲状腺DWI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 采用灌装高浓度硅油的硅胶袋自制辅助匀场装置,以相同参数对42名健康志愿者进行2次甲状腺DWI扫描(b=0、400、800 s/mm2),第2次扫描时使用自制辅助匀场装置。测量使用匀场装置前后DWI图像中甲状腺和背景图像的信号强度,计算SNR;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级。比较使用辅助匀场装置前后的DWI图像SNR及评级的差异。结果 42名志愿者全部完成检查,均无颈部不适或呼吸不畅等不适。在b=400、800 s/mm2 DWI图像中,使用辅助匀场装置后图像质量明显提高,评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使用自制辅助匀场装置前DWI甲状腺SNR分别为3.62[95%CI(1.97,8.10),b=400 s/mm2]和4.41[95%CI(2.62,8.69),b=800 s/mm2],使用后为10.20[95%CI(4.05,23.23),b=400 s/mm2]和6.79[95%CI(3.24,18.85),b=800 s/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使用自制辅助匀场装置可明显提高甲状腺DWI图像SNR和图像质量,且使用方便,受试者无不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结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对人体的伤害极大,其中以40~50岁年龄段人群的发病率最高,慢性结肠炎患者、结肠息肉患者、男性肥胖者等为易感人群[1,2]。同时,结肠癌的治疗和手术难度也较大,且很容易出现转移或复发等情况。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有着不良的饮食习惯,使得结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患者及其家庭不仅带来巨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也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8.
邹晓攀  刘强  漆家高  郭道宁  明兵  谢刚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2):90-90,105,F0003
目的 回顾性分析12例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SNN)的各种影像学及病理学表现的特征,提高本病的临床影像诊断率.方法 患者先后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超声介入穿刺病理组织学活检和增强CT检查,逐步明确诊断.结果 肝脏SNN超声表现为内部回声较均匀的低同声,形态规则呈类圆形,无包膜,边界清晰;CDFI无特殊血流信号.病理学表现为条索状坏死性组织.增强CT病灶内三期均无强化.结论 超声引导介入组织学活检,能够明显提高肝脏SNN的诊断准确率,在尚未能使用超声造影剂的地市级医院较单纯使用增强CT诊断SNN具有更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骨骼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脊柱最易受累,尸检证实70%的骨转移发生于椎体,而当获确诊时常伴有瘫痪等严重的并发症[1,2]。多发椎体异常信号改变是脊柱多发转移瘤最直接的MRI表现,病变椎体呈跳跃式分布,MRI诊断有一定的特征性。单个椎体转移瘤的MRI信号改变常缺乏特异性,本文回顾性分析单椎体转移瘤的MRI表现,探讨MRI对单椎体转移瘤的早期诊断价值。1材料与方法1.1一般材料收集我院1998年~2005年26例中,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34~82岁,平均58·6岁。病程1个月~半年,临床表现16例持续性腰、背部疼痛;余10例以原发病症状就诊。26…  相似文献   
10.
邹庆  明兵  李洪  马春  刘高原  张勇 《西部医学》2013,(4):555-557,560
目的应用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分析坏疽阑尾的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进一步提高对坏疽阑尾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并且有完整影像及临床资料、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0例,分为坏疽组26例,非坏疽组64例,采用盲法对纳入病例的影像图像进行分析,主要观察阑尾特点、炎症表现及并发症,并分析各征象的诊断准确性及组间差异。结果阑尾坏疽发生率为28.9%,主要表现为阑尾周围炎、肠壁局限性强化减弱、肠外积气及肠壁积气、阑尾动脉不显示(P<0.05)。局限性强化减弱、肠壁积气及肠外积气有较高的诊断特异度(85.9%,98.4%和100%),阑尾周围炎、局限性肠壁强化减弱及阑尾动脉不显示诊断敏感度较高(100%,73.1%和80.8%)。以局限性强化减弱、肠壁积气及肠外积气为诊断标准,坏疽阑尾的影像诊断准确度有提高,敏感度为92.3%,特异度为85.9%。结论坏疽阑尾影像表现复杂且具特征性,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可以充分显示病变的多种征象,但不能单独作为诊断标准,需结合多种征象判断阑尾坏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