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毒鼠强是我国严禁使用的一种灭鼠药,它对人畜具有剧烈毒性。毒鼠强中毒目前无特效解毒药,病死率高。我院2002年初~2003年底共收治毒鼠强中毒患者22例,均经毒物分析证实为毒鼠强急性中毒,其中9例试行血液灌流治疗,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5-氮胞苷(5-Aza)对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的诱导分化作用及相关蛋白的表达。 方法 采取酶消化法和贴壁法分离培养Sprague-Dawley(SD)大鼠腹部皮下脂肪组织,采用抗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兔抗CD13、CD44、CD105、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多克隆抗体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排除造血干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取第3代ADMSCs细胞,以每孔1×104个细胞接种于24孔培养板中,并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和诱导组,正常组细胞于常规培养基中加入无菌生理盐水培养,诱导组细胞于常规培养基中加入浓度为10 μmol/L的5-Aza进行诱导培养。比较2组细胞的形态结构、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基因表达量及cTnT、cTnI、Connexin43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诱导组ADMSCs细胞增殖缓慢,体积增大并逐渐变为棒状或宽梭形,形态呈心肌细胞特征;RT-qPCR结果显示,诱导组细胞cTnT、cTnI及Connexin43基因表达量增强;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诱导组细胞细胞质明显可见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物质,而正常组细胞细胞质中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物质较少,且诱导组细胞cTnT、cTnI及Connexin43蛋白阳性表达评分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 结论 大鼠脂肪组织中含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5-Aza可以诱导大鼠AD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ADMSCs有望成为治疗心肌梗死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序贯性脏器衰竭评分(SOFA)联合肝功能指标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19年5月至2022年6月期间诊治的337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患者28 d后临床结局分为生存组304例及死亡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24 h内的肝功能指标及SOFA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OFA评分联合肝功能指标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 死亡组年龄大于生存组(P<0.05);两组性别、基础疾病、感染部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谷氨酰转肽酶(GGT)、前白蛋白(PA)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及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生存组, 白蛋白(ALB)及胆碱酯酶(CHE)水平明显低于生存组(均P<0.05)。SOFA评分联合肝功能指标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灵敏度为92.73%, 特异度为87.29%, AUC为0.917(95%CI:0.702~0.928)。...  相似文献   
4.
干细胞移植治疗实验犬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初步探讨干细胞移植对犬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作用。方法取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和4',6二脒基-2-苯吲哚盐酸(DAPI)标记,将犬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ADMSCs移植组;于术后4周行超声心动图和血流动力学检查;并处死动物取心脏标本,分别行免疫荧光化学观察移植细胞存活、分化情况及免疫组织化学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cTnT)检测、测定血管密度和胶原容积分数(CVF),计数凋亡细胞数。结果犬脂肪组织中含有大量长梭形细胞;术后4周DAPI阳性的ADMSCs可见于梗死边缘区及梗死区,且分化为心肌细胞表面标志物cTnT阳性的细胞;ADMSCs移植组左室重量指数和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非梗死区CVF和凋亡细胞数均减少,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等容收缩期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血管密度和梗死区CVF均增加。结论同种异体ADMSCs移植后,移植细胞通过分化为心肌样细胞,促进新生血管,抑制细胞凋亡,减少非梗死区胶原沉积,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重症挤压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对18例重症挤压综合征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了CRRT治疗及综合治疗。结果 CRRT治疗后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钾、肾功能和血肌酸激酶(CK)均有明显降低,其中血钾和肾功能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 CRRT治疗能有效地治疗重症挤压综合征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各类重症药物性肝病临床预后进行分析,以评估与预后相关的重要预测因子。方法将我院1997年以来疑为药物性肝病的患者的住院资料,根据实验室检查分为肝细胞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对患病与药物的因果关系进行量化评价。结果265例药物性肝病中女性占52.8%。肝细胞型肝损伤是最常见的的类型,占72.1%,该组患者的病死率是9.9%;而胆汁淤积型/混合型组的病死率是9.5%。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年龄无差异,男女比例及住院时间两组亦相似;死亡组患者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AST水平高于存活组。64例患者(24.2%)因为服用中草药而发生药物性肝病,9例患者因为服用抗结核药发生药物性肝病。与患者死亡相关的因素有:肝性脑病、腹水、黄疸、嗜酒、直接胆红素。结论我院药物性肝病患者的病死率是9.8%。最常见的致病药物是中草药。但是抗结核药物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肝性脑病、腹水、黄疸、嗜酒和直接胆红素的水平与患者的死亡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乳酸水平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A-COP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COP患者临床症状越重APACHE -Ⅱ评分呈升高趋势,重度中毒组明显高于轻、中度中毒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血清乳酸水平重度中毒组高于轻度中毒组,有显著性差别(P<0.05).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血清乳酸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之间存在正相关(r=0.328,P<0.05).结论 ACOP患者血清乳酸浓度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有效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证实血浆肌钙蛋白I(cTNI)、B型钠尿肽(BNP)及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肺栓塞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所有确诊为急性肺栓塞的患者入院时均定量检测血浆cTNI、BNP及D-二聚体浓度,必要时6 h后重复检测一次,评估患者死亡与以上指标的关系。结果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共有98例患者诊断为急性肺栓塞。随访结束时共有14例(14.3%)患者死亡。cTNI阳性组入院时心率较正常组增快,晕厥、心源性休克(即大块肺栓塞)及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年龄及入院时血压值小于正常组(P〈0.05)。ROC分析提示BNP取大于226.5 ng/L作为截断点对于死亡的阴性预测值为97.1%,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95%CI 0.715~0.942)。D-二聚体的浓度为500~2499 ng/mL、2500~4999 ng/mL、≥5000 ng/mL的三组患者死亡率分别为7.8%、12%和41.2%,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与患者死亡相关因素有心源性休克(OR=2.931,95%CI 0.828~12.521,P=0.000),cTNI≥0.3 ng/mL(OR=1.441,95%CI0.712~4.098,P=0.0043),BNP≥226.5 ng/L(OR=1.750,95%CI 0.690~6.452,P=0.011),以及D-二聚体≥5000 ng/mL(OR=1.275,95%CI 0.762~2.801,P=0.034)等。结论联合检测肺栓塞患者血浆cTNI、BNP及D-二聚体有助于在入院早期准确预测患者的预后,以指导进一步的治疗决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高压氧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方法 89例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分成对照组(49例)和强化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及其他常规治疗;强化治疗组在治疗早期(1~5 d内)采用2次/d的强化高压氧治疗;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平均昏迷时间、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强化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0.05);强化治疗组的平均苏醒时间、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均<0.05)。结论早期强化高压氧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疗效确切,可缩短苏醒时间,降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在脓毒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收治的118例脓毒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WBC、HR)、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血清炎性因子(CRP、TNF-α、IL-10)水平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OFA评分[(6.72±1.25)分]、APACHEⅡ评分[(11.19±2.09)分]、WBC[(7.82±1.32)×109/L]及HR[(83.29±15.35)次/min]均明显降低(均P<0.001)。治疗后,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CD8+及CD4+/CD8+)显著改善(均P<0.05),且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除CD8+无显著变化外,CD4+、CD4+/CD8+均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体液免疫无明显变化(均P>0.05)。治疗后,2组促炎因子(CRP、TNF-α)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抑炎因子(IL-10)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丙种球蛋白治疗可明显增强脓毒症患者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状态,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