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9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89年在云南吸毒人群中第一次发现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开始在中国境内传播开来,尤其是近几年呈倍增趋势。我国艾滋病的疫情正处于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的临界点,防治工作处于关键时期[1]。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报告,全球HIV感染者中,有1/3是15-24岁的年轻人[2],另有研究报道,我国AIDS患者中15~29岁青少年约占60%[3],  相似文献   
2.
正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1]。健康素养是构建人们健康的根本知识要素和提高全民健康的根本途径,是健康素质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提高公民健康素养水平是提高公民公民健康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地形地貌复杂多样,面积约占全国的1.46%,人口占全国的4.95%,外出务工人员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5.8%,流动人口多,自然灾害频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传染病防治形势非常严峻,特别是近年来与传染病相关  相似文献   
4.
枞阳县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知识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状况,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6年12月对安徽省枞阳县2764名农村居民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用率、比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1.06%的居民听说过艾滋病,随年龄组增加,居民一般知识知晓率和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逐渐降低,各年龄组间知晓率有统计学意义(χ^2=638.03,P〈0.01;χ^2=919.65,P〈0.01);随文化程度增加,居民一般知识知晓率和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逐渐增高,各年龄组间知晓率有统计学意义(χ^2=586.83,P〈0.01;χ^2=858.88,P〈0.01)。居民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排在前三位的是电视、报刊、学校,所占比例分别为11.81%、9.78%、5.50%。结论有必要采用电视、报纸、学校等宣传形式,针对农村地区高年龄组居民、文化程度低的居民开展健康教育,以尽快提高农村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枞阳县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其流行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搜集艾滋病疫情网络报告系统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枞阳县自200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至目前已累计报告感染者40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主要为20~40岁的青壮年,农民和民工占30例,性途径传播38例。结论枞阳县艾滋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HIV感染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需要社会广泛参与并实施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枞阳县中小学生贫血状况,掌握其发病规律,以便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我们于1997年10月份进行随机抽样,抽取7所中小学的5122名学生,进行了血红蛋白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检查对象中男生3362人、女生1760人;小学1086人、初中1649人、高中2387人;城区学生2691人、农村学生2431人。1.2 方法 采用氰化高铁法(HICN)测定Hb,仪器为国产721型分光光度计,由专职检验人员操作。Hb值低于120g/L诊断为贫血。2 结果2.1 从本次调查结果看,12~14岁儿童贫血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显示12~14岁为贫血高峰…  相似文献   
7.
8.
2003年枞阳县正式启动“中国结核病控制一日本援助项目”和“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至2007年底项目已实施5年,在病人发现与治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2003—2007年枞阳县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情况及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5年以来,枞阳县居民先后有5人因狂犬病突发死亡。现对这5例狂犬病死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1.1病例概况1.1.1朱某,男,52岁,农民,山山镇人,2002年8月左上臂犬伤Ⅲ级暴露,伤口自行处理。2005年12月30日发病,2006年1月4日就诊于枞阳县人民医院,临床诊断为狂犬病,当日下午因呼吸麻痹死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