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巨大肺大疱术前诊断以及胸腔镜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对胸腔镜手术治疗巨大肺大疱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术前Hugh-Jones呼吸困难分级:Ⅱ级3例,Ⅲ级8例.术前诊断为巨大肺大疱7例,自发性气胸4例.结果 11例患者均成功在胸腔镜下切除了肺大疱,术后并发不同程度持续漏气3例,并发肺部感染4例.随访6个月至3年,患者呼吸困难明显缓解,术后Hugh-Jones呼吸困难分级:Ⅰ级9例,Ⅱ级2例.结论 巨大肺大疱容易误诊为自发性气胸.根据起病缓急、胸部X线片尤其是胸部CT检查,再结合临床表现,可以在术前明确诊断;胸腔镜手术治疗巨大肺大疱是可行的,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和术后积极处理是手术成功的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let-7、K-ras基因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3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let-7、K-ras基因。结果 let-7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为0.761 6±0.388 3,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2.279 0±1.163 1(P〈0.01),K-ras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为3.296 6±1.328 4,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387 3±0.681 2(P〈0.01)。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let-7与K-ras基因的表达呈负相关(r=-0.834 3,P〈0.01)。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let-7表达下降而K-ras基因表达上升,两者共同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意义.方法 选取62例70岁以上食管癌患者,随机分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对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8天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和C4进行测定.并观察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和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 术后第8天2组比较,tALB=2.535、tPA=2.880、t淋巴细胞数=2.720、tIgA=2.166、tIgM=2.065、tC3=4.103、tC4=2.478,P均<0.05,表明EN组在改善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力方面优于PN组.术后并发症比较,x2感染性并发症=4.24、x2心血管并发症=15.55,P均<0.05,表明EN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PN组.结论 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在治疗局部晚期肺癌手术中的适应证、手术技巧、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2月至2007年11月经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行局部晚期肺癌肺切除术43例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主要并发症是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1.86%,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1%、30.2%、11.6%.结论 应用心包内处理肺血管技术提高了局部晚期肺癌的手术切除率,降低了手术探查率,使部分局部晚期患者获得了进一步治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2例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EN组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PN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8天,检测体液免疫指标(IgA、IgG、IgM)及细胞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NK细胞、B淋巴细胞)。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IgA、IgG、IgM均较术前明显下降,第8天均明显回升,EN组较PN组增幅大(P均<0.05)。两组术后第1天CD3、CD4、CD4/CD8、NK细胞、B淋巴细胞均较术前明显下降,第8天均明显回升,EN组较PN组增幅大(P均<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龄低位食管癌患者经左胸空肠造口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12例年龄≥70岁的胸下段食管癌患者,经左胸完成食管癌根治术后,再经左胸完成空肠造口术,在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空肠管饲肠内营养.结果 在肠内营养期间,患者无肠梗阻、肠内营养液腹腔内渗漏、局部或腹壁内脓肿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第8天患者体质指数为(20.89±2.26) kg/m2,血清白蛋白为(32.69±2.87)g/L,血清前白蛋白为(0.106±0.067) g/L.术后并发严重肺部感染5例,痰细菌培养鲍曼不动杆菌1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葡萄球菌3例(2例并发葡萄球菌脓胸),经治疗均痊愈出院.全部患者无吻合口瘘发生.结论 高龄食管癌患者经左胸空肠造口术是安全可行的,也是可选择的肠内营养置管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胸腔镜下和开胸行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疗效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按手术方法不同将140例肺癌患者分为微创组和开胸组,每组各70例。微创组予以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开胸组予以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站数、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LCSS评分及TNF-α、IL-6和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疼痛评分均较开胸组明显减少或者降低(P均<0.01),而2组淋巴结清扫站数、术后引流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治疗后,2组TNF-α、IL-6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1),而开胸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2组LCS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1),腔镜组较开胸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与开胸肺叶切除术相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提高术后生存质量,能降低机体TNF-α、IL-6和hs-CRP的释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let-7前体、K-ras基因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以GAPDH为内参,采用RT-PCR检测31例肺腺癌患者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let-7前体、K-ras基因在肺腺癌中的表达。结果 31例肺腺癌患者中let-7前体61.29%为低表达,K-ras基因67.74%为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et-7前体与K-ras基因在肿瘤组织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let-7前体低表达与K-ras基因高表达在肺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某种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饮食结构的改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提高的情况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多,由于糖尿病是外科手术的独立危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在不明原因肺孤立性小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40岁以上不明原因肺孤立性小结节(直径〈3cm)应用胸腔镜技术行肺小结节病灶切除,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对恶性病变按恶性肿瘤手术原则进一步手术,良性病变则结束手术。结果诊断恶性病变22例,其中17例原发性肺癌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2例双侧肺癌行病灶切除术,3例肺转移癌中2例肺叶切除联合局部淋巴结清扫、1例病灶切除。20例良性病变(2例机化性纤维化结节、6例肺硬化性血管瘤、5例肺炎性假瘤、7例肺错构瘤)仅行病灶切除。37例随访16~79个月,平均48个月,18例良性病变无复发;14例原发肺癌中,13例生存,1例术后38个月死亡。结论胸腔镜手术在诊断不明原因肺孤立性小结节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掌握良好的手术指征可明显提高恶性肿瘤的诊断率,避免长期观察和等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