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1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73篇
耳鼻咽喉   72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112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405篇
内科学   158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34篇
综合类   621篇
预防医学   346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277篇
  3篇
中国医学   214篇
肿瘤学   6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目的 探索珠海地区NRXN1NLGN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孤独症易感性的关系,为孤独症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1-2016年就诊于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的123例珠海地区的孤独症患儿和506例健康对照。采用口腔拭子采集口腔上皮细胞以提取DNA,采用Sequenom Mass Array platform分型技术对NRXN1基因上的rs1045881和rs11885824以及NLGN1上的rs9855544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NRXN1基因上的rs1045881和rs11885824以及NLGN1上的rs9855544位点基因型分布在孤独症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NLGN1基因上的rs9855544与NRXN1基因上的rs11885824存在基因与基因间的交互作用(预测准确率为0.480,交叉验证一致性为10/10,P=0.040)。结论 NRXN1基因上的rs1045881和rs11885824以及NLGN1上的rs9855544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孤独症易感性没有关联,但NLGN1基因上的rs9855544与NRXN1基因上的rs11885824之间的交互作用可能是孤独症易感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现地调研等方法,分析医院离退休干部参与社会治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社区对离退休干部参与社会治理的需求,提出通过党建引领医院离退休干部参与社会治理的“1235”模式,并给出具体的操作路径,以期为推动医院离退休干部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病人男,56岁。体检时发现前上纵隔肿瘤10d。病人无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及胸痛等症状。查体: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胸骨无压痛。胸部CT检查示“前上纵隔囊性肿块,大小约11cm×6cm×3cm,性质待查”。B超检查“肝、胆、胰、脾未见明显占位”。2004年12月,入院后5d在全麻下行“前上纵隔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瘤约11cm×6cm×3cm大小,呈囊性,肿瘤与左纵隔胸膜有轻度粘连,分离胸膜,完整切除肿瘤,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囊性肿物,11cm×6cm×3cm大小,表面灰白、灰黄、灰褐色,切面可见3个大小不等的囊,分别为5.5cm×3.2cm、4.5cm×3.…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后脑血流的变化。方法:结扎双侧颈总动脉观察小鼠不完全性脑缺血及其再灌注时脑膜血流量的变化。结果:结扎颈总动脉后小鼠脑膜血流量在几秒钟内骤然下降,血流量较结扎前降低约85.9%±6.45%。同时血管中红细胞运动近停滞状态,血管再通时脑血流处于低灌注状态,血流量下降34.47%±11.69%,此时脑缺血再灌后脑组织实际上处于一种慢性缺血状态。再灌注10d后,小鼠脑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数明显减少。尼莫地平可以解除再灌注时的脑血流低灌状态。并防止由此所引起的脑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缺失。结论:缺血后及时给予尼莫地平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防治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再狭窄(Rs)的疗效。方法2004年7月至2005年9月连续入院行PCI的冠心病300例。随机分为全反式维甲酸正常剂量组(10mgt.i.d p.o,甲组)、强化剂量组(20mgt.i.d p.o,乙组)、对照组(丙组)。6个月后分别比较甲乙丙三组的再狭窄率、心脏事件发生率和心功能。结果300例患者中男性228例、女性72例。住院期间甲乙丙三组比较:心绞痛9%VS8%VS9%;再次急性心肌梗死(AMI)O%VS2%VS1%;再次缺血性血运重建(TVR)3%VS2%VS3%;心源性死亡4%VS6%VS4%,P〉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随访期间三组比较:心绞痛12%VS9%VS20%;再次AMII%VSO%VS1%;心源性死亡2%VS4%VS4%,P〉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再狭窄率3/33(9.1%)VS2/30(6.7%)VS12/32(37.5%);TVR3%VS2%VS11%,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常规剂量ATRA防治再狭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注射疗法及复合小针刀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诊断明确的肌筋膜疼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采用注射疗法治疗;IS组:采用注射疗法加小针刀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率变异(HRV)的频域变化,低频LF、超低频LLF、高频HF、低高频比LF/HF及心率变异指数HR-Ⅵ;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治疗前后疗效并随访观察其远期疗效。结果:①HRV频域指标组内比较:LF、LLF、HF以及HRVI治疗前舆治疗后1min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5min、10min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LF/HF治疗前与治疗后5min、10min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治疗后1、5、10min,两两比较无显着性差异。②组间比较:病人治疗后临床症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IS组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VAS降低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③回访病例中,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注射疗法以及复合小针刀疗法均可有效改善肌筋膜疼痛病人的自主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稳定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达到缓解疼痛。注射疗法复合小针刀疗法的远期疗效优于单纯注射疗法。  相似文献   
8.
在医院发展过程中,有两种矛盾制约着医院两个文明建设的深入,即:现有的医疗设备、设施以及医院的财力、物力与社会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9.
用放射性核素来进行甲状腺功能与形态的测定已较普遍 ,其中血清T3、T4 、吸13 1I试验的联合测定使临床诊断符合率显著提高 ,为比较这 3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 ,本文对同时兼做血清总T3、T4 及吸13 1I率测定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90例检查者均为我院门诊、住院及部分健康体检者 ,经临床确诊为 4组。 (1)甲状腺功能正常组 :12 8人 ,其中男 49人 ,女 79人 ,年龄 17~ 6 3岁 ;(2 )甲亢组 :10 2人 ,其中男 32人 ,女 70人 ,年龄 13~ 6 0岁 ;(3)甲减组 :30人 ,其中男 4人 ,女 2 6人 ,年龄 33~ 5 4…  相似文献   
10.
走近李彦文,和他交谈是一件快乐的事。李老的爱好太广泛了,音乐诗词、琴棋书画、歌舞摄影、游泳拳剑、开车旅游、读书看报、京剧评书、交结朋友……但毕竟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他也只能量力而为,选择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