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36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伤性脑梗死是指脑外伤后所致脑血管梗死而言,现将1988年以来本院神经科诊治的8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4~36岁,其中4~10岁5例,10~20岁2例,36岁1例。6例因摔倒时头部着地,2例因钝物击伤头部,3例因头颈部挫裂伤而致病。全部患者均有头痛、头晕、恶心症状,其中4例伴呕吐,4例伴意识障碍(嗜睡、昏睡);均伴有不同程度肢体偏瘫,肌力Ⅰ~Ⅱ级5例,Ⅲ级3例。发病后24h至1周内均经头颅CT扫描确诊,6例为单发性腔隙梗死,2例为较大面积梗死,(分别为2.5cmX3.6cm,2.8cmX3.1cm);其中6例位于基底节,1例位于丘脑,1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腮腺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报道1例腮腺导管癌,就本病的临床生物学特征、病理、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手术及放疗后3个月复查,出现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腮腺导管癌是一类恶性度很高的恶性肿瘤,诊断主要依靠术后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以局部广泛切除加颈廓清术为主,术后给予放疗。  相似文献   
3.
以往研究多集中于老年人听力本身的问题,而较少注意研究听力丧失后的心理、社会的影响。作者研究了一组老年人听力损害的心理、社会方面的影响。年龄为70~75岁(其中男37,女34),71名受试者被分成三组,即首次配戴助听器组26人;再次配戴助听器组25人及正常对照组20人。以上各组均进行体格检查、听力学检查及包括用于痴呆检查的筛选试验在内的心理、社会方面的检查。心理、社会检查内容由300个公开或隐密问题组成的调查表经  相似文献   
4.
痛得安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制剂痛得安对中、晚期癌性疼痛的疗效。方法 将228例晚期或拒绝放疗、化疗的中期均有疼痛的癌性患者,按照疼痛程度分为三级,随机分成痛得安(治疗组)、三阶梯止痛药(对照组)两组。分别判定近期(1个月)、远期(3个月)的镇痛效果,并进行显著性检测。结果 近期镇痛效果:痛得安组总有效率为90.6%、完全缓解率为59.8%;低于对照组97.3%和66.7%,经显著性检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远期镇痛效果:痛得安组总有效率为85.5%、完全缓解率为56.4%;优于对照组62.2%和37.8%,经显著性检测,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 痛得安近期对中、晚期癌症的镇痛效果与三阶梯止痛药相近,远期镇痛效果优于三阶梯止痛药。  相似文献   
5.
 作为维持染色体两端端粒 (Telomere)长度的端粒酶 (Telomerase)与细胞永生化、恶性变有密切关系。在人体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增高 ,而在正常体细胞中一般为阴性。端粒酶活性受包括 5种端粒酶亚单位在内的体内外多种因素的调控。端粒酶活性下调 ,可诱导恶性肿瘤细胞出现凋亡。这为以端粒酶为靶点的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突破点。近年发现 ,端粒酶活性下调诱导的凋亡调控机制涉及体内更为复杂的因素。本文就该领域内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用数学模型实现无创颅内压监测的现状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压增高(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CH)严重时将导致脑疝,并可能危及生命。因此,监测颅内压,并根据颅内压选择治疗措施,也是治疗合并颅内高压疾病(intracranial diseases combined with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DICH)的前提。目前临床采用的成熟的监测颅内压技术均为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再定位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移位伴间断锁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大连市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门诊接诊的34例患者(男9例,女25例,平均年龄31岁),经MRI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移位伴间断性锁结,采用再定位垫治疗,治疗期限为6个月,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进行随访,比较戴用再定位垫3个月、6个月,取下垫后1个月和3个月复查时的关节弹响,疼痛程度、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和紊乱指数。结果 治疗结束时,34例患者中32例(94.12%)弹响完全消失,1个月复查时,弹响消失患者占88.24%,3个月复查时,弹响消失患者占76.46%;治疗开始后3个月患者疼痛主诉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肌肉压痛指数和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指数均有显著下降。结论 再定位垫治疗关节盘移位伴间断性锁结,在短期内可有效消除关节弹响,缓解疼痛症状,解除功能障碍,利于关节盘获得良好的盘突关节。  相似文献   
8.
背景:国内外学者已应用有限元分析在前臂的桡骨骨折及其固定、尺骨骨折及其固定等方面进行了生物力学评价,但还未见应用该方法对下尺桡关节进行生物力学评价相关的文献报道。目的:建立并验证下尺桡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用于临床的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将1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右肱骨远端到腕关节中段的CT和MRI图像,导入Mimics10.01和ANSYS10.0中,建立下尺桡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体外生物力学试验,在横向拉伸、轴向压缩、旋前和旋后扭转4种工况下观测下尺桡关节各结构的应力分布,所得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生物力学实测数据比较验证。结果与结论:所构建的下尺桡关节有限元模型共有333805个单元,508384个节点,客观反映下尺桡关节真实解剖形态。所建模型在横向拉伸、轴向压缩、旋前和旋后扭转4种工况下,理论分析结果与生物力学实测数据一致。证实所建的下尺桡关节有限元模型真实性较高,可用于生物力学分析实验。  相似文献   
9.
组合半环式三维外固定器治疗复杂胫腓骨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组合半环式三维外固定器治疗复杂的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组合半环式三维外固定器治疗Ⅱ、Ⅲ型开放性骨折、多段骨折、近关节部位骨折及陈旧性骨折不愈合等复杂的胫腓骨骨折共9例。结果 9例全部愈合。骨愈合时间:临床愈合平均8周,骨性愈合平均20周。1例针道感染,2例部分关节功能障碍。结论 组合半环式三维外固定器适用于治疗复杂的胫腓骨骨折,疗效可靠,创伤小,符合BO生物学观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骨盆多功能外固定架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制一种骨盆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最不稳定骨盆骨折脱位及髋部骨折脱位。方法:采用三种不同的固定方法,治疗半侧骨盆骨折脱位、耻骨联合骨折分离及髋部骨折脱位。结果:32例随访平均1年,优良率达60%-90%,钉道感染1例,骨圆钉松动1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该外固定架操作简便,固定安全牢稳,减轻疼痛,便于搬动,护理方便,早期下床活动,基层医院易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