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细辛脑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呼吸道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细辛脑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呼吸道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共选取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予细辛脑注射液0.5 mg/kg,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0.01%的溶液,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用氨茶碱针4~6 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用7 d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嗜酸性粒细胞与巨噬细胞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同时治疗组的淋巴细胞、CD4 T细胞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两组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CD4 T细胞比较也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组的肺功能I、L-5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细辛脑注射液对哮喘患儿呼吸道炎症因子的影响优于氨茶碱组。  相似文献   
2.
玉屏风口服液对哮喘患儿血浆活性介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应用玉屏风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哮喘,观察患儿治疗前后血浆IL-12和IgE水平及两者的相互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利钠肽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与心肌损伤的影响情况。方法根据筛选标准,自2005年选取60例确诊为KD的患儿为研究组,同时选取60例正常同龄儿童为对照组。于入院治疗时、恢复期分别检测研究组患儿WBC、CRP、cTnI、BNP及测量冠状动脉内径。对照组患儿仅健康体检时检测1次。结果急性治疗期,研究组KD患儿WBC、CRP、BNP及cTn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恢复期,研究组WBC、BNP水平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完全KD患儿的冠状动脉受累情况,无论从扩张百分比及冠脉内径厚度而言均低于不完全KD患儿(P〈0.01.P〈0.05)。结论BNP水平升高不仅作为KD的诊断标志物,也为临床预测冠状动脉及心肌损伤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方声 《海峡药学》2011,23(12):152-153
目的观察多索茶碱静脉滴注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3月在我院儿科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加用多索茶碱;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加用氨茶碱,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索茶碱静脉滴注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起效快,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与冠状动脉改变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血小板参数变化与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的改变的关系。方法对50例健康婴幼和儿童血小板参数测定及对86例KD患儿进行血小板参数动态测定。结果MPV在冠脉病变组与非冠脉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0,P〈0.01),川崎病组与正常对照组血小板计数的比较,急性期川崎病组血小板计数(t=10.83,P〈0.01)及MPV(fl)(t=7.9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LT、MPV增高提示将出现冠状动脉改变应及早应用抗炎,抗凝治疗,其有助于诊断病情及预后的判断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B1缺乏引起婴幼儿心脏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洪萍  方声 《儿科药学杂志》2006,12(6):48-48,62
目的:探讨维生素B1缺乏患儿心脏功能损害的原因并进行临床治疗分析。方法:本组39例维生素B1缺乏患儿,对心电图、心肌酶、心脏B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心肌损害,心电图改变26例,心肌酶谱异常37倒,心脏B超提示心室扩大3例。经维生素B1治疗5周后,心肌损害均能恢复正常。结论:维生素B1缺乏容易引起心肌损害,但具有可逆性,度时治疗后均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儿血清维生素D含量及其与机体免疫状态、全身炎症反应程度的相关关系。 方法 收集2016年12月—2019年6月间在三门县人民医院确诊的CD患儿58例,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两组小儿血清25(OH)D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评估CD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与机体免疫状态、全身炎症反应程度的相关关系。 结果 CD组患儿血清中25(OH)D的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组患儿外周血CD3+、CD8+T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CD4+T水平及CD4+/CD8+比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组患儿血清中IL-6、TNF-α、IL-17、IL-23的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CD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与CD3+T、CD8+T水平呈负相关,与CD4+T水平及CD4+/CD8+比值呈正相关,与IL-6、TNF-α、IL-17、IL-23水平呈负相关。 结论 维生素D水平下降参与CD的发生发展,可能与其影响机体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炎症因子分泌等相关。  相似文献   
8.
丁珊  方声  李海娇 《新中医》2020,52(11):81-84
目的:观察补肺益肾平喘方治疗肺肾阴虚证小儿哮喘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肺肾阴虚证哮喘持续状态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采用临床综合疗法,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肺益肾平喘方治疗。治疗7 d后,比较2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高于对照组的71.9%(P0.05)。治疗后,观察组喘息、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2组最高呼气流速(PEFR)、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以上肺功能指标升高更明显(P0.01);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 (IL-4)、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γ-干扰素(IFN-γ)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以上血清炎性指标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补肺益肾平喘方能够抑制肺肾阴虚证哮喘持续状态患儿机体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对于缓解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高,是围产期足月儿脑损伤的最常见原因。台州医院儿科近3年采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HIE,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婴儿大肠埃希菌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其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其诊治及改善预后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浙江省52家医院住院的918例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选择脑脊液和(或)血培养为大肠埃希菌阳性的62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对其临床特点、分离菌株药物敏感性及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儿年龄为1~228日龄,≤28日龄43例(69.4%),>28日龄~≤3月龄16例(25.8%),>3月龄3例(4.8%);23例(37.1%)有基础疾病。所有患儿均有发热,15例(24.2%)发热时间>1周。病初颅外感染性疾病依次为脓毒血症(47例,75.81%)、消化道感染(20例,32.3%)、呼吸道感染(14例,22.6%)。40例(64.5%)出现并发症,以硬膜下积液/积脓(19例,30.6%)最为常见。单因素分析发现,有并发症患儿年龄、首次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和微量总蛋白量高于无并发症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28日龄(OR=5.730,9...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